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固定轴的两板齿轮水滴形内折转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1281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基于固定轴的两板齿轮水滴形内折转动机构,包括结构主体,所述结构主体包括转轴盖及双边对称的第一活动块,所述转轴盖两端设有第二活动块及对称分布的第三活动块,所述第二活动块上设有两组齿轮连接柱,所述齿轮连接柱上分别设有齿轮,所述第三活动块上分别设有齿形体,所述齿形体与所述齿轮啮合实现0度‑180度同步转动,一体式结构设计,通过封装与滑块一体式设计完成滑槽滑动,有效实现连接定位及同步转动,整体结构设计更加简单有效,满足折叠屏转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固定轴的两板齿轮水滴形内折转动机构
本技术涉及转轴设计
,尤其涉及一种内折连接轴,特指基于固定轴的两板齿轮水滴形内折转动机构。
技术介绍
折叠屏幕,指的是柔性OLED。折叠屏幕的成功量产不仅重大利好于新一代高端智能手机的制造,也因其低功耗、可弯曲的特性对可穿戴式设备的应用带来深远的影响,未来折叠屏幕将随着个人智能终端的不断渗透而广泛应用。折叠屏手机是指采用可弯曲、柔韧性佳屏幕的手机,因为形似芒卷,又被称为卷芒手机。相较于传统屏幕,折叠屏幕优势明显,不仅在体积上更加轻薄,功耗上也低于原有器件,有助于提升设备的续航能力,同时基于其可弯曲、柔韧性佳的特性,其耐用程度也大大高于以往屏幕,降低设备意外损伤的概率。要实现折叠屏折叠功能,除了屏幕本身之外,实现折叠的连接组件,即折弯处的连接轴设计亦是最大的技术难题。考虑到折叠屏的特殊性,传统转轴没有办法满足其功能需求,需要专门的折叠屏转轴来辅助实现,且折叠屏折弯根据应用需求,分为外折及外折两种折弯需求,内折折弯机构其要求更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基于固定轴的两板齿轮水滴形内折转动机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基于固定轴的两板齿轮水滴形内折转动机构,包括结构主体,所述结构主体包括转轴盖及双边对称的第一活动块,所述转轴盖两端设有第二活动块及对称分布的第三活动块,所述第二活动块上设有两组齿轮连接柱,所述齿轮连接柱上分别设有齿轮,所述第三活动块上分别设有齿形体,所述齿形体与所述齿轮啮合实现0度-180度同步转动。特别的,所述转轴盖两端分别设有两组并列分布的条形孔,所述第一活动块短边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滑动机构,所述第二活动块包括两组滑动槽及定位孔,所述第三活动块包括内侧柱及外侧柱,所述第一滑动机构与所述滑动槽滑动连接实现0度-180度转动,所述内侧柱与所述定位孔相互作用,且所述外侧柱与所述条形孔滑动配合实现0度-180度转动,所述转轴盖与第二活动块及第三活动块组合连接组成固定轴实现同步转动。特别的,所述结构主体包括中间活动块,所述中间活动块设有通孔及双边的卡接块,所述第二活动块设有半圆孔及连接槽,所述卡接块与所述连接槽定位连接,所述通孔内设有卡点轴销,所述卡点轴销上套置卡点弹簧,所述卡点轴销一端与所述半圆孔卡点连接实现0度-180度卡点作用并产生阻力及扭力。特别的,所述结构主体还包括两组设置于所述转轴盖两边的机壳中枢,所述机壳中枢两端设有滑道,所述第一活动块在所述滑道内滑动。特别的,所述第一活动块及所述第三活动块均设有半圆弧管位,所述第一活动块与第三活动块通过半圆弧管位实现转动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基于固定轴的两板齿轮水滴形内折转动机构,采用固定轴方式实现转动,在活动块中分出滑动槽、定位孔、内侧柱及外侧柱实现0度-180度转动的有效组合实现滑动并同步转动完成内折需求,并通过活动块上的齿形体与齿轮啮合实现0度-180度的同步转动,有效实现组合连接并定位,满足阻尼扭力需求,在折弯过程中合理做出屏拉伸时候的补偿缓冲,一体式结构设计,通过封装与滑块一体式设计完成滑槽滑动,有效实现连接定位及同步转动,整体结构设计更加简单有效,满足折叠屏转动需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基于固定轴的两板齿轮水滴形内折转动机构180度整体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基于固定轴的两板齿轮水滴形内折转动机构0度整体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基于固定轴的两板齿轮水滴形内折转动机构90度整体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基于固定轴的两板齿轮水滴形内折转动机构分解图。图5是本技术基于固定轴的两板齿轮水滴形内折转动机构又一分解图。图6是本技术基于固定轴的两板齿轮水滴形内折转动机构中第一活动块结构图。图7是本技术基于固定轴的两板齿轮水滴形内折转动机构中第二活动块结构图。图8是本技术基于固定轴的两板齿轮水滴形内折转动机构中第三活动块结构图。图9是本技术基于固定轴的两板齿轮水滴形内折转动机构中转轴盖结构图。图10是本技术基于固定轴的两板齿轮水滴形内折转动机构的中间活动块结构图。图11是本技术基于固定轴的两板齿轮水滴形内折转动机构固定轴位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1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基于固定轴的两板齿轮水滴形内折转动机构,基于固定轴的两板齿轮水滴形内折转动机构,包括结构主体1,所述结构主体1包括转轴盖2及双边对称的第一活动块3,所述转轴盖2两端设有第二活动块4及对称分布的第三活动块5,所述第二活动块4上设有两组齿轮连接柱6,所述齿轮连接柱6上分别设有齿轮7,所述第三活动块5上分别设有齿形体8,所述齿形体8与所述齿轮7啮合实现0度-180度同步转动。申请人声明,所属
的技术人员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将上述实施例某步骤,与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的技术方案相组合,从而产生的新的方法,也是本技术的记载范围之一,本申请为使说明书简明,不再罗列这些步骤的其它实施方式。上述实施例中,所述转轴盖2两端分别设有两组并列分布的条形孔21,所述第一活动块3短边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滑动机构31,所述第二活动块4包括两组滑动槽41及定位孔42,所述第三活动块5包括内侧柱51及外侧柱52,所述第一滑动机构31与所述滑动槽41滑动连接实现0度-180度转动,所述内侧柱51与所述定位孔42相互作用,且所述外侧柱52与所述条形孔21滑动配合实现0度-180度转动,所述转轴盖2与第二活动块4及第三活动块5组合连接组成固定轴实现同步转动。所述结构主体1包括中间活动块9,所述中间活动块9设有通孔91及双边的卡接块92,所述第二活动块4设有半圆孔43及连接槽44,所述卡接块92与所述连接槽44定位连接,所述通孔91内设有卡点轴销10,所述卡点轴销10上套置卡点弹簧11,所述卡点轴销10一端与所述半圆孔43卡点连接实现0度-180度卡点作用并产生阻力及扭力。所述结构主体1还包括两组设置于所述转轴盖2两边的机壳中枢12,所述机壳中枢12两端设有滑道121,所述第一活动块3在所述滑道121内滑动。所述第一活动块3及第三活动块5均设有半圆弧管位13,所述第一活动块3与第三活动块5通过半圆弧管位13实现转动连接。申请人又一声明,本技术通过上述实施例来说明本技术的实现方法及装置结构,但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即不意味着本技术必须依赖上述方法及结构才能实施。所属
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对本技术的任何改进,对本技术所选用实现方法等效替换及步骤的添加、具体方式的选择等,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本实施例技术原理:本实施例中采用固定轴方式实现转动,在活动块中分出滑动槽、定位孔、内侧柱及外侧柱实现0度-180度转动的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基于固定轴的两板齿轮水滴形内折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结构主体,所述结构主体包括转轴盖及双边对称的第一活动块,所述转轴盖两端设有第二活动块及对称分布的第三活动块,所述第二活动块上设有两组齿轮连接柱,所述齿轮连接柱上分别设有齿轮,所述第三活动块上分别设有齿形体,所述齿形体与所述齿轮啮合实现0度-180度同步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固定轴的两板齿轮水滴形内折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结构主体,所述结构主体包括转轴盖及双边对称的第一活动块,所述转轴盖两端设有第二活动块及对称分布的第三活动块,所述第二活动块上设有两组齿轮连接柱,所述齿轮连接柱上分别设有齿轮,所述第三活动块上分别设有齿形体,所述齿形体与所述齿轮啮合实现0度-180度同步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固定轴的两板齿轮水滴形内折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轴盖两端分别设有两组并列分布的条形孔,所述第一活动块短边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滑动机构,所述第二活动块包括两组滑动槽及定位孔,所述第三活动块包括内侧柱及外侧柱,所述第一滑动机构与所述滑动槽滑动连接实现0度-180度转动,所述内侧柱与所述定位孔相互作用,且所述外侧柱与所述条形孔滑动配合实现0度-180度转动,所述转轴盖与第二活动块及第三活动块组合连接组成固定轴实现同步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秀江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劲丰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