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展式救生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062553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1-17 2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延展式救生圈,包括圈体;救生绳,其连接于所述圈体;气柱,其为中空的可充气结构,所述气柱设置为多个,所述气柱设置于所述圈体内部,以使所述气柱充气后伸出所述圈体;储气罐,其设置于所述圈体内部,并与所述气柱气路连接。其扩大了救生圈的可抓取范围,使遇险者更易抓取救生圈,有效提高了救援效率。

Ductile lifesaving r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extended life ring, which comprises a ring body; life-saving rope, which is connected to the ring body; gas column, the inflatable structure can be hollow, gas column is provided with the plurality of the air column is arranged on the ring body, so that the gas inflatable column extends from the ring body; the gas tank, which is arranged on the ring body, and connected with the gas column gas path. It expands the grabbing range of the lifebuoy, and makes the victims more easily grabbed the life ring and effectively improves the rescue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延展式救生圈
本技术涉及水上救生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延展式救生圈。
技术介绍
救生圈是水上救援中主要的救生工具,当有人落水遇险时,救援人员将救生圈投掷给遇险者,使遇难者浮上水面,而得以获救。救生圈在使用的时候,最难的是准确抛掷到被救助者的可抓取范围内,加上距离与水域的影响,一旦投掷失败,需要重新拉回救生圈,再次投掷,无疑会延误最宝贵的救援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本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延展式救生圈,扩大了救生圈的可抓取范围,使遇险者更易抓取救生圈,有效提高了救援效率。为了实现根据本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延展式救生圈,包括:圈体;救生绳,其连接于所述圈体;气柱,其为中空的可充气结构,所述气柱设置为多个,所述气柱设置于所述圈体内部,以使所述气柱充气后伸出所述圈体;储气罐,其设置于所述圈体内部,并与所述气柱气路连接。优选的是,所述的延展式救生圈中,所述圈体为泡沫式圈体。优选的是,所述的延展式救生圈中,还包括:气阀,其设置于所述气柱和储气罐之间,所述气阀包括顺次连接的水敏元件、弹簧和顶针。优选的是,所述的延展式救生圈中,所述顶针设置于所述储气罐的开口处,以在顶针向前移动时,将储气罐的开口刺破。优选的是,所述的延展式救生圈中,所述弹簧在水敏元件未融化前处于压缩状态。优选的是,所述的延展式救生圈中,所述气柱均匀设置于所述圈体的侧边。本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延展式救生圈具备可伸展功能,且充气罐内置于救生圈内,因而对救生圈本身的体积没有影响,同时,气柱重量轻,充气罐内仅装有2g压缩二氧化碳气体,即可保证将气柱充满,因而气柱和充气罐基本不影响救生圈的重量,即在不影响救生圈质量与体积的情况下增强了救生圈的实用指数,具有易抓取和浮力增强的特点,适用于替代现有的救生圈。延展式救生圈分为基础状态与伸展状态,基础状态下与原救生圈无区别,不需要学习即可使用,伸展状态易开启,且在收回后对气柱放气后就可恢复,非常容易,整体造价低,具有易换代的基础。通过在救生圈上设置可充气的气柱,使得充气后的气柱有效的加大了救生圈的覆盖面积,实现了以面代点,更利于溺水者抓取,即变向提高了投掷精度,避免了重新投掷带来的时机延误,节省了宝贵的救援时间。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延展式救生圈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延展式救生圈的气柱充气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的延展式救生圈的气阀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延展式救生圈,包括:圈体1;救生绳3,其连接于所述圈体1;气柱2,其为中空的可充气结构,所述气柱2设置为多个,所述气柱2设置于所述圈体1内部,以使所述气柱2充气后伸出所述圈体1;储气罐4,其设置于所述圈体1内部,并与所述气柱2气路连接。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延展式救生圈的具体使用方法为:拉住救生绳的一端,将圈体抛掷到水面上溺水者的附近,通过储气罐对气柱进行充气,则气柱由圈体向外伸出,所述圈体在气柱伸出后将所述救生圈在水上的覆盖面积显著增大,则溺水者通过抓住气柱向自身拉动,即可将救生圈拉到附近,从而实现了用救生圈自救。通过设置多个气柱,使得救生圈在各个方向上得到延展,以利于溺水者抓取救生圈,提高了抛掷精度,节省了宝贵的救援时间,即提高了救援成功的几率,且同时由于多个气柱同时充气,使得救生圈的浮力显著增大,使得所述延展式救生圈的承载性进一步提高。因为气柱为可充气气柱,因而气柱本身的材质具有一定的柔性,因而,气柱本身能够承受一定的形变,从而使得所述延展式救生圈在狭小的空间内也可以正常使用,即使得所述延展式救生圈的使用范围更广,提高了所述延展式救生圈的实用性。所述气柱在使用时充气即可增大救生圈的抓取范围,而在不使用时,将气柱放气后即与普通救生圈无异,因而使用简单方便,且易于生产。另外,本技术所述延展式救生圈中设置的气柱、储气罐体积和质量都相对较小,因而不会影响救生圈本身的体积和质量,因而也就不会影响投掷距离。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圈体1为泡沫式圈体。在上述方案中,现有的救生圈多为充气式和泡沫式两种,充气式救生圈多在游泳池和浅水区使用,用于辅助学习游泳或者戏水。如果在江边或海边游泳,一旦在水中遇到乱石或尖锐物品,充气式救生圈很容易漏气,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稍不注意就可能酿成溺水事故。而泡沫式救生圈能够承受一两百斤的重量,且不会漏气、不易损坏,安全性较高。同时,通过设置圈体为泡沫式圈体,更易实现将充气柱和氧气罐内置于所述圈体内部。如图3所示,一个优选方案中,还包括:气阀5,其设置于所述气柱2和储气罐4之间,所述气阀5包括顺次连接的水敏元件6、弹簧7和顶针8。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顶针8设置于所述储气罐5的开口处,以在顶针8向前移动时,将储气罐5的开口刺破。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弹簧7在水敏元件6未融化前处于压缩状态。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气阀的具体工作流程为:救生圈抛掷于水面上后,气阀浸水,即水敏元件遇水,所述水敏元件立即融化,进而原本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在水敏元件的挤压力消失后伸展开来,所述弹簧的伸展带动连接在弹簧上的顶针向前推进,进而通过顶针将储气罐的开口刺破,储气罐内的气体由储气罐内释放,通过气路将气柱充满,从而实现了救生圈在水面上的延展,使得救生圈在水面上的覆盖面积显著增大,进而提高了溺水者的抓取范围。通过设置由水敏元件、弹簧和顶针顺次连接的气阀,使得所述延展式救生圈能够在抛掷到水面上时自动延展,使用方便,且救援效果显著。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气柱2设置为8个。在上述方案中,将气柱设置为8个,基本可以保证圈体的各个方向均能伸出气柱,因而便于溺水者抓取。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气柱2均匀设置于所述圈体1的侧边。在上述方案中,通过设置气柱均匀分布与圈体的侧边上,使得圈体在气柱充气后平衡性更好,且均匀分布的气柱,使得圈体覆盖水面上的范围更广。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储气罐4活动连接于所述圈体1;所述储气罐4为高压储气罐,且所述储气罐4内装有压缩二氧化碳。在上述方案中,通过设置储气罐活动连接于所述圈体,能够在储气罐内气体使用完后,方便的将储气罐取下,并重新装入气体,因而保证了所述延展式救生圈能够反复使用,且储气便捷;将储气罐制成高压储气罐,使得罐体能够承受一定的压力,因而使得罐体更加结实不易损坏,经反复试验发现,在储气罐内装入2g左右的压缩二氧化碳就能将气柱全部充满二氧化碳气体,因而使得储气罐的质量轻,对救生圈本身的质量基本不会造成影响,因而不会影响所述延展式救生圈的抛掷距离。尽管本技术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技术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延展式救生圈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延展式救生圈,其中,包括:圈体;救生绳,其连接于所述圈体;气柱,其为中空的可充气结构,所述气柱设置为多个,所述气柱设置于所述圈体内部,以使所述气柱充气后伸出所述圈体;储气罐,其设置于所述圈体内部,并与所述气柱气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延展式救生圈,其中,包括:圈体;救生绳,其连接于所述圈体;气柱,其为中空的可充气结构,所述气柱设置为多个,所述气柱设置于所述圈体内部,以使所述气柱充气后伸出所述圈体;储气罐,其设置于所述圈体内部,并与所述气柱气路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延展式救生圈,其中,所述圈体为泡沫式圈体。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延展式救生圈,其中,还包括:气阀,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骆康洲
申请(专利权)人:南宁市北湖路小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