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鲈鱼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1387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07
一种鲈鱼生产工艺,包括下列步骤:第一步,原料鱼选择;选取秋末冬初的鲜活鲈鱼为原料鱼;第二步,清洗剖切;第三步,腌渍,把切好的鱼块称重后置合适容器内,加入腌渍液浸泡;第四步,风干,将鱼放入变温烘房进行风干;第五步,过油,将风干后的鱼块于热油中微炸,炸好后沥干鱼块表面的存油;第六步,腌制入味,采用腌制液来腌制入味;第七步,进行盐焗;第八步,真空包装并检测后入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鲈鱼生产工艺,可以生产出一种鱼肉品质好,储存时间长,食用方便的即食鲈鱼产品,并且生产效率高,适用于工业化批量生产,以满足人们随时随地享用鲈鱼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鲈鱼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鲈鱼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鲈鱼是中国传统美食,以鲜美可口著称,在古代经常被文人墨客写进诗词加以赞赏,中国古人在诗词中盛赞的鲈鱼,主要是“松江鲈鱼”,中国渤海、黄海、东海沿岸水域均有分布,上海松江地区特别常见,故得其名。鲈鱼营养价值非常丰富,含有蛋白质,维生素,钙铁磷等营养元素,鲈鱼中的DHA含量居所有淡水鱼之首,因此多吃鲈鱼可以补脑,对于幼儿、老年这类需要补充和加强营养的人群来说是非常适合的食物。而且鲈鱼肉质白嫩、清香,没有腥味,肉为蒜瓣形,刺少,是深受人们喜爱美食之一。一般想要吃鲈鱼时需要即时去市场购买鲜活的鲈鱼自己烹调或者去餐厅和饭店点菜,且不同季节的鲈鱼口味略有差异,在秋末冬初成熟的鲈鱼特别肥美,这时候是食用鲈鱼的最佳时机。但目前鲈鱼的深加工利用程度还极为低下,而且多数只是腌制后经自然晒干而成鲈鱼干制品,其采用的是生制的方式,因此鲈鱼干是半成品,人们还须要进行必要的加工才能食用。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鲈鱼生产工艺,使用该生产工艺生产的鲈鱼产品,人们可以开袋即食,或者简单加热即可食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鲈鱼生产工艺,使用该工艺可以生产出保质期长,色、香、味俱佳的即食鲈鱼产品。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鲈鱼生产工艺,包括下列步骤:第一步,原料鱼选择;选取秋末冬初的鲜活鲈鱼为原料鱼;第二步,清洗剖切;第三步,腌渍,把切好的鱼块称重后置合适容器内,加入腌渍液浸泡;第四步,风干,将鱼放入变温烘房进行风干;第五步,过油,将风干后的鱼块于热油中微炸,炸好后沥干鱼块表面的存油;第六步,腌制入味,采用腌制液来腌制入味;第七步,进行盐焗;第八步,真空包装并检测后入库。进一步的,剖切步聚中,将鱼进行除鳞、剖杀、除去内脏之后,再去除头部。进一步的,剖切步聚中,将鱼由脊背处劈成两片,去除鱼块内侧的黑膜,清洗后切成厚薄均匀的鱼块,沥干备用。进一步的,腌渍液为浓度1%-10%食盐溶液,液面淹没全部鱼块,搅拌均匀;优选的,在腌渍液中还加入棕檬水。进一步的,腌渍的温度为10-20℃,腌渍时间为5~18h,腌渍完成后捞起鱼块并用清水清洗后沥干。进一步的,风干步骤中,将鱼块放置于烘房中,使烘房温度在14~24℃间逐渐上升,先从14℃开始,每小时上调2℃直至24℃,然后同样以每小时下调2℃逐步递减的往下降温至14℃;如此循环风干,直到鱼块的含水量在40%~50%间。进一步的,过油步骤中,热油的温度在250-300°C间,油炸时间为25秒左右。进一步的,腌制液为包括姜、蒜、洋葱、辣椒及豆瓣酱与水混合后,再通过炸汁过滤而得。进一步的,真空包装步骤中,采用蒸煮袋定量包装鱼块,并将包装好的产品进行检测,检验过程是待袋温冷却到40°C以下,擦净表面,并随机挑几袋放在培养箱中,使培养箱温度在37°C左右,保存5-7天,若包装袋不膨胀,袋外仍保持干燥,则该批次产品视为合格,可装箱入库。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使用本专利技术的鲈鱼生产工艺,可以生产出一种鱼肉品质好,储存时间长,食用方便的即食鲈鱼产品,并且生产效率高,适用于工业化批量生产,以满足人们随时随地享用鲈鱼的需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中未具体说明的部件或系统,均为现有技术。实施例1本实施例是一种鲈鱼生产工艺,包括下列步骤:第一步,原料鱼选择;选取秋末冬初的鲜活鲈鱼为原料鱼;第二步,清洗剖切,将鱼进行除鳞、剖杀、除去内脏之后,再去除头部,将鱼由脊背处劈成两片,去除鱼块内侧的黑膜,清洗后切成厚薄均匀的鱼块,沥干备用;第三步,腌渍,把切好的鱼块称重后置合适容器内,加入腌渍液浸泡;腌渍液为浓度1%-10%食盐溶液,液面要淹没全部鱼块,并搅拌均匀;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腌渍液中还可加入棕檬水,去腥效果好;第四步,风干,将鱼放入变温烘房进行风干;并使烘房温度在14~24℃间逐渐上升,先从14℃开始,每小时上调2℃直至24℃,然后同样以每小时下调2℃逐步递减的往下降温至14℃;如此循环风干,直到鱼块的含水量在40%~50%间;第五步,过油,将风干后的鱼块于热油中微炸,热油的温度在250-300°C间,油炸时间为25秒左右,将炸好后鱼块表面的存油沥干;第六步,腌制入味,采用腌制液来腌制入味;腌制液为包括姜、蒜、洋葱、辣椒及豆瓣酱与水混合后,再通过炸汁过滤而得;第七步,进行盐焗;盐焗处理的步骤为现有技术,在此不作赘述;第八步,真空包装并检测后入库,采用蒸煮袋定量包装鱼块,并将包装好的产品进行检测,检验过程是待袋温冷却到40°C以下,擦净表面,并随机挑几袋放在培养箱中,使培养箱温度在37°C左右,保存5-7天,若包装袋不膨胀,袋外仍保持干燥,则该批次产品视为合格,即可装箱入库。显然,以上仅为本专利技术的部分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专利技术可以有前述各种技术特征的组合和变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对本专利技术的改进、变型、等同替换,或者将本专利技术的结构或方法用于其它领域以取得同样的效果,都属于本专利技术包括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鲈鱼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第一步,原料鱼选择;选取秋末冬初的鲜活鲈鱼为原料鱼; 第二步,清洗剖切; 第三步,腌渍,把切好的鱼块称重后置合适容器内,加入腌渍液浸泡; 第四步,风干,将鱼放入变温烘房进行风干; 第五步,过油,将风干后的鱼块于热油中微炸,炸好后沥干鱼块表面的存油; 第六步,腌制入味,采用腌制液来腌制入味; 第七步,进行盐焗; 第八步,真空包装并检测后入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鲈鱼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第一步,原料鱼选择;选取秋末冬初的鲜活鲈鱼为原料鱼;第二步,清洗剖切;第三步,腌渍,把切好的鱼块称重后置合适容器内,加入腌渍液浸泡;第四步,风干,将鱼放入变温烘房进行风干;第五步,过油,将风干后的鱼块于热油中微炸,炸好后沥干鱼块表面的存油;第六步,腌制入味,采用腌制液来腌制入味;第七步,进行盐焗;第八步,真空包装并检测后入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鲈鱼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剖切步聚中,将鱼进行除鳞、剖杀、除去内脏之后,再去除头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鲈鱼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剖切步聚中,将鱼由脊背处劈成两片,去除鱼块内侧的黑膜,清洗后切成厚薄均匀的鱼块,沥干备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鲈鱼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腌渍液为浓度1%-10%食盐溶液,液面淹没全部鱼块,搅拌均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鲈鱼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腌渍液中还加入棕檬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鲈鱼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文静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聚味堂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