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混凝土构件的养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0948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墩柱类竖向混凝土构件养护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混凝土构件的养护结构。用于混凝土构件的养护结构包括:保湿复合层,所述保湿复合层贴附在所述混凝土构件的外表面;保温防护层,所述保温防护层设置在所述保湿复合层的外表面;安装件,所述安装件设置在所述保温防护层的外表面并将所述养护结构敷设至所述混凝土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混凝土构件的养护结构可以实现使得养护结构能够兼具保温和保湿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混凝土构件的养护结构
本技术涉及墩柱类竖向混凝土构件养护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混凝土构件的养护结构。
技术介绍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现场浇筑后需要进行保温保湿养护,若养护不当容易产生混凝土强度不达标、表面出现裂缝等现象。传统的竖向混凝土构件保湿养护是包裹塑料薄膜,外界温度较低时尚需在薄膜外再包裹一层棉毡等保温材料。薄膜养护的缺点是:如果薄膜包裹不严实,容易形成进风口,导致水分散失影响混凝土质量;若需补水保湿,除了操作麻烦以外,还会对水资源造成严重浪费,且流入混凝土的水分不均匀,使得养护效果差,达不到质量要求,同时高空浇水,不但占用劳动力,而且施工风险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混凝土构件的养护结构,以至少实现使得养护结构能够兼具保温和保湿功能。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混凝土构件的养护结构,包括:保湿复合层,所述保湿复合层贴附在所述混凝土构件的外表面;保温防护层,所述保温防护层设置在所述保湿复合层的外表面;安装件,所述安装件设置在所述保温防护层的外表面并将所述养护结构敷设至所述混凝土构件。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保湿复合层包括:透水膜,所述透水膜贴附在所述混凝土构件的外表面;阻水膜,所述阻水膜设置在所述保温防护层的内表面;保水片,所述保水片设置在所述透水膜和所述阻水膜之间。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保温防护层包括:保温层,所述保温层设置在所述阻水膜的外表面;防护层,所述防护层设置在所述保温层的外表面。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安装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保温防护层的外表面的条带、以及设置在所述条带的第一端部的卡扣件;其中,所述条带环绕所述混凝土构件,所述条带的与所述第一端部相对的第二端部构造成自由端,并且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卡扣件可拆卸地连接。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卡扣件构造成曰字扣结构。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条带的数量为多个,并且所有所述条带彼此间隔开且彼此平行设置。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所有所述条带沿所述养护结构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条带固定敷设在所述保温防护层的外表面;或者所述保温防护层的外表面设置有彼此隔开的多个孔袢,所述条带延伸穿过所述孔袢。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保湿复合层与所述保温防护层之间通过粘接连接或通过紧固件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在本技术提供的用于混凝土构件的养护结构中,在混凝土构件的外部依次设置有保湿复合层和保温防护层,并且能够通过安装件将养护结构敷设在混凝土构件的外部。通过这种方式,保湿复合层能够在养护过程中起蕴含保湿水分的作用,保温防护层能够起保持调节构件表面温度、防止外力刮破及防风吹雨淋的作用,安装件能够将养护结构敷设固定在竖向混凝土构件表面,使养护材料与混凝土充分贴合。由此使得本技术能够同时兼具保温和保湿功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养护结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养护结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性立面视图;图3是本技术养护结构中安装件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00:养护结构;102:保湿复合层;104:保温防护层;106:安装件;108:条带;110:卡扣件;112:孔袢;G:混凝土构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多根”、“多组”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若干个”、“若干根”、“若干组”的含义是一个或一个以上。现参见图1至图3,对本技术提供的用于混凝土构件的养护结构的示意性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应当理解的是,以下所述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不对本技术构成任何特别的限定。如图1至图2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用于混凝土构件的养护结构100。该养护结构100包括保湿复合层102、保温防护层104和安装件106。具体来说,保湿复合层102贴附在混凝土构件G的外表面,保温防护层104设置在保湿复合层102的外表面,而安装件106设置在保温防护层104的外表面并将养护结构100整体敷设至混凝土构件G。换句话说,在本技术提供的养护结构100中,由使用时距混凝土构件G的表面的距离算起,由内而外分别为:保湿复合层102、保温防护层104、以及安装件106。具体地,保湿复合层102主要在养护过程中起蕴含保湿水分的作用,保温防护层104主要起保持调节构件表面温度、防止外力刮破及防风吹雨淋的作用,安装件106的主要作用是将养护材料固定在竖向混凝土构件表面,使养护材料与混凝土充分贴合。通过这种方式,使得本技术的养护结构100在养护过程中能够同时兼具保温和保湿功能。此外,本技术的养护结构100还能够具备以下特点:养护过程中可免去人工浇水工序;可多次重复使用;可提高混凝土养护质量、节约用水、减少劳动量。更具体地,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保湿复合层102可以包括透水膜、保水片和阻水膜。其中,透水膜贴附在混凝土构件G的外表面,阻水膜设置在保温防护层104的内表面,而保水片设置在透水膜和阻水膜之间,从而使得保湿复合层102形成三层层压式复合结构。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保水片可采用高分子吸水树脂片材,也可以选用透水性土工布,两种材料均具有吸水和释水功能,且具有很好的变形适应能力。对于透水膜而言,其设置在保水片与混凝土构件G的表面相接触的一侧,一方面可对保水片起保护作用,另一方面是为了把保水片中的水分持续缓慢均匀地传导到构件表面。进一步地,透水膜可选用透水性能良好材质致密不易划破的透水布。对于阻水膜而言,其设置在保水片与保温防护层104相接触的一侧,材料可选用结实的不透水无纺布或油毡等,主要作用是避免保温材料吸收保水片中的水分,也可避免保温材料吸湿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混凝土构件的养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保湿复合层,所述保湿复合层贴附在所述混凝土构件的外表面;/n保温防护层,所述保温防护层设置在所述保湿复合层的外表面;/n安装件,所述安装件设置在所述保温防护层的外表面并将所述养护结构敷设至所述混凝土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混凝土构件的养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保湿复合层,所述保湿复合层贴附在所述混凝土构件的外表面;
保温防护层,所述保温防护层设置在所述保湿复合层的外表面;
安装件,所述安装件设置在所述保温防护层的外表面并将所述养护结构敷设至所述混凝土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混凝土构件的养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湿复合层包括:
透水膜,所述透水膜贴附在所述混凝土构件的外表面;
阻水膜,所述阻水膜设置在所述保温防护层的内表面;
保水片,所述保水片设置在所述透水膜和所述阻水膜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混凝土构件的养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防护层包括:
保温层,所述保温层设置在所述阻水膜的外表面;
防护层,所述防护层设置在所述保温层的外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混凝土构件的养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保温防护层的外表面的条带、以及设置在所述条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松程浩欧阳汛江传彬安雪晖宋小软何世钦
申请(专利权)人:中电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