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藏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1746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12
一种冷藏箱,该冷藏箱内设置有相变材料及供冷媒流动的制冷管道,在所述冷藏箱上设置有第一管路接口及第二管路接口,所述制冷管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管路接口及所述第二管路接口连通,在冷藏箱内还设置有信息检测单元及处理单元,信息检测单元检测夹层内相变材料的相变情况信息,处理单元根据相变材料的相变情况信息以判断相变材料的固态和/或液态材料的百分比,通过上述设置,可以更精确地对冷藏箱内的相变情况进行监测与控制,可以使得冷藏箱根据运输距离、放置时间、储存物品的特性对待存储物品更精确地存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冷藏箱
本技术涉及冷链运输
,尤其是一种冷藏箱。
技术介绍
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生鲜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在少量生鲜产品的运输中,生鲜产品一般会保存在冷藏箱内。在现有技术中,冷藏箱一般分为两种形式,一种为自带冰袋的冷藏箱,在使用时,需要先将冰袋完成冷冻,然后将冰袋及生鲜产品等需冷藏物一起放入保温箱体内。在此种方式下,一般是通过冰袋本身的融化吸热来维持冷藏箱内的冷藏温度。冰袋在冷藏箱内的融化程度及冷藏箱还能够维持冷藏环境的剩余时间无法检测,在长距离运输中,还需要对冰袋进行更换,以及重新打包;另一种为自带制冷设备的冷藏箱,该冷藏箱通过自带的制冷设备在箱体内持续制冷,以维持冷藏箱内的冷藏温度,该方式需要在每一个冷藏箱内均配备制冷设备,且制冷设备需要在运输过程中随着冷藏箱一起搬运,成本较高,重量较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冷藏箱,该冷藏箱内部冷藏温度可控,且不需要增加制冷设备,成本较低,冷藏效果较好。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冷藏箱,在所述冷藏箱的箱壁内形成有夹层,在所述夹层内设置有相变材料及供冷媒流动的制冷管道,在所述冷藏箱上设置有第一管路接口及第二管路接口,所述制冷管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管路接口及所述第二管路接口连通,在所述冷藏箱内还设置有信息检测单元及处理单元,所述信息检测单元检测所述夹层内相变材料的相变情况信息,所述处理单元根据所述相变材料的相变情况信息以判断所述相变材料的固态和/或液态材料的百分比。进一步地,所述冷藏箱的箱壁包括内壁及外壁,所述夹层形成于所述内壁与所述外壁之间,在所述夹层内设置有隔板,使所述夹层分为相变层及隔热层,所述相变层设置于所述内壁及所述隔热层之间,所述相变材料填充于所述相变层内,所述隔热层内填充有隔热材料,所述制冷管道设置于所述相变层内并与所述相变材料接触。进一步地,所述制冷管道在所述相变层内环绕所述冷藏箱呈螺旋形、蛇形或矩形布设。进一步地,所述信息检测单元设置于所述相变层内,并位于所述相变层的两个相对的顶角处。进一步地,所述信息检测单元设置于所述相变层内,并位于所述相变层的各个顶角及各个边的中部。进一步地,所述信息检测单元通过检测所述相变材料的阻抗、电阻值或导电率的相变情况信息,所述处理单元根据该相变材料的相变情况信息对相变材料的固态和/或液态材料的百分比进行判断。进一步地,所述信息检测单元为阻抗传感器、导电率传感器或电阻计。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单元在所述冷藏箱使用时,对所述相变材料的固态和/或液态材料的百分比的变化进行分析,并根据所述相变材料的固态和/或液态材料的百分比的变化情况对所述相变材料还能够为所述冷藏箱提供冷藏作用的持续时间进行预测。进一步地,在所述冷藏箱内还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对所述冷藏箱内部的温度进行检测,并将所述冷藏箱内部的温度信息传递至所述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根据所述温度信息对所述冷藏箱内部的相变材料的固态材料及液态材料的含量变化情况进行判断。进一步地,所述冷藏箱内还设置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通过电路接头与外界连通,所述冷藏箱的侧壁上设置有插接口,所述第一管路接口、所述第二管路接口及所述电路接头均设置于所述插接口内。综上所述,在本技术中,通过在冷藏箱内设置通过第一管路接口及第二管路接口与外界连通的制冷管道,以及在冷藏箱内设置相变材料,可以通过外部制冷设备直接为冷藏箱制冷,在冷藏箱处于使用状态时,不需要再为冷藏箱增加额外的制冷设备,降低成本;与此同时,当相变材料不能够再从冷藏箱内吸收热量时,也不需要开箱更换冷藏箱内的相变材料,减少冷链运输的劳动强度,为少量且分散的冷链运输模式提供可能。进一步地,在冷媒流动循环的过程中,通过信息检测单元及处理单元对相变材料的固态和/或液态材料的百分比进行判断,可以更加明确地对冷藏箱内的相变材料状态进行判断,待热量交换进行到一定程度时,如相变材料内固态材料占到一定比例或完全变为固态时,可以再次将外部的制冷设备与冷藏箱分离,相变材料可以再次吸收冷藏箱内的热量,保持冷藏箱内部处于低温状态。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冷藏箱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冷藏箱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所示为冷藏箱内制冷管道的结构示意图。图4所示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冷藏箱内信息检测单元的安装位置示意图。图6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冷藏箱的系统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冷藏箱,该冷藏箱内部冷藏温度可控,且不需要增加制冷设备,成本较低,冷藏效果较好。图1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冷藏箱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冷藏箱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所示为冷藏箱内制冷管道的结构示意图,图4所示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冷藏箱内信息检测单元的安装位置示意图,图6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冷藏箱的系统框图。如图1至图6所示,在本技术提供的冷藏箱的箱壁10内形成有夹层20,在夹层20内设置有供冷媒流动的制冷管道30以及相变材料,在冷藏箱上设置有第一管路接口41及第二管路接口42,制冷管道3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管路接口41及第二管路接口42连通,在冷藏箱内还设置有信息检测单元51及处理单元52,信息检测单元51检测夹层20内相变材料的相变情况信息,并将该信息传递至处理单元52,处理单元52根据该相变材料的变化情况信息对相变材料的固态和/或液态材料的百分比进行判断。在本实施例中,在冷藏箱正常使用时,冷藏箱由内置的相变材料吸收热量,保持冷藏箱内部处于低温状态。当相变材料吸收热量达到一定程度时,例如,相变材料内液态材料的质量占比达到一定阈值时,可以将外置的制冷管道通过第一管路接口41及第二管路接口42与冷藏箱内的制冷管道30连通,这可以使外部的制冷设备通过第一管路接口41与第二管路接口42与制冷管道30形成一冷媒流动的循环管路,通过冷媒的流动与夹层20内的相变材料进行热量交换,带走相变材料内的热能,使得相变材料内固态材料的含量增多。进一步地,在冷媒流动循环的过程中,通过信息检测单元51及处理单元52对相变材料的固态和/或液态材料的百分比进行判断,可以更加明确地对冷藏箱内的相变材料状态进行判断,待热量交换进行到一定程度时,如相变材料内固态材料占到一定比例或完全变为固态时,可以再次将外部的制冷设备与冷藏箱分离,相变材料可以再次吸收冷藏箱内的热量,保持冷藏箱内部处于低温状态。也即,通过在冷藏箱内设置通过第一管路接口41及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藏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冷藏箱的箱壁内形成有夹层,在所述夹层内设置有相变材料及供冷媒流动的制冷管道,在所述冷藏箱上设置有第一管路接口及第二管路接口,所述制冷管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管路接口及所述第二管路接口连通,在所述冷藏箱内还设置有信息检测单元及处理单元,所述信息检测单元检测所述夹层内相变材料的相变情况信息,所述处理单元根据所述相变材料的相变情况信息以判断所述相变材料的固态和/或液态材料的百分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藏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冷藏箱的箱壁内形成有夹层,在所述夹层内设置有相变材料及供冷媒流动的制冷管道,在所述冷藏箱上设置有第一管路接口及第二管路接口,所述制冷管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管路接口及所述第二管路接口连通,在所述冷藏箱内还设置有信息检测单元及处理单元,所述信息检测单元检测所述夹层内相变材料的相变情况信息,所述处理单元根据所述相变材料的相变情况信息以判断所述相变材料的固态和/或液态材料的百分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藏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冷藏箱的箱壁包括内壁及外壁,所述夹层形成于所述内壁与所述外壁之间,在所述夹层内设置有隔板,使所述夹层分为相变层及隔热层,所述相变层设置于所述内壁及所述隔热层之间,所述相变材料填充于所述相变层内,所述隔热层内填充有隔热材料,所述制冷管道设置于所述相变层内并与所述相变材料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藏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管道在所述相变层内环绕所述冷藏箱呈螺旋形、蛇形或矩形布设。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藏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检测单元设置于所述相变层内,并位于所述相变层的两个相对的顶角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藏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检测单元设置于所述相变层内,并位于所述相变层的各个顶角及各个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明松苏红宏尤启航张金俊王传垒张成裕李慧刚黄锋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创始温控技术有限公司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