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塞和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1247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活塞和压缩机,其中,活塞包括:主体;裙部,设于主体的一端,向主体的周侧方向,至少部分主体的周侧的外壁凸出于裙部的周侧的外壁;凸起部,设于主体的一端,凸起部上具有油孔,凸起部与裙部位于主体的同一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活塞,至少部分主体的周侧的外壁凸出于裙部的周侧的外壁,即裙部的横截面面积小于主体的横截面面积,实现对活塞的减重,也减少了活塞与活塞缸的接触面积,降低活塞与活塞缸的摩擦力,且凸起部上设有油孔,可以在活塞运行时输送润滑油,降低活塞与活塞缸的摩擦力,减小了入力,降低了压缩机的启动难度,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压缩机的效率,提高往复式压缩机的运行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活塞和压缩机
本技术涉及压缩机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活塞和一种压缩机。
技术介绍
在相关技术中,对于往复式活塞压缩机来说,活塞在气缸内部进行往复运动,进而压缩冷媒做功,活塞在活塞缸内运动时会引起活塞缸内压力的剧烈变化,而活塞和活塞缸壁之间的配合精度要求非常高,既要满足密封的要求,还要起到活塞在气缸内运动导向的作用,保证活塞的运动轨迹。具体地,如图1、图2所示,活塞100’包括:主体110’和裙部120’,主体110’与裙部120’的外径通常是相等的,且销座130’是采用半圆柱形的结构,并在主体110’和裙部120’之间设置油孔150’。在工作过程中,活塞缸内压力剧烈变化时会引起活塞缸内壁发生微量的形变,活塞在活塞缸内高速运动导致活塞缸内壁和活塞体之间的刮蹭,对活塞和活塞缸均有一定的损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活塞。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压缩机。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活塞,包括:主体;裙部,设于主体的一端,向主体的周侧方向,至少部分主体的周侧的外壁凸出于裙部的周侧的外壁;凸起部,设于主体的一端,凸起部上具有油孔,凸起部与裙部位于主体的同一端。本技术提出的活塞,包括主体、裙部与凸起部,其中,裙部与凸起部设置在主体的同一端,并且,至少部分主体的周侧的外壁凸出于裙部的周侧的外壁,即裙部的横截面面积小于主体的横截面面积,实现对活塞的减重,也减少了活塞与活塞缸的接触面积,降低活塞与活塞缸的摩擦力,且凸起部上设有油孔,可以在活塞运行时输送润滑油,降低活塞与活塞缸的摩擦力,实现活塞与活塞杆之间的密封,进而减少了活塞与活塞杆之间的刮擦,减小了入力,降低了压缩机的启动难度,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压缩机的效率,提高往复式压缩机的运行稳定性。根据本技术上述技术方案的活塞,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至少部分凸起部的侧壁与主体的周侧的外壁共面,油孔的开口位于凸起部与主体的周侧的外壁共面的侧壁。在该技术方案中,至少部分凸起部的侧壁与主体的周侧的外壁共面,油孔的开口位于凸起部与主体的周侧的外壁共面的侧壁,保证油孔开口与活塞缸内壁的紧贴,进而通过油孔直接向活塞缸的内壁输油,保证润滑与密封效果。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凸起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凸起部间隔的设置于裙部的周侧。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多个凸起部,实现多点输油,保证活塞与活塞缸整圈的润滑与密封。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主体设有凹槽,凹槽的开口方向朝向裙部;裙部具有空腔,空腔与凹槽相通。在该技术方案中,在主体设置凹槽,在裙部设置空腔,进一步实现对活塞的减震,增加活塞运行的平稳性。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销座,设于凹槽和空腔内,第一销座与主体和裙部的侧壁相连接,第一销座设有第一销孔;第二销座,设于凹槽和空腔内,第二销座与主体和裙部的侧壁相连接,第二销座设有第二销孔;第一销座与第二销座相对设置,且第一销孔与第二销孔相对设置。在该技术方案中,活塞还包括第一销座与第二销座,相对的设置在主体与活塞的内部,并且,第一销座设有第一销孔,第二销座设有第二销孔,进而活塞可通过销与活塞杆连接。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第一销座背离主体一侧的端面,相对于裙部背离主体一侧的端面,向主体的方向缩进;第二销座背离主体一侧的端面,相对于裙部背离主体一侧的端面,向主体的方向缩进。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销座与第二销座背离主体的一侧的端面向主体方案缩进,实现了对活塞的减重,增加活塞运动时的稳定性。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第一销座与第二销座相对的一侧凸出设置。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销座与第二销座不采用半圆柱的结构,而是采用中部凸起的结构,进而在保证了销座功能的情况下,去掉了边缘,进一步地实现了对活塞的减重,增加活塞运动时的稳定性。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至少部分主体的周侧的外壁凸出于裙部的周侧的外壁的取值范围为:0.5mm至1mm。在该技术方案中,合理设置主体与裙部的尺寸差,以保证活塞的稳定性。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主体呈圆柱形结构。在该技术方案中,主体呈圆柱形结构,圆柱形在进行往复运动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可以避免局部形变,保证活塞运行时的稳定性。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压缩机,包括:活塞缸;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提出的活塞;活塞杆,与活塞相连接,活塞杆可带动活塞在活塞缸中进行往复运动。本技术提出的压缩机,因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提出的活塞,因此,具有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提出的活塞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陈述。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示出了相关技术中活塞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相关技术中活塞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技术提供的活塞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本技术提供的活塞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本技术提供的活塞的再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了本技术提供的活塞的剖视图。其中,图1与图2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100’活塞,110’主体,120’裙部,130’销座,150’油孔;其中,图3至图6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100活塞,110主体,112凹槽,120裙部,132第一销座,134第二销座,136第一销孔,138第二销孔,140凸起部,150油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下面参照图3至图6来描述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活塞100和压缩机。实施例1:如图3至图6所示,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活塞100,包括:主体110、裙部120和凸起部140,裙部120与凸起部140设置在主体110的同一端,其中,向主体110的径向方向,至少部分主体110的周侧的外壁凸出于裙部120的周侧的外壁,凸起部140上具有油孔150。本技术提供的活塞100,包括主体110、裙部120与凸起部140,其中,裙部1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活塞,其特征在于,包括:/n主体;/n裙部,设于所述主体的一端,向所述主体的周侧方向,至少部分所述主体的周侧的外壁凸出于所述裙部的周侧的外壁;/n凸起部,设于所述主体的一端,所述凸起部上具有油孔,所述凸起部与所述裙部位于所述主体的同一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塞,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
裙部,设于所述主体的一端,向所述主体的周侧方向,至少部分所述主体的周侧的外壁凸出于所述裙部的周侧的外壁;
凸起部,设于所述主体的一端,所述凸起部上具有油孔,所述凸起部与所述裙部位于所述主体的同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其特征在于,
至少部分所述凸起部的侧壁与所述主体的周侧的外壁共面,所述油孔的开口位于所述凸起部与所述主体的周侧的外壁共面的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起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凸起部间隔的设置于所述裙部的周侧。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活塞,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开口方向朝向所述裙部;
所述裙部具有空腔,所述空腔与所述凹槽相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活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销座,设于所述凹槽和所述空腔内,所述第一销座与所述主体和所述裙部的侧壁相连接,所述第一销座设有第一销孔;
第二销座,设于所述凹槽和所述空腔内,所述第二销座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新杰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