一种无吸液芯的均热板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71771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吸液芯的均热板结构及其制备方法,该结均热板构包括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互相盖合形成腔体,腔体内配置有多个支撑件;并且腔体内填充有工质。本发明专利技术省掉了均热板内部的吸液芯结构,减少加工过程中的烧结工艺,具有显著节约能耗的效果,并且有助于进一步降低均热板的厚度,符合市场的发展趋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吸液芯的均热板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散热产品
,特别涉及一种无吸液芯的均热板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2019年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首次发放了5G商用牌照,诸多设备和通信厂商迅速跟进,作为5G技术的一个应用方面,华为、小米等大型手机厂商迅速发布了5G智能手机。5G技术的应用,意味着更佳使用体验,也意味着更高功耗。功耗必然带来相关产品在狭小空间下的散热问题。超薄热管和均热板作为散热产品的开发和应用热点,应用在了更多种类的手机上。目前,均热板的厚度已经减小到0.5mm以下,并且在追求更薄的厚度来减小手机占用空间。然而,目前市场上的均热板内部存在吸液芯和蒸汽空腔两个结构,两个结构上下排布,形成内部工质的回流,这一排布结构存在厚度极限,限制了均热板更薄的设计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吸液芯的均热板结构及其制备方法,能够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中的一种或几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无吸液芯的均热板结构,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盖板与所述第二盖板互相盖合形成腔体,所述腔体内配置有多个支撑件;并且所述腔体内填充有工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均热板结构简单,支撑件对对均热板的立体结构起到支撑作用,可以防止变形,本专利技术通过内部结构的重新设计,省掉了均热板内部的吸液芯结构,在均热板加工过程中至少省掉一次烧结工艺,缩短工艺流程,具有明显的节能降耗的效果。另外,均热板吸液功能通过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之间的支撑件来实现。液态工质与气态工质进行左右排布而非上下排布。这一结构使得均热板对内部空间的需求降低,有助于进一步降低均热板的厚度,符合现代电子设备超薄化的设计趋势,产品的市场适应度良好,具有广大的市场需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盖板与所述第二盖板的内表面分别设置有互相对称的第一凹部与第二凹部,所述第一凹部与所述第二凹部共同界定所述腔体;多个所述支撑件配置于所述第一凹部或第二凹部内。其有益效果在于,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对称设置并互相盖合,第一凹部与第二凹部彼此贴合形成腔体,腔体内部可用于填充工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支撑件在所述第一凹部与第二凹部内对称设置。其有益效果在于,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结构对称,在彼此盖合时,便于连接。设置于第一凹部与第二凹部的支撑件对称连接,对于整个均热板的腔体结构起到支撑作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支撑件为长条形结构。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支撑件将均热板的内部的空腔分割为多个左右并排的散热隔间,工质在多个散热隔间扩散,在工作过程中,液态工质与气态工质在多个散热隔间内交换,增强了散热效果。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件的两端均不与所述腔体的边缘相连接,多个所述支撑件并排排列。由此,支撑件仅有一面与第一盖板或第二盖板的内表面相连接,工质可以在第一凹部或第二凹部的边缘流动,增强了工质的流动性,提高散热效率。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件的一端与所述腔体的边缘相连接,另一端不与所述腔体的边缘相连接。由此,支撑件的一端与第一凹部或第二凹部的边缘相连接,延长了工质的流动路径,可以保证工质在腔体内部的进行热交换的效果,提高散热效率。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件呈“回”字形交叉排列。其有益效果在于,可以延长工质的流动路径,保证热交换的进行。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无吸液芯的均热板结构的制备方法,所述第一盖板与所述第二盖板采用刻蚀或冲压的方式成型;所述第一盖板与所述第二盖板之间、所述第一盖板与所述第二盖板与所述支撑件之间均通过钎焊或压焊的方式进行焊接密封。其有益效果在于,采用刻蚀或冲压的方式可以保证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的形状符合要求,保证产品质量。通过钎焊或压焊可以保证均热板结构的密封性,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均热板的加工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均热板的第一盖板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均热板的第一盖板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无吸液芯的均热板结构的加工流程,具体步骤如下:S1、选取两块板材,分别为第一盖板10和第二盖板。S2、将第一盖板10和第二盖板裁切为适宜尺寸的、对称的长方形后,采用冲压机分别再第一盖板10和第二盖板内表面的中部冲压出一个凹槽,分别为第一凹部11、第二凹部。第一凹部11与第二凹部对称设置,将第一盖板10的内表面与第二盖板的内表面互相贴合,第一凹部11与第二凹部能够共同界定一腔体。冲压成型可以保证第一盖板10与第二盖板的形状符合要求,并且环保无污染,安全性高。S3、裁切多个长条形支撑件20,支撑件20的厚度与第一凹部11或第二凹部的深度相当。采用钎焊的方式将多个支撑件20分别并排固定在第一凹部11或第二凹部的内,使得多个支撑件20在第一凹部11与第二凹部内对称排列。焊接时,将支撑件20固定在第一凹部11或第二凹部的中央,使得支撑件20的两端均不与第一凹部11或第二凹部的边缘相连接。第一盖板10的内部结构如图2所示,第二盖板的内部结构与之对称。S4、将第一盖板10与第二盖板互相盖合,第一凹部11低于第二凹部相连形成腔体。采用压焊的方式将第一凹部11与第二凹部内的支撑件20对称焊接在一起。支撑件20对腔体起到支撑作用,可以防止均热板变形。焊接支撑件20的同时,将第一盖板10与第二盖板的连接处焊接在一起,形成均热板主体,并预留一个出口,用于腔体内部与外界的连通。S5、通过出口对腔体内部进行抽真空处理,使腔体处于负压状态。在腔体内部填充一定量的工质,随后对出口进行压焊焊接密封,得到无吸液芯的均热板。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S2以及S3中,第一盖板10和第二盖板上的第一凹部11与第二凹部,以及位于第一凹部11与第二凹部内的支撑件20结构均采用刻蚀方式一次成型。刻蚀工艺成熟,并且采用一步加工工序即可完成第一盖板10和第二盖板的外形及内部结构加工,简化工艺流程。第一凹部11与第二凹部内的支撑件20均有一端与腔体的边缘相连接,另一端不与腔体的边缘相连接,并且支撑件20间隔性的交换与腔体的连接位置,呈“回”字型交叉排列,第一盖板10的内部结构如图3所示第二盖板的内部结构与之对称。S4和S5中,采用钎焊的方式进行焊接,将第一盖板10与第二盖板以及腔体内的支撑件20连接在一起。以上所述的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吸液芯的均热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盖板(10)和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盖板(10)与所述第二盖板互相盖合形成腔体,所述腔体内配置有多个支撑件(20);并且所述腔体处于内填充有工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吸液芯的均热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盖板(10)和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盖板(10)与所述第二盖板互相盖合形成腔体,所述腔体内配置有多个支撑件(20);并且所述腔体处于内填充有工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吸液芯的均热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板(10)与所述第二盖板的内表面分别设置有互相对称的第一凹部(11)与第二凹部,所述第一凹部(11)与所述第二凹部共同界定所述腔体;多个所述支撑件(20)配置于所述第一凹部(11)或第二凹部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吸液芯的均热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支撑件(20)在所述第一凹部(11)与第二凹部内对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吸液芯的均热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全耀梁平平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领杰金属精密制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