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动器结构和使用该结构的致动器组件以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1486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致动器结构,所用的本体部形成为大体三叉状,其中棒状的中央部在前方位置进一步分叉形成两股,该两股前端部分别相对于所对应的各侧边部以接近状态配置,该本体部的各侧边部以固定状态配置至少线圈,同时以触及可动体的状态使所述两股前端部与其接触,随着对线圈通电所产生的两股前端部的微小动作使上述可动体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搭载于各种电子设备上,并构成设备可动机构部分用的致动器结构和使用该结构的致动器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带照相机的手机日益普及,对包括镜头组件在内的各种构成部分的小型化和多功能化的要求也提高。作为这种现有的镜头组件,广泛采用弹簧和音圈组合而成的构成。图6示出这种现有的镜头组件的构成。现有的镜头组件如图6的剖视图所示,由磁铁2和磁轭3所形成的间隙部分内配置有固定透镜6的支持框5。支持框5的下端位置配置有音圈4。与此同时,该支持框5和磁轭3两者之间配置有弹簧7,从而构成为镜头组件1。而且,就其动作而言,音圈上流过电流以便具有向上的电磁力作用,以使支持框5即透镜6移动至该电磁力和弹簧7回复力两者平衡的位置。另外,作为与本申请的专利技术相关的在先技术文献信息所知的有例如特开2003-207708号公报。但上述现有的镜头组件中,其致动器结构部分由磁铁2、磁轭3、以及音圈4所构成。而且其问题在于,其配置位置均配置于筒状的整个外周,所以整体外形变大,装载该致动器结构的设备侧其安装面积也需要较大面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致动器结构,其特征在于,由本体部、线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致动器结构,其特征在于,由本体部、线圈、以及可动体组成,所述本体部由后方一侧固定于固定部件上的磁性体形成的两根棒状部构成,所述线圈至少配置于所述两根其中某一根棒状部,所述可动体由配置为以触及所述棒状部其中某一根的前方一侧这种状态 接触的磁性体所形成,通过对所述线圈通电,使以触及所述可动体的状态所接触一侧的所述棒状部产生微小动作,随之使所述可动体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田纪文井上雄文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