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布料平行拼接导向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1002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59
一种布料平行拼接导向板,属于缝纫设备技术领域;通过将中板设置为水平状,且中板的右棱边与第二过渡圆弧面的上棱边相贴合,下板的右棱边与第二过渡圆弧面的下棱边相贴合,中板的左棱边与第一过渡圆弧面的下棱边相贴合,上板的左棱边与第一过渡圆弧面的上棱边相贴合,由于第一过渡圆弧面与第二过渡圆弧面前端的半径大于后端的半径,所以上板的后端向下倾斜,下板的后端向上倾斜,面料从变向板前端进入后可实现自动翻折,且翻折后的面料会通过倾斜的上板与下板进行挤压,形成规整的形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布料平行拼接导向板
本技术属于缝纫设备
,具体是涉及一种布料平行拼接导向板。
技术介绍
传统缝纫工艺中将两块不同的面料做搭配的缝合时,通过人工手工按压两块不同面料,将其单层叠合至一起,通过缝纫机进行缝合,此工艺只能实现两块布料的简单的拼合,缝制完成的产品牢固度不高,并且正面与翻面形状不统一,会留有较多线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布料平行拼接导向板。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布料平行拼接导向板,包括桌板,所述桌板的上表面设有缝纫机主体,所述缝纫机主体包括针杆,所述针杆设于缝纫机主体的左端,位于针杆下侧在桌板的上表面设有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变向板、连接架和固定座,所述变向板由上板、中板和下板组成,所述上板、中板和下板的外形相同,均呈前宽后窄的等腰梯形状,所述中板为水平状设置,所述中板的左端设有第一过渡圆弧面,所述中板的左棱边与第一过渡圆弧面的下棱边相贴合,中板右端设有第二过渡圆弧面,所述中板的右棱边与第二过渡圆弧面的上棱边相贴合,所述第一过渡圆弧面与第二过渡圆弧面前端的半径相等,第一过渡圆弧面与第二过渡圆弧面后端的半径相等,所述第一过渡圆弧面与第二过渡圆弧面前端的半径均大于后端的半径,所述上板的左棱边与第一过渡圆弧面的上棱边相贴合,所述下板的右棱边与第二过渡圆弧面的下棱边相贴合,所述中板上表面的中间靠右位置设有第一限位圆弧面,所述中板下表面中间靠左位置设有第二限位圆弧面,所述第一限位圆弧与第二限位圆弧前端外形相同且前端直径均大于后端直径,所述连接架右端设有连接架连接孔,固定座的上表面的左端设有固定座连接孔,所述连接架连接孔与固定座连接孔相对应,并通过销轴连接,所述连接架的左端焊接于第二过渡圆弧面的外圈面上。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通过将中板设置为水平状,且中板的右棱边与第二过渡圆弧面的上棱边相贴合,下板的右棱边与第二过渡圆弧面的下棱边相贴合,中板的左棱边与第一过渡圆弧面的下棱边相贴合,上板的左棱边与第一过渡圆弧面的上棱边相贴合,由于第一过渡圆弧面与第二过渡圆弧面前端的半径大于后端的半径,所以上板的后端向下倾斜,下板的后端向上倾斜,面料从变向板前端进入后可实现自动翻折,且翻折后的面料会通过倾斜的上板与下板进行挤压,形成规整的形状。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导向机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变向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变向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固定座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中:1、桌板;2、缝纫机主体;3、针杆;4、导向机构;5、变向板;6、连接架;7、固定座;8、上板;9、中板;10、下板;11、第一过渡圆弧面;12、第二过渡圆弧面;13、第一限位圆弧面;14、第二限位圆弧面;15、连接架连接孔;16、固定座连接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一种布料平行拼接导向板,如图1-图5所示,包括桌板,所述桌板的上表面设有缝纫机主体,所述缝纫机主体包括针杆,所述针杆设于缝纫机主体的左端,位于针杆下侧在桌板的上表面设有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变向板、连接架和固定座,所述变向板由上板、中板和下板组成,所述上板、中板和下板的外形相同,均呈等腰梯形状,所述中板为水平状设置,所述中板的左端设有第一过渡圆弧面,所述中板的左棱边与第一过渡圆弧面的下棱边相贴合,中板右端设有第二过渡圆弧面,所述中板的右棱边与第二过渡圆弧面的上棱边相贴合,所述第一过渡圆弧面与第二过渡圆弧面前端的半径相等,第一过渡圆弧面与第二过渡圆弧面后端的半径相等,所述第一过渡圆弧面与第二过渡圆弧面前端的半径均大于后端的半径,所述上板的左棱边与第一过渡圆弧面的上棱边相贴合,所述下板的右棱边与第二过渡圆弧面的下棱边相贴合,由于第一过渡圆弧面与第二过渡圆弧面前端的半径均大于后端的半径,所以上板的后端向下倾斜,下板的后端向上倾斜,并且上板、中板和下板的外形呈前宽后窄的等腰梯形状,前宽后窄的上板、中板和下板会使第一过渡圆弧面与第二过渡圆弧面向内收缩,形成前大后小的状态,面料从变向板前端进入后,由于左右两边的距离逐渐变小,面料边缘接触第一变向圆弧面与第二变向圆弧面,实现翻折动作,且翻折后的面料会通过倾斜的上板与下板进行挤压,所述中板上表面的中间靠右位置设有第一限位圆弧面,所述中板下表面中间靠左位置设有第二限位圆弧面,所述第一限位圆弧与第二限位圆弧前端外形相同且前端直径均大于后端直径,所述连接架的右端设有连接架连接孔,固定座上表面的左端设有固定座连接孔,所述连接架连接孔与固定座的连接孔相对应,并通过销轴连接,所述连接架的左端焊接于第二过渡圆弧面的外圈面上。最后,应当指出,以上实施例仅是本技术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应认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布料平行拼接导向板,包括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桌板的上表面设有缝纫机主体,所述缝纫机主体包括针杆,所述针杆设于缝纫机主体的左端,位于针杆下侧在桌板的上表面设有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变向板、连接架和固定座,所述变向板由上板、中板和下板组成,所述上板、中板和下板的外形相同,均呈前宽后窄的等腰梯形状,所述中板为水平状设置,所述中板的左端设有第一过渡圆弧面,所述中板的左棱边与第一过渡圆弧面的下棱边相贴合,中板右端设有第二过渡圆弧面,所述中板的右棱边与第二过渡圆弧面的上棱边相贴合,所述第一过渡圆弧面与第二过渡圆弧面前端的半径相等,第一过渡圆弧面与第二过渡圆弧面后端的半径相等,所述第一过渡圆弧面与第二过渡圆弧面前端的半径均大于后端的半径,所述上板的左棱边与第一过渡圆弧面的上棱边相贴合,所述下板的右棱边与第二过渡圆弧面的下棱边相贴合,所述中板上表面的中间靠右位置设有第一限位圆弧面,所述中板下表面中间靠左位置设有第二限位圆弧面,所述第一限位圆弧与第二限位圆弧前端外形相同且前端直径均大于后端直径,所述连接架右端设有连接架连接孔,固定座的上表面的左端设有固定座连接孔,所述连接架连接孔与固定座连接孔相对应,并通过销轴连接,所述连接架的左端焊接于第二过渡圆弧面的外圈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布料平行拼接导向板,包括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桌板的上表面设有缝纫机主体,所述缝纫机主体包括针杆,所述针杆设于缝纫机主体的左端,位于针杆下侧在桌板的上表面设有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变向板、连接架和固定座,所述变向板由上板、中板和下板组成,所述上板、中板和下板的外形相同,均呈前宽后窄的等腰梯形状,所述中板为水平状设置,所述中板的左端设有第一过渡圆弧面,所述中板的左棱边与第一过渡圆弧面的下棱边相贴合,中板右端设有第二过渡圆弧面,所述中板的右棱边与第二过渡圆弧面的上棱边相贴合,所述第一过渡圆弧面与第二过渡圆弧面前端的半径相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美英蔡东京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布之美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