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制冷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1744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电子制冷盒,包括盖体、盒体、控制器,所述盖体在盒体上面,所述盒体包括外壳、置物胆、电子制冷系统、第一保温层,所述电子制冷系统包括半导体制冷片、散热翅片、风扇电机,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两端面分别与置物胆、散热翅片导热接触,所述外壳上设置进出风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盒体内设置电子制冷系统,采用半导体制冷片对外散热,能够使置物胆内腔保持较低的温度,且具有良好的恒温效果;整机体积较小,便于随身携带,并设置可充电式电池,便于外出时持续制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制冷盒
本技术涉及制冷设备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电子制冷盒。
技术介绍
对于巧克力、胰岛素药等这样需要低温冷藏的物品,人们通常会将这些物品放置在冰箱内,以保证食品的品质或药品的药效。然而在人们外出、旅游或出差时无法将冰箱随身携带的,若采用普通的收纳盒存放携带,温度的变化会影响物品的质量;虽现有车载冰箱,其体积比家用冰箱的体积要小,但还是不适合随身携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制冷盒,其具备冷藏功能,便于随身携带,实用方便,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电子制冷盒,包括盖体、盒体、控制器,所述盖体在盒体上面,所述盒体包括外壳、置物胆、电子制冷系统、第一保温层,所述电子制冷系统包括半导体制冷片、散热翅片、风扇电机,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两端面分别与置物胆、散热翅片导热接触,所述外壳上设置进出风口。所述置物胆包括塑料胆壳、铝胆,所述铝胆连接所述胆壳,所述半导体制冷片贴合在铝胆的底壁上。所述铝胆是U形铝板,所述U形铝板在接触半导体制冷片的区域设置加厚区,所述胆壳包括上围框、内侧翻边、从内侧翻边左右两端伸出的侧围壁,所述铝胆的轮廓边缘搭接在内侧翻边和侧围壁上。所述外壳底部设置可充电式电池。所述盖体包括上盖、下盖,所述上盖、下盖之间形成夹层,所述夹层内设置所述控制器。所述夹层内还设置第二保温层。所述下盖设置门封槽,所述门封槽内设置隔热条,在合盖时,所述隔热条抵压胆壳的上围框。所述第一保温层、第二保温层为泡沫板。所述下盖设有第一磁吸件,所述上围框设有第二磁吸件,所述第一磁吸件与第二磁吸件磁吸配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子制冷盒,其在盒体内设置电子制冷系统,采用半导体制冷片对外散热,能够使置物胆内腔保持较低的温度,且具有良好的恒温效果;整机体积较小,便于随身携带,并设置可充电式电池,便于外出时持续制冷。本技术采用由塑料胆壳和铝胆构成的置物胆而非全铝制的置物胆,保留较大面积的铝胆与半导体制冷片导热接触,保证制冷性能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另外,设置在盒体的第一保温层与设置在盖体的第二保温层均为采用泡沫板,免去保温层发泡工艺,缩短生产时间,降低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电子制冷盒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电子制冷盒的结构剖视图。图3是图2中A区的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中置物胆与半导体制冷片的安装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中胆壳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中置物胆、内壳以及电子制冷系统的安装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中内壳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中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中盖体与操作面板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中盖体与隔热条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中上盖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中下盖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的具体含义。参见图1-12,电子制冷盒包括盖体、盒体、控制器7,盖体铰装在盒体上,控制器7设置在盖体内。盒体包括外壳3、内壳2、置物胆、电子制冷系统、第一保温层93。外壳3、内壳2、置物胆均设有敞口,内壳2设置在外壳3内,置物胆设置在内壳2上;电子制冷系统设置在外壳3与置物胆之间,第一保温层93设置在内壳2与置物胆之间。置物胆包括铝胆1、塑料胆壳,铝胆1是由U形铝板构成,胆壳包括上围框4、内侧翻边40、从内侧翻边40左右两端伸出的侧围壁41,铝胆1的轮廓边缘搭接在内侧翻边40和侧围壁41上。其中,侧围壁41的边沿设有下沉的台阶411,铝胆1的轮廓边缘搭接在台阶411上,以使铝胆1的内侧表面与侧围壁41的内侧表面平滑过渡;上围框4设置在内壳2敞口和外壳3敞口上,且上围框4的外周边沿向下延伸并与外壳3的外表面平滑过渡,使得整体更加美观。内壳2的外侧上设有若干个靠近内壳2敞口设置的内壳沉孔座22,上围框4的下表面设有若干个胆壳安装柱42,内壳沉孔座22与胆壳安装柱42一一对应;胆壳安装柱42插入到对应的内壳沉孔座22的沉孔中,螺钉穿过内壳沉孔座22的底部与胆壳安装柱42连接,以将内壳2与胆壳定位固定连接。内壳2的外侧设有水平环绕的环台23,且环台23靠近内壳2敞口设置。上围框4的下表面设有凸环43,当置物胆安装在内壳2上时,凸环43环设在内壳2敞口上,且凸环43的端部抵靠在环台23上,实现胆壳与内壳2的安装定位。另外,凸环43上还设有定位块44,环台23对应定位块44处设有定位槽24,定位块44可插入到定位槽24中,进一步实现胆壳与内壳2的安装定位。内壳2的底部外侧设有若干个内壳安装柱25,外壳3的底部内侧设有若干个外壳连接柱31,内壳安装柱25与外壳连接柱31一一对应,通过螺钉将内壳安装柱25与外壳连接柱31一一连接,以将内壳2与外壳3固定连接。另外,台阶411的外侧上设有第一插接柱48,内壳2的底部内侧设有第二插接柱26,第一插接柱48与第二插接柱26插接;在内壳2的外侧上设有肋板27,肋板27朝外壳3方向延伸,以此加强内壳2与外壳3之间的结构强度。电子制冷系统包括半导体制冷片9、散热翅片91、风扇电机92,散热翅片91设置在内壳2的外侧上,风扇电机92设置在散热翅片91上,半导体制冷片9设置在铝胆1的与散热翅片91之间;外壳3的底部对应风扇电机92处设有进风口33、侧部设有出风口34。具体地,铝胆1的底部设有加厚区11,螺钉穿过散热翅片91、内壳2的底部与加厚区11连接,将散热翅片91固定在内壳2的外侧上,同时还将铝胆1固定在胆壳上。内壳2的底部对应散热翅片91处设有内壳开口21,半导体制冷片9设置在内壳开口21上,且半导体制冷片9的两端面分别与散热翅片91、加厚区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电子制冷盒,包括盖体、盒体、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在盒体上面,所述盒体包括外壳、置物胆、电子制冷系统、第一保温层,所述电子制冷系统包括半导体制冷片、散热翅片、风扇电机,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两端面分别与置物胆、散热翅片导热接触,所述外壳上设置进出风口;/n所述盖体在盒体上面,所述盒体包括外壳、置物胆、电子制冷系统、第一保温层,所述电子制冷系统包括半导体制冷片、散热翅片、风扇电机,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两端面分别与置物胆、散热翅片导热接触,所述外壳设置进出风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电子制冷盒,包括盖体、盒体、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在盒体上面,所述盒体包括外壳、置物胆、电子制冷系统、第一保温层,所述电子制冷系统包括半导体制冷片、散热翅片、风扇电机,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两端面分别与置物胆、散热翅片导热接触,所述外壳上设置进出风口;
所述盖体在盒体上面,所述盒体包括外壳、置物胆、电子制冷系统、第一保温层,所述电子制冷系统包括半导体制冷片、散热翅片、风扇电机,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两端面分别与置物胆、散热翅片导热接触,所述外壳设置进出风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子制冷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胆包括塑料胆壳、铝胆,所述铝胆连接所述胆壳,所述半导体制冷片贴合在铝胆的底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电子制冷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铝胆是U形铝板,所述U形铝板在接触半导体制冷片的区域设置加厚区,所述胆壳包括上围框、内侧翻边、从内侧翻边左右两端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中美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果客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