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陆朝勇专利>正文

压铸入料筒创新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1718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铸入料筒创新结构,其包括:入料筒,所述入料筒的周面上开设有装配孔;冲头,所述冲头设置在所述入料筒的内部且与所述入料筒的内壁滑动连接;以及储油槽,所述储油槽开设在所述入料筒的内壁上;所述储油槽内存储有润滑油,所述入料筒通过储油槽内储存的润滑油对所述冲头进行润滑。通过储油槽储存润滑油,提高压铸过程中润滑油的存量,从而在压铸过程中能够对冲头进行润滑,避免压铸过程中因润滑油的量不足而导致压铸过程中断甚至损坏压铸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铸入料筒创新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压铸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铸入料创新结构。
技术介绍
压铸工艺是指利用压铸装置、压铸模具和合金三大要素,将压力、速度以及时间统一的一种工艺流程,压铸工艺主要用于金属热加工领域,在金属热加工过程中,压铸能够快速准确的进行工件的处理。压铸的生产效率高、生产工序简单、工件公差等级较高、工件表面粗糙度好并且机械强度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需要热加工的工件制造过程中。现有的压铸工艺中,入料筒结构简单,规格标准化,具体生产时由于压射冲头回锤时会露出入料筒,致使润滑颗粒油从入料筒中随着冲头位置变化而带出,无法起到长久润滑的作用。由于冲头与入料筒的配合间隙只有0.1mm以内,快速摩擦致使冲头及入料筒的磨损加速,配合间隙增大,导致铝液往后飞溅引起压铸机打料结构件损坏、现场环境脏乱、同时由于铝液温度较高(650±10℃左右)极其容易造成人员烫伤带来财产损失,严重事故可致工厂停产整顿。另一方面,快速磨损的冲头使用寿命急速减短,随之而来的是员工更换冲头频率增高,机器停机,模具变冷,重新开机前100模为热模作用,通常200模次后方可认定合格前期产品均报废,损失惨重;同时压射冲头虽价格便宜但随着使用量的增加,同时增加了压铸工艺的成本;再次由于来回更换冲头甚至是冲头间隙过大压射时铝液填充缝隙导致冲头(含压射杆)与入料筒出现抱死,俗称卡冲头现象,此时必须拆卸模具更换,有些模具上下就要2-3小时尤其抽芯模具可导致重新装模出现模具压坏,综上技术革新势在必行也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压铸入料创新结构,其能够解决现有的压铸工艺中的缺陷,具体地,一种压铸入料筒创新结构,其包括:入料筒,所述入料筒的周面上开设有装配孔;冲头,所述冲头设置在所述入料筒的内部且与所述入料筒的内壁滑动连接;以及储油槽,所述储油槽开设在所述入料筒的内壁上;所述储油槽内存储有润滑油,所述入料筒通过储油槽内储存的润滑油对所述冲头进行润滑。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入料筒的周面上贯穿开设有加油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入料筒的周面上贯穿开设有若干加油孔,所述加油孔对称开设在所述安装孔的两侧。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另一种压铸入料筒创新结构,其包括:第一入料筒,所述第一入料筒的周面上开设有装配孔;第二入料筒,所述第二入料筒与所述第一入料筒同轴相连;冲头,所述冲头穿设在所述第一入料筒与所述第二入料筒的内部且与所述第一入料筒以及所述第二入料筒的内壁滑动连接;第一储油槽,所述第一储油槽开设在所述第一入料筒的内壁上;以及第二储油槽,所述第二储油槽开设在所述第二入料筒的内壁上;所述第一储油槽与所述第二储油槽内均存储有润滑油,所述第一入料筒与所述第二入料筒通过所述润滑油对所述冲头进行润滑。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入料筒上贯穿开设有第一添料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第二入料筒上贯穿开设有第二添料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入料筒与所述第二入料筒插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主要有如下几点技术效果:1.通过储油槽储存润滑油,提高压铸过程中润滑油的存量,从而在压铸过程中能够对冲头进行润滑,避免压铸过程中因润滑油的量不足而导致压铸过程中断甚至损坏压铸装置;2.通过开设加油孔以及加油孔,在压铸装置工作过程中,操作人员通过加油孔与加油孔能够像入料筒内添加润滑剂来延长入料筒的使用寿命;3.通过设置第一入料筒与第二入料筒,入料筒为分体式设计,入料筒结构经济高效且便于操作人员安装与拆卸。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的压铸入料筒创新结构的第一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的压铸入料筒创新结构的第二示意图;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的压铸入料筒创新结构的第三示意图;图4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的压铸入料筒创新结构的第四示意图;图5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的压铸入料筒创新结构的第五示意图;图6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二的压铸入料筒创新结构的第一示意图;图7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二的压铸入料筒创新结构的第二示意图;图8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三的第一入料筒的第一示意图;图9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三的第一入料筒的第二示意图;图10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三的第一入料筒的第三示意图;图1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三的第二入料筒的第一示意图;图1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三的第二入料筒的第二示意图;图1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三的第二入料筒的第三示意图。图中:1、入料筒;11、装配孔;12、加油孔;13、挡油板;14、第一入料筒;141、第一添料孔;15、第二入料筒;151、第二添料孔;2、储油槽;21、第一储油槽;22、第二储油槽;3、安装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请一并参照图1至图5,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铸入料筒创新结构,其包括入料筒1、冲头2以及储油槽2,其中入料筒1的周面上开设有用于操作人员装配的装配孔11,冲头2设置在入料筒1的内部且与入料筒1的内壁滑动连接,储油槽2开设在入料筒1的内壁上。其中储油槽2内存储有润滑油,入料筒1通过储油槽2储存的润滑油对冲头2进行润滑。本实施例中的冲头2在入料筒1内沿入料筒1的轴线方向运动以完成压铸工作,在冲头2的工作过程中,储油槽2内存储的润滑油对冲头2的运动过程进行润滑,降低冲头2与入料筒1内壁之间的摩擦力,开设储油槽2来储存润滑油,增加了入料筒1内能够盛装的润滑油的数量,从而冲头2的单次工作时间很长,无需频繁地对入料筒1进行更换。此外,本实施例中的入料筒1的长度很长,冲头2在运动过程中不会与入料筒1的内壁脱离,提高了冲头2的工作效率。在此对储油槽2的具体形状不做限定,储油槽2可以为圆环型储油槽、直线型储油槽或是其他形状的储油槽,优选地,为增加入料筒1储存润滑油的量,本实施例中的入料筒1的内壁上开设有若干平行的圆环型储油槽2,每个储油槽2中均储存有润滑油,从而延长了入料筒1的使用寿命。同时,在此对储油槽2的开设方向也不做限定,储油槽2的开设方向可以为平行于入料筒1的轴线方向设置,也可以为垂直于入料筒1的轴线方向设置,即储油槽2可以为平行于入料筒1轴线的竖槽,也可以为垂直于入料筒1的轴线的圆环槽。实施例二请参照图6及图7,本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与实施例一中记载的技术特征基本相同,相同的技术特征以及技术方案不再赘述,在此仅叙述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之间的区别点。为实现操作人员能够向入料筒1内添加润滑剂(柱塞油或石墨粉),本实施例中的入料筒1的周面上贯穿开设有加油孔12与加油孔12,加油孔12开设在安装孔的两侧,加油孔12与加油孔12的开设的位置不影响储油槽2的正常运行,加油孔12以及加油孔12可以避开储油槽2开设也可以开设在储油槽2的位置上,操作人员在入料筒1正常工作时也能够通过加油孔12与加油孔12向入料筒1内加入润滑剂以提高入料筒1的使用寿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铸入料筒创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入料筒,所述入料筒的周面上开设有装配孔;/n冲头,所述冲头设置在所述入料筒的内部且与所述入料筒的内壁滑动连接;以及/n储油槽,所述储油槽开设在所述入料筒的内壁上;/n所述储油槽内存储有润滑油,所述入料筒通过储油槽内储存的润滑油对所述冲头进行润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铸入料筒创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入料筒,所述入料筒的周面上开设有装配孔;
冲头,所述冲头设置在所述入料筒的内部且与所述入料筒的内壁滑动连接;以及
储油槽,所述储油槽开设在所述入料筒的内壁上;
所述储油槽内存储有润滑油,所述入料筒通过储油槽内储存的润滑油对所述冲头进行润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创新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入料筒的内壁上平行设置有多个储油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创新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入料筒的周面上贯穿开设有一对加油孔,所述加油孔对称开设在所述安装孔的两侧。


4.一种压铸入料筒创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入料筒,所述入料筒的周面上开设有装配孔;
冲头,所述冲头穿设在所述第一入料筒与所述第二入料筒的内部且与所述第一入料筒以及所述第二入料筒的内壁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朝勇
申请(专利权)人:陆朝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