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字路口安全提示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71055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T字路口安全提示系统,其包括:第一红外光栅探测器,其设置于主干道靠近其与支干道交汇处的路两侧;第一提示灯,其通过第一支架设置于支干道正对的主干道路旁;第二红外光栅探测器,其设置于支干道靠近其与主干道交汇处的路两侧;第二提示灯,其通过第二支架设置于主干道上方,且第二提示灯与第一红外光栅探测器分别处于支干道两侧;单片机控制器,其分别与第一红外光栅探测器、第一提示灯、第二红外光栅探测器、第二提示灯连接,用于接受第一红外光栅探测器发出的信号并控制第一提示灯亮起,和/或接受第二红外光栅探测器发出的信号并控制第二提示灯亮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在无红绿灯指示的T字路口起到良好的安全提示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T字路口安全提示系统
本技术涉及交通设施领域。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T字路口安全提示系统。
技术介绍
在T字路口,常常容易发生交通事故,主要是要因为这样的路口盲区较大,很多也没有红绿灯指示,如图1所示,由于主干道①上的车辆和支干道②上的车辆视野受限,不容易看到彼此,当两车发现彼此的时候已经来不及刹车了。因此,急需一种安全提示系统,让一条路线上的车辆能够在驶到路口前,提前得知另一条路线上是否有车辆,从而提前做出判断,尽量避免出现车祸。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本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T字路口安全提示系统,能够在无红绿灯指示的T字路口起到良好的安全提示作用。为了实现根据本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T字路口安全提示系统,其包括:第一红外光栅探测器,其设置于T字路口主干道靠近其与支干道交汇处的路两侧;第一提示灯,其通过第一支架设置于支干道正对的主干道路旁;第二红外光栅探测器,其设置于支干道靠近其与主干道交汇处的路两侧;第二提示灯,其通过第二支架设置于主干道上方,且所述第二提示灯与第一红外光栅探测器分别处于支干道两侧;单片机控制器,其分别与第一红外光栅探测器、第一提示灯、第二红外光栅探测器、第二提示灯连接,以用于接受第一红外光栅探测器发出的信号并控制第一提示灯亮起,和/或接受第二红外光栅探测器发出的信号并控制第二提示灯亮起。优选的是,T字路口主干道靠近其与支干道交汇处的路面设置有减速带。优选的是,支干道靠近其与主干道交汇处的路面设置有减速带。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提示灯和第二提示灯均为黄灯。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支架为一竖杆,所述第一提示灯设置于所述竖杆上部,所述竖杆顶端设置有第一太阳能电池板,以用于为所述第一提示灯提供电源;所述第二支架为门型架,所述门型架的竖直部分别设置于主干道路两侧,所述第二提示灯设置于门型架的横部,所述门型架的竖直部顶端设置有第二太阳能电池板,以用于为所述第二提示灯提供电源。优选的是,所述竖杆顶端固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转轴水平设置,所述第一太阳能电池板背面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机转轴周面;所述门型架的竖直部顶端固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转轴水平设置,所述第二太阳能电池板背面连接于所述第二电机转轴周面。本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当主干道有车辆通过的时候,支干道上的车辆能提前知道,同样的当支干道上有车辆行驶的时候,主干道上的车辆也能提前知道,从而就可以提前减速通过,减少事故的发生。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的T字路口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其中一实施例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其中一实施例所述竖杆及其上零部件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其中一实施例所述门型架及其上零部件的正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方案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T字路口安全提示系统,其包括:第一红外光栅探测器1,其设置于T字路口主干道靠近其与支干道交汇处的路两侧;第一提示灯2,其通过第一支架设置于支干道正对的主干道路旁;第二红外光栅探测器3,其设置于支干道靠近其与主干道交汇处的路两侧;第二提示灯4,其通过第二支架设置于主干道上方,且所述第二提示灯4与第一红外光栅探测器1分别处于支干道两侧;单片机控制器,其分别与第一红外光栅探测器1、第一提示灯2、第二红外光栅探测器3、第二提示灯4连接,以用于接受第一红外光栅探测器1发出的信号并控制第一提示灯2亮起,和/或接受第二红外光栅探测器3发出的信号并控制第二提示灯4亮起。本实施例中,红外光栅探测器是主动红外对射的一种探测器,采用多束红外光对射,发射器向接收器以“低频发射、时分检测”方式发出红外光,一旦有人员或物体挡住了发射器发出的任何相邻两束以上光线超过30ms时,接收器立即输出信号,当挡住其中一束光线时,不会输出报警信号,由于车辆高度较高,当车辆经过红外光栅探测器时,基本能完全阻隔发射器发出所有光束,故能较好探测是否有车辆经过。本实施例中,单片机控制器可采用MSP430单片机。本实施例中,当主干道上的车辆经过第一红外光栅探测器1时,第一红外光栅探测器1发出信号,单片机控制器接受第一红外光栅探测器1发出的信号后控制第一提示灯2亮起,若此时支干道上有车辆准备驶向主干道,该支干道车辆的司机在看到第一提示灯2亮起时即可马上减速慢行,与主干道车辆错开。同理,当支干道上的车辆经过第二红外光栅探测器3时,第二红外光栅探测器3发出信号,单片机控制器接受第二红外光栅探测器3发出的信号后控制第二提示灯4亮起,若此时主干道上有车辆准备直行或者驶向支干道,该主干道车辆的司机在看到第二提示灯4亮起时即可马上减速慢行,与支干道车辆错开。由于主干道有车辆通过的时候,支干道上的车辆能提前知道,同样支干道上有车辆行驶的时候,主干道上的车辆也能提前知道,从而提前减速通过,因此大大减少了事故的发生概率。在另一实施例中,T字路口主干道靠近其与支干道交汇处的路面设置有减速带5,这样能强制主干道司机进行减速,更加有效的降低了事故的发生概率。在另一实施例中,支干道靠近其与主干道交汇处的路面设置有减速带5,这样能强制支干道司机进行减速,更加有效的降低了事故的发生概率。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提示灯2和第二提示灯4均为黄灯,黄灯在交通灯中表示减速慢行,可以起到提示告知司机的意思。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架为一竖杆6,所述第一提示灯2设置于所述竖杆6上部,所述竖杆6顶端设置有第一太阳能电池板7,以用于为所述第一提示灯2提供电源;所述第二支架为门型架8,所述门型架8的竖直部分别设置于主干道路两侧,所述第二提示灯4设置于门型架8的横部,所述门型架8的竖直部顶端设置有第二太阳能电池板9,以用于为所述第二提示灯4提供电源。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使用第一太阳能电池板7为所述第一提示灯2提供电源,使用第二太阳能电池板9为所述第二提示灯4提供电源,可以节约能源。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竖杆6顶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T字路口安全提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红外光栅探测器,其设置于T字路口主干道靠近其与支干道交汇处的路两侧;/n第一提示灯,其通过第一支架设置于支干道正对的主干道路旁;/n第二红外光栅探测器,其设置于支干道靠近其与主干道交汇处的路两侧;/n第二提示灯,其通过第二支架设置于主干道上方,且所述第二提示灯与第一红外光栅探测器分别处于支干道两侧;/n单片机控制器,其分别与第一红外光栅探测器、第一提示灯、第二红外光栅探测器、第二提示灯连接,以用于接受第一红外光栅探测器发出的信号并控制第一提示灯亮起,和/或接受第二红外光栅探测器发出的信号并控制第二提示灯亮起。/n

【技术特征摘要】
1.T字路口安全提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红外光栅探测器,其设置于T字路口主干道靠近其与支干道交汇处的路两侧;
第一提示灯,其通过第一支架设置于支干道正对的主干道路旁;
第二红外光栅探测器,其设置于支干道靠近其与主干道交汇处的路两侧;
第二提示灯,其通过第二支架设置于主干道上方,且所述第二提示灯与第一红外光栅探测器分别处于支干道两侧;
单片机控制器,其分别与第一红外光栅探测器、第一提示灯、第二红外光栅探测器、第二提示灯连接,以用于接受第一红外光栅探测器发出的信号并控制第一提示灯亮起,和/或接受第二红外光栅探测器发出的信号并控制第二提示灯亮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T字路口安全提示系统,其特征在于,T字路口主干道靠近其与支干道交汇处的路面设置有减速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T字路口安全提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支干道靠近其与主干道交汇处的路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嘉颖
申请(专利权)人:南宁市北湖路小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