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同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城市野趣活动墙的活墙单元和活动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71316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城市野趣活动墙的活墙单元和活动墙及其制备方法,活动墙包括墙骨架,墙骨架包括水箱、连接水箱的送水管、与送水管相连通的若干个植物培养墙以及用于支撑送水管和植物培养墙的地面支撑架;地面支撑架前部设置有蜗轮、蜗杆、与蜗轮相连接的皮带以及与蜗杆连接的步进电机,皮带与支撑管传动连接,步进电机与光照强度传感器通信连接,植物培养墙由多个活动单元组成,活墙单元为生物绳垂直交叉固定形成的九宫格;通过蜗轮蜗杆传动带动皮带,进而带动与地面支撑架连接的植物培养墙跟随阳光的照射转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城市野趣活动墙可以跟随阳光照射位置或者根据展示绿植的形状变换绿植单元,采用生物绳渗透供水的活墙单元的城市野趣活动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城市野趣活动墙的活墙单元和活动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装饰及种植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城市野趣活动墙的活墙单元和活动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城市土地资源紧张且各种土地利用方式之间存在资源竞争。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现实下,新增城市绿地代价昂贵、可行性低,尤其是针对城市老城区。然而城市是一个立体空间,包含着丰富的三维信息,存在大量的墙体,例如建筑外墙、独立围墙、挡土墙等类型。这些空间资源对于城市环境改善的潜力巨大。但是一方面,垂直悬挂带有种植植物的绿化墙或植物墙多分为两类,一类是预制模块式植物绿墙,例如CN201810589829、CN201911163642、CN201711475725、CN201810558946、CN201711022611、CN201721927708等,通常采用按照最小功能单元,包括灌溉系统、种植槽、基础骨架,所选植物也是在温室培育好直接固定,形成小面积的植物墙;后期再进行拼接,面积和形状都会比较灵活。缺点是造价较高,植物养护管理复杂,费时费力,景观效果初期较好,但后期效果差,需要经常更换才能维持景观效果。此外,所选用的植物,多为花坛常用植物,如三色堇、各品种菊花等,景观效果持续时间短。另一类为垂吊式或攀爬式植物绿墙,此类型植物绿墙一般在墙体上缘部或墙基部与平地相接的地方种植攀爬类植物,城市常用的包括爬山虎、凌霄、常春藤、五叶地锦等。优点是制作简单、成本低,后期养护管理简单。缺点是景观效果较为单一、适用场景受局限。以上两类植物绿墙基本与传统园林绿化相同的思路;按照人类审美意识,以装饰为导向布设植物墙。这样做需要消耗大量资源(水、电、人力等),又会产生难以自然分解的建筑垃圾(塑料、水泥等),也没有达到设计初衷,生物多样性单一,墙面景观与平面绿地雷同,城市景观风貌千篇一律。另一方面,现有的垂直绿植技术只能固定在某一平面,缺少灵活性以及对水、阳光等资源的有效利用。例如,某些垂直位置完全照射不到阳光,且在风口处,植物较难生存,限制了绿墙的拓展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采用生物绳渗透供水的城市野趣活动墙的活墙单元,以及采用该活墙单元制作的、可以跟随阳光照射位置或者根据展示绿植的形状变换绿植单元的城市野趣活动墙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城市野趣活动墙的活墙单元,所述活墙单元为生物绳垂直交叉固定形成的九宫格,所述九宫格的每个格子的右下角交点处设置有植物培养器,所述植物培养器的底孔与所述生物绳相连通。进一步地,所述活墙单元的长为99cm~111cm。进一步地,所述九宫格为正方形,每个格子的边长为33cm~37cm。进一步地,所述植物培养器为圆筒状容器,底部圆直径为6cm~8cm,高为5cm。进一步地,所述植物培养器内预置土壤与蛭石混合物。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采用上述活墙单元制备的城市野趣活动墙,所述活动墙包括墙骨架,所述墙骨架包括水箱、连接水箱的送水管、与所述送水管相连通的若干个植物培养墙以及用于支撑所述送水管和所述植物培养墙的地面支撑架;所述送水管包括与所述水箱相连的一根横向派水管和若干个竖向派水管,所述派水管下部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派水管的支撑管,所述支撑管固定于所述地面支撑架上,所述植物培养墙包括第一横向支撑杆、第二横向支撑杆用于连通所述第一横向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横向支撑杆的液体循环管,所述植物培养墙上设置有多个活墙单元,所述活墙单元直接或间接与所述第一横向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横向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植物培养墙上设置有光照强度传感器,用于感受所接收到的光照强度;所述活墙单元为生物绳垂直交叉固定形成的九宫格,所述九宫格的每个格子的右下角交点处设置有植物培养器,所述植物培养器的底孔与所述生物绳相连通,所述第一横向支撑杆、第二横向支撑杆上分别设置有间隔均匀设置的孔,所述生物绳固定连接于所述孔内,用于将水箱的水通过所述送水管送至植物培养器内;所述植物培养器内栽种有经过挑选的自生植物;所述地面支撑架前部设置有蜗轮、蜗杆、与所述蜗轮相连接的皮带以及与所述蜗杆连接的步进电机,所述皮带与所述支撑管传动连接,所述步进电机与所述光照强度传感器通信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植物培养墙位于所述派水管的左右两侧,若干个所述植物培养墙上下穿插层叠,位于所述竖直方向的不同高度。。本专利技术还提供另一种采用上述活墙单元制备的城市野趣活动墙,所述活动墙为多个活墙单元拼接并悬挂于室外水泥墙上,根据墙面大小和布局需要,选择建筑墙面某处作为活墙固定铰链装置点;所述活墙单元为生物绳垂直交叉固定形成的九宫格,所述九宫格的每个格子的右下角交点处设置有植物培养器,所述植物培养器的底孔与所述生物绳相连通;所述植物培养器内栽种有经过挑选的自生植物。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上述的城市野趣活动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针对温带和亚热带城市的墙体自生植物的现状,调查物种的种类、组成、分布、群落构建方式的信息;2)根据所述步骤1)得到的信息,选择耐性强、抗性强和具有观赏价值的植物,按照一年生、多年生和蕨类种类进行区分,根据季节的景观效果要求搭配植物在植物培养墙内的多个活墙单元内的种植位置;3)将生物绳搭建于所述支撑物上,多个所述活墙单元通过所述生物绳相互组合连接形成组合式活动植物培养墙。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的样本选取自4m×1m的样方中的草层植物进行调查,所述信息包括植物种名、覆盖度、高度和长势情况;所述耐性包括耐瘠薄土壤性能、耐低碱性能,所述抗性包括抗寒性、抗旱性、抗盐碱性;所述一年生植物包括狗尾草、紫堇,所述多年生植物包括风轮菜、夏至草、积雪草、紫花地丁或马蹄金,所述蕨类包括蜈蚣草、乌蕨、井栏边草或凤尾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申请提供的城市野趣墙能够通过蜗轮蜗杆的传动连接,根据设置在植物培养墙上用于感受所接收到光照强度的光照强度传感器,根据光照强度,可以随意调整接收阳光照射的多少,若已经接收过多阳光照射,容易使植物培养墙上的植物枯萎则通过带有PLC控制器的步进电机的调整,使植物培养墙旋转一定角度后,偏移到阳光不直射的角度,若植物培养墙上的植物一直没有接收到阳光的充足照射,则通过带有PLC控制器的步进电机的调整,使植物培养墙旋转一定角度后,偏移到能够接收足够阳光照射的角度进行光合作用,补充植物的阳光照射。2、植物培养墙通过生物绳设置成带有九宫格的多个活动单元的植物培养墙,可以通过生物绳将水分传递至各个活动单元九宫格内的每个格子右下角的植物培养器内,可以保证不间断的浸润送水于植物培养器内的植物,既不会造成灌浇带来的烂根,也避免了不能及时外部浇水所带来的枯萎打蔫,也避免了完全依靠自然降水供水所带来的植物生长不良所造成的景观不美的缺陷。3、通过九宫格的植物培养墙的设置,可以保证每个活动单元内的植物是一致的,但是不同的活动单元内的植物是不一致的;或者活动单元内的不同位置种植不同颜色、种类、生长形态的植物,一个活动单元的种植形态和种类设定好后,复制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城市野趣活动墙的活墙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墙单元(1-34)为生物绳(1-36)垂直交叉固定形成的九宫格,所述九宫格的每个格子(1-35)的右下角交点处设置有植物培养器(1-37),所述植物培养器(1-37)的底孔与所述生物绳(1-36)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市野趣活动墙的活墙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墙单元(1-34)为生物绳(1-36)垂直交叉固定形成的九宫格,所述九宫格的每个格子(1-35)的右下角交点处设置有植物培养器(1-37),所述植物培养器(1-37)的底孔与所述生物绳(1-36)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野趣活动墙的活墙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墙单元(1-34)的长为99cm~111c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城市野趣活动墙的活墙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九宫格为正方形,每个格子的边长为33cm~37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野趣活动墙的活墙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培养器(1-37)为圆筒状容器,底部圆直径为6cm~8cm,高为5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野趣活动墙的活墙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培养器(1-37)内预置土壤与蛭石混合物。


6.一种城市野趣活动墙,所述活动墙包括墙骨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墙骨架(1)包括水箱(1-1)、连接水箱的送水管(1-2)、与所述送水管(1-2)相连通的若干个植物培养墙(1-3)以及用于支撑所述送水管(1-2)和所述植物培养墙(1-3)的地面支撑架(3);
所述送水管(1-2)包括与所述水箱(1-1)相连的一根横向派水管(1-21)和若干个竖向派水管(1-22),所述派水管(1-22)下部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派水管(1-22)的支撑管(1-23),所述支撑管(1-23)固定于所述地面支撑架(3)上,所述植物培养墙(1-3)包括第一横向支撑杆(1-31)、第二横向支撑杆(1-32)用于连通所述第一横向支撑杆(1-31)和所述第二横向支撑杆(1-32)的液体循环管(1-33),所述植物培养墙(1-3)上设置有多个活墙单元(1-34),所述活墙单元(1-34)直接或间接与所述第一横向支撑杆(1-31)和所述第二横向支撑杆(1-32)固定连接;所述植物培养墙上设置有光照强度传感器,用于感受所接收到的光照强度;
所述活墙单元(1-34)为生物绳(1-36)垂直交叉固定形成的九宫格,所述九宫格的每个格子(1-35)的右下角交点处设置有植物培养器(1-37),所述植物培养器(1-37)的底孔与所述生物绳(1-36)相连通,所述第一横向支撑杆(1-31)、第二横向支撑杆(1-32)上分别设置有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春谛王云才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