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膨胀螺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12756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05
一种新型膨胀螺栓,包括螺栓、设置于所述螺栓上的螺母、设置于所述螺母下方的弹簧垫圈、设置于所述弹簧垫圈下方的平垫圈、位于所述平垫圈下方的胀筒结构,所述胀筒结构包括胀筒、设置于所述胀筒下端外圆周面上的突出部,所述螺栓穿过所述胀筒的内部,所述胀筒的下端设有若干切口槽,所述突出部与所述胀筒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胀筒下端的外圆周面上设置突出部,从而胀筒的下端在膨胀时,突出部可以顶靠在安装孔的内壁上,从而可以提出其固定的效果,防止其拔出,固定的稳固;并且定位结构的设置,使得弹性框可以弹性变形使其口径变小,进而可以收容于安装孔内,且橡胶块可以顶靠在安装孔的内壁上,固定的稳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膨胀螺栓
本技术涉及建筑零件
,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膨胀螺栓。
技术介绍
现有膨胀螺栓由螺栓、螺母、弹簧垫圈、平垫圈和胀筒组成。然而,由于安装孔的口径往往大于胀筒的口径,使得膨胀螺栓在安装至安装孔内时,膨胀螺栓往往呈倾斜状,然而,膨胀螺栓倾斜会产生应力集中,并且在拧紧螺母后有时会出现螺栓松动的问题,连接不牢固。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为达到本技术之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膨胀螺栓,包括螺栓、设置于所述螺栓上的螺母、设置于所述螺母下方的弹簧垫圈、设置于所述弹簧垫圈下方的平垫圈、位于所述平垫圈下方的胀筒结构,所述胀筒结构包括胀筒、设置于所述胀筒下端外圆周面上的突出部,所述螺栓穿过所述胀筒的内部,所述胀筒的下端设有若干切口槽,所述突出部与所述胀筒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新型膨胀螺栓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胀筒结构上的定位结构。优选地,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弹性框,所述螺栓穿过所述弹性框的内部,所述弹性框的上表面顶靠在平垫圈的下表面上。优选地,所述定位结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弹性框下方的若干弹性杆,所述弹性杆的上端与所述弹性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弹性杆的下端顶靠在胀筒的外圆周面上且与其滑动接触。优选地,所述弹性框呈空心的圆台状,所述弹性框周向上设有缺口。优选地,所述定位结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弹性框外圆周面上的橡胶块,所述橡胶块与所述弹性框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螺栓包括本体及设置于所述本体下端的锥形部,所述本体部与所述锥形部一体成型,所述胀筒的下端顶靠在所述锥形部的外圆周面上且与其滑动接触。优选地,所述本体穿过所述螺母的内部且与其螺纹连接。优选地,所述本体穿过所述平垫圈的内部。优选地,所述弹簧垫圈处于所述螺母与所述平垫圈之间,所述螺母及平垫圈夹持所述弹簧垫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新型膨胀螺栓通过在胀筒下端的外圆周面上设置突出部,从而胀筒的下端在膨胀时,突出部可以顶靠在安装孔的内壁上,从而可以提出其固定的效果,防止其拔出,固定的稳固;并且定位结构的设置,使得弹性框可以弹性变形使其口径变小,进而可以收容于安装孔内,且橡胶块可以顶靠在安装孔的内壁上,固定的稳固,同时可以对本技术起到定位的作用,防止其倾斜,保证了安装的品质及效果;并且弹性杆的设置使其可以弹性变形,进而可以对弹性框起到支撑作用,以便使得橡胶块仅仅的顶靠在安装孔的内壁上,使其依靠摩擦力而防止将其拔出;并且缺口的设置可以使得弹性框顺利的弹性变形,以便使其口径减小,进而最终收容于安装孔内以便对本技术起到定位的作用,防止其倾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新型膨胀螺栓的正视图;图2为图1所示本技术新型膨胀螺栓的剖面图;图3为图2所示本技术新型膨胀螺栓的沿A-A’方向的剖面图;图4为图2所示本技术新型膨胀螺栓的沿B-B’方向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新型膨胀螺栓做出清楚完整的说明。实施例1: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本技术新型膨胀螺栓包括螺栓1、设置于所述螺栓1上的螺母2、位于所述螺母2下方的弹簧垫圈3、位于所述弹簧垫圈3下方的平垫圈4、位于所述平垫圈4下方的胀筒结构5、设置于所述胀筒结构5上的定位结构6。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螺栓1包括本体11、设置于所述本体11下端的锥形部12,所述本体11与所述锥形部12一体成型设置,所述螺栓11的外圆周面上设有外螺纹,所述锥形部12呈圆台状。如图1及图2所示,所述螺母2为市面上常见的螺母,所述螺栓1的本体11穿过所述螺母2的内部且与其螺纹连接,使得所述螺母2在本体11上旋转时可以沿着所述本体11的轴向移动。所述平垫圈4为市面上常见的平垫圈,所述平垫圈4为圆环状,所述本体11穿过所述平垫圈4的内部且可以沿着所述本体11的轴向移动。所述弹簧垫圈3为市面上常见的弹簧垫圈3,所述弹簧垫圈3处于所述平垫圈4与所述螺母2之间,所述螺母2及平垫圈4夹持住所述弹簧垫圈3。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胀筒结构5包括胀筒51、设置于所述胀筒51下端外圆周面上的突出部52。所述胀筒51为空心的圆柱体且上下表面相通,所述胀筒51的上端顶靠在所述平垫圈4的下表面上,所述胀筒51的下端设有若干切口槽511,所述切口槽511呈长条状,所述胀筒51的下端顶靠在锥形部12的圆周面上。所述突出部52设有若干个,所述突出部52的纵截面呈直角三角形,所述突出部52与所述胀筒51的外圆周面固定连接,所述螺母2再被旋紧时,所述胀筒51的下端被锥形部12顶起,使得突出部52顶靠在安装孔的内圆周面上,从而使得对本技术的固定效果更好,更稳定,并且不易被拔出,固定的效果更好。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定位结构6包括弹性框61、设置于所述弹性框61外圆周面上的若干橡胶块62、位于所述弹性框61下方的弹性杆63。所述弹性框61呈空心的圆台状,所述弹性框61的周向上设有缺口611,使得所述弹性框61被挤压至安装孔内时,所述弹性框61会被压缩,使得弹性框61周向的两端相互靠近且口径逐渐的变小,以便对本技术进行定位,防止本技术在安装孔内歪斜。所述橡胶块62设有若干个且分布在所述弹性框61的外圆周面上,所述橡胶块62与所述弹性框6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从而橡胶块62在顶靠在安装孔内圆周面上时,由于其自身的弹性系数较大导致其与安装孔的内壁摩擦力较大,进而可以防止本技术被拔出。所述弹性杆63设有若干个,所述弹性杆63沿着所述胀筒51的周向设置,所述弹性杆63呈倾斜状,所述弹性杆63的上端与所述弹性框6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弹性杆63的下端顶靠在所述胀筒51的外圆周面上且与其滑动接触,以便对弹性框61起到支撑作用,所述弹性杆63采用弹性材料制成,使其可以弯曲变形。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本技术新型膨胀螺栓使用时,首先将其放置在安装孔内,然后弹性框61收容于安装孔内,且橡胶块62顶靠在安装孔的内壁上,由于弹性框61呈圆台状,弹性框61被挤压且弹性框61周向的两端相互靠近,使得弹性框61的口径变小,以便弹性框61全部的收容于安装孔内,且可以对本技术新型膨胀螺栓起到定位的作用,防止其倾斜,所述弹性杆63弯曲变形,从而对所述弹性框61起到支撑作用,并且由于橡胶块62的摩擦系数大,使得橡胶块62与安装孔内壁之间的摩擦力较大,从而使得本技术不易拔出。并且旋紧螺母2,使得螺栓1向上移动,进而使得本体11及锥形部12向上移动,使得胀筒51的下端被顶开,由于切口槽511的设置,使得胀筒51的下端可以顺利的被顶开且突出部52随之在径向上向外部移动且倾斜,直至突出部52顶靠在安装孔的内壁上,从而可以对本技术新型膨胀螺栓起到有效的固定作用,防止其拔出,固定效果稳固且显著,并且可以有效的防止本技术倾斜,保证了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膨胀螺栓,包括螺栓、设置于所述螺栓上的螺母、设置于所述螺母下方的弹簧垫圈、设置于所述弹簧垫圈下方的平垫圈、位于所述平垫圈下方的胀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胀筒结构包括胀筒、设置于所述胀筒下端外圆周面上的突出部,所述螺栓穿过所述胀筒的内部,所述胀筒的下端设有若干切口槽,所述突出部与所述胀筒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膨胀螺栓,包括螺栓、设置于所述螺栓上的螺母、设置于所述螺母下方的弹簧垫圈、设置于所述弹簧垫圈下方的平垫圈、位于所述平垫圈下方的胀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胀筒结构包括胀筒、设置于所述胀筒下端外圆周面上的突出部,所述螺栓穿过所述胀筒的内部,所述胀筒的下端设有若干切口槽,所述突出部与所述胀筒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膨胀螺栓,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膨胀螺栓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胀筒结构上的定位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膨胀螺栓,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弹性框,所述螺栓穿过所述弹性框的内部,所述弹性框的上表面顶靠在平垫圈的下表面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膨胀螺栓,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弹性框下方的若干弹性杆,所述弹性杆的上端与所述弹性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弹性杆的下端顶靠在胀筒的外圆周面上且与其滑动接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斐石建筑装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