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控循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71603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温控循环系统,包括冷凝水回收机、水箱、温控生产线、第一锅炉、第二锅炉和分气缸,所述冷凝水回收机上端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一侧设有出气口,另一侧分别设有安全阀接口、压力表接口和车间外排气接口,所述冷凝水回收机下端设有排污口和第一回水口,该冷凝水回收机的机体上设有第二回水口和温度计,所述第一回水口通过冷凝水循环管与水箱相连接,该冷凝水循环管靠近第一回水口的一端安装有第一补水泵,所述冷凝水循环管上分别通过分支管分别与第一锅炉、第二锅炉相连接,所述第一锅炉和第二锅炉通过第一进气主管道与分气缸相连接,所述分气缸通过第二进气主管道与温控生产线相连接,所述温控生产线上设有回水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温控循环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温控系统,具体的说,尤其是一种温控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环保逐渐进入工厂的生产中,而天然气锅炉在包装行业内必须要陆续的更换,传统冷凝水回收机不能用天然气锅炉同步使用,导致天然气锅炉不能回收冷凝水,从而损失大量热量,不符合现有推行的环保生产概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环保、锅炉升温速度快的温控循环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温控循环系统,包括冷凝水回收机、水箱、温控生产线、第一锅炉、第二锅炉和分气缸,所述冷凝水回收机上端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一侧设有出气口,另一侧分别设有安全阀接口、压力表接口和车间外排气接口,所述冷凝水回收机下端设有排污口和第一回水口,该冷凝水回收机的机体上设有第二回水口和温度计,所述第一回水口通过冷凝水循环管与水箱相连接,该冷凝水循环管靠近第一回水口的一端安装有第一补水泵,所述冷凝水循环管上分别通过分支管分别与第一锅炉、第二锅炉相连接,所述第一锅炉和第二锅炉通过第一进气主管道与分气缸相连接,所述分气缸通过第二进气主管道与温控生产线相连接,所述温控生产线上设有回水管,所述回水管与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二回水口通过第二补水泵与水箱相连通。上述的一种温控循环系统中,所述安全阀接口上通过第一管道与冷凝水循环管相连接。上述的一种温控循环系统中,所述出气口通过压力回路管与水箱相连通,该压力回路管上设有气动阀。上述的一种温控循环系统中,所述回水管靠近进水口一端设有有手动高温球阀。上述的一种温控循环系统中,所述安全阀接口通过冷凝水支管与冷凝水循环管相连通,该冷凝水支管上设有手动高温球阀。上述的一种温控循环系统中,所述冷凝水循环管靠近第一补水泵的一端通过补水管与水箱相连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冷凝水回收机的第一回水口通过冷凝水循环管将难以利用的冷凝水输送回水箱内,然后水箱通过第二补水泵与第二回水口相连接,从而可将水箱内的水输送到冷凝水回收机内,而且冷凝水循环管上分别通过分支管分别与第一锅炉、第二锅炉相连接,从而将冷凝水输送到第一锅炉、第二锅炉进行高温加热蒸发,通过分气缸将高温蒸汽输送温控生产线进行使用,在使用过程中,高温蒸汽变回冷凝水通过回水管返回水箱再次重复使用,而且使得水箱内的冷凝水温度升高,循环使用过程中,冷凝水流失较少,可减少水的热能流失,增加了锅炉升温速度,从而减少了燃料用量和补水次数,达到节能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冷凝水回收机1、进水口2、出气口3、安全阀接口4、压力表接口5、车间外排气接口6、第二回水口7、排污口8、第一回水口9、温度计10、水箱11、温控生产线12、第一锅炉13、第二锅炉14、第一补水泵15、冷凝水循环管16、补水管17、第一进气主管道18、手动高温球阀19、分气缸20、第二进气主管道21、回水管22、压力回路管23、第二补水泵24、冷凝水支管25、气动阀26。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的一种温控循环系统,包括冷凝水回收机1、水箱11、温控生产线12、第一锅炉13、第二锅炉14和分气缸20,所述冷凝水回收机1上端设有进水口2,所述进水口2一侧设有出气口3,另一侧分别设有安全阀接口4、压力表接口5和车间外排气接口6,所述冷凝水回收机1下端设有排污口8和第一回水口9,所述排污口8上安装有排污管,该冷凝水回收机1的机体上设有第二回水口7和温度计10,所述第一回水口9通过冷凝水循环管16与水箱11相连接,该冷凝水循环管16靠近第一回水口9的一端安装有第一补水泵15,所述冷凝水循环管16上分别通过分支管分别与第一锅炉13、第二锅炉14相连接,所述第一锅炉13和第二锅炉14通过第一进气主管道18与分气缸20相连接,所述分气缸20通过第二进气主管道21与温控生产线12相连接,所述温控生产线12上设有回水管22,所述回水管22与进水口2相连通,所述第二回水口7通过第二补水泵24与水箱11相连通。所述安全阀接口4上通过第一管道与冷凝水循环管16相连接,所述出气口3通过压力回路管23与水箱11相连通,该压力回路管23上设有气动阀26,所述回水管22靠近进水口2一端设有有手动高温球阀19,所述安全阀接口4通过冷凝水支管25与冷凝水循环管16相连通,该冷凝水支管25上设有手动高温球阀,所述冷凝水循环管16靠近第一补水泵15的一端通过补水管17与水箱11相连通。本技术通过冷凝水回收机1的第一回水口9通过冷凝水循环管16将难以利用的冷凝水输送回水箱11内,然后水箱11通过第二补水泵24与第二回水口7相连接,从而可将水箱11内的水输送到冷凝水回收机1内,而且冷凝水循环管16上分别通过分支管分别与第一锅炉13、第二锅炉14相连接,从而将冷凝水输送到第一锅炉13、第二锅炉14进行高温加热蒸发,通过分气缸20将高温蒸汽输送温控生产线12进行使用,在使用过程中,高温蒸汽变回冷凝水通过回水管22返回水箱11再次重复使用,而且使得水箱11内的冷凝水温度升高,循环使用过程中,冷凝水流失较少,可减少水的热能流失,增加了锅炉升温速度,从而减少了燃料用量和补水次数,达到节能效果。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温控循环系统,包括冷凝水回收机(1)、水箱(11)、温控生产线(12)、第一锅炉(13)、第二锅炉(14)和分气缸(20),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水回收机(1)上端设有进水口(2),所述进水口(2)一侧设有出气口(3),另一侧分别设有安全阀接口(4)、压力表接口(5)和车间外排气接口(6),所述冷凝水回收机(1)下端设有排污口(8)和第一回水口(9),该冷凝水回收机(1)的机体上设有第二回水口(7)和温度计(10),所述第一回水口(9)通过冷凝水循环管(16)与水箱(11)相连接,该冷凝水循环管(16)靠近第一回水口(9)的一端安装有第一补水泵(15),所述冷凝水循环管(16)上分别通过分支管分别与第一锅炉(13)、第二锅炉(14)相连接,所述第一锅炉(13)和第二锅炉(14)通过第一进气主管道(18)与分气缸(20)相连接,所述分气缸(20)通过第二进气主管道(21)与温控生产线(12)相连接,所述温控生产线(12)上设有回水管(22),所述回水管(22)与进水口(2)相连通,所述第二回水口(7)通过第二补水泵(24)与水箱(11)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控循环系统,包括冷凝水回收机(1)、水箱(11)、温控生产线(12)、第一锅炉(13)、第二锅炉(14)和分气缸(20),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水回收机(1)上端设有进水口(2),所述进水口(2)一侧设有出气口(3),另一侧分别设有安全阀接口(4)、压力表接口(5)和车间外排气接口(6),所述冷凝水回收机(1)下端设有排污口(8)和第一回水口(9),该冷凝水回收机(1)的机体上设有第二回水口(7)和温度计(10),所述第一回水口(9)通过冷凝水循环管(16)与水箱(11)相连接,该冷凝水循环管(16)靠近第一回水口(9)的一端安装有第一补水泵(15),所述冷凝水循环管(16)上分别通过分支管分别与第一锅炉(13)、第二锅炉(14)相连接,所述第一锅炉(13)和第二锅炉(14)通过第一进气主管道(18)与分气缸(20)相连接,所述分气缸(20)通过第二进气主管道(21)与温控生产线(12)相连接,所述温控生产线(12)上设有回水管(22),所述回水管(22)与进水口(2)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枫源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