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臭氧协同微生物的循环冷却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70938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臭氧协同微生物的循环冷却水处理系统,包括臭氧发生及投加系统、微生物处理系统、自动控制系统和循环冷却水系统;所述臭氧发生及投加系统包括臭氧发生器和文丘里气液混合装置;所述微生物处理系统由进水泵、微生物池和营养液投加系统组成;自动控制系统分别与臭氧发生及投加系统、微生物处理系统电性连接,实现自动控制;所述循环冷却水系统包括冷却塔、塔下水池、循环泵及换热器,所述文丘里气液混合装置安装于循环冷却水系统中循环泵和换热器之间的管线之上,该系统通过臭氧和微生物作用,实现循环冷却水的缓蚀、阻垢、杀菌的目的,不引入其他盐分,与传统化学药剂法相比,有巨大增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臭氧协同微生物的循环冷却水处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和废水处理
,尤其是涉及一种臭氧协同微生物的循环冷却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循环冷却水工段的用水是各化工厂、电厂的主要用水工段,提高浓缩倍率是发电厂循环冷却水节水的关键,传统化学药剂法涉及投加阻垢剂、缓蚀剂、杀菌剂和硫酸,虽然方法简单,但提升循环水浓缩倍率的能力有限,同时化学药剂的投加增加了循环水的含盐量,恶化了循环水水质,增加了后续处理压力。臭氧协同微生物处理系统,主要依靠臭氧的氧化作用和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实现缓蚀阻垢,臭氧氧化处理技术对循环冷却水系统同时具备阻垢、缓蚀、杀菌等多重功能,是一种环保、安全、有效的处理技术,臭氧氧化后分解为氧气,微生物代谢水中的有机和无机污染物,不增加循环水的盐分,可以有效改善循环水水质,与传统化学药剂处理方法相比,利用臭氧处理循环冷却水,不仅能够降低处理成本,而且环保可行,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臭氧协同微生物的循环冷却水处理系统,该系统通过臭氧和微生物作用,实现循环冷却水的缓蚀、阻垢、杀菌的目的,不引入其他盐分,与传统化学药剂法相比,有巨大增益。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臭氧协同微生物的循环冷却水处理系统,包括臭氧发生及投加系统、微生物处理系统、自动控制系统和循环冷却水系统;所述臭氧发生及投加系统包括臭氧发生器和文丘里气液混合装置;所述微生物处理系统由进水泵、微生物池和营养液投加系统组成;自动控制系统分别与臭氧发生及投加系统、微生物处理系统电性连接,实现自动控制;所述循环冷却水系统包括冷却塔、塔下水池、循环泵及换热器。优选的,所述文丘里气液混合装置安装于循环冷却水系统中循环泵和换热器之间的管线之上。优选的,所述微生物处理系统与循环冷却水系统塔下水池相连,通过进水泵将塔下水池的循环冷却水抽入微生物池内处理,出水通过管道回到塔下水池,营养液投加系统与微生物池进水管线相连,完成营养液投加。优选的,所述文丘里气液混合装置出口段安装臭氧浓度检测传感器、氧化还原电位检测传感器和pH检测传感器,且臭氧浓度检测传感器、氧化还原电位检测传感器和pH检测传感器均与外接电源之间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微生物池内设聚氨酯填料,且聚氨酯填料的填充率为10~20%,所述微生物池的出水口设有拦截网、氧化还原电位检测传感器和pH检测传感器。优选的,所述臭氧发生器、进水泵及营养液投加系统均由变频器控制,且变频控制器与外接电源之间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臭氧发生器、进水泵、循环泵及换热器均与外接电源之间电性连接。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臭氧协同微生物的循环冷却水处理系统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冷却塔;2、塔下水池;3、循环泵;4、换热器;5、文丘里气液混合装置;6、臭氧发生器;7、进水泵;8、营养液投加系统;9、微生物池;10、自动控制系统。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坚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此外,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臭氧协同微生物的循环冷却水处理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臭氧发生及投加系统、微生物处理系统、自动控制系统10和循环冷却水系统;所述臭氧发生及投加系统包括臭氧发生器6和文丘里气液混合装置5;所述微生物处理系统由进水泵7、微生物池9和营养液投加系统8组成;自动控制系统10分别与臭氧发生及投加系统、微生物处理系统电性连接,实现自动控制。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文丘里气液混合装置5安装于循环冷却水系统中循环泵3和换热器4之间的管线之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文丘里气液混合装置5将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的冷却水与臭氧混合均匀。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微生物处理系统与循环冷却水系统塔下水池2相连,通过进水泵7将塔下水池2的循环冷却水抽入微生物池9内处理,出水通过管道回到塔下水池2,营养液投加系统8与微生物池9进水管线相连,完成营养液投加。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向微生物池9内部添加营养液,保证污水的分解效果,同时满足厌氧反应对碳源的需求。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文丘里气液混合装置5出口段安装臭氧浓度检测传感器、氧化还原电位检测传感器和pH检测传感器,且臭氧浓度检测传感器、氧化还原电位检测传感器和pH检测传感器均与外接电源之间电性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臭氧浓度检测传感器、氧化还原电位检测传感器和pH检测传感器分别检测从文丘里气液混合装置5排出溶液的臭氧浓度、氧化还原电位及pH值。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微生物池9内设聚氨酯填料,且聚氨酯填料的填充率为10~20%,所述微生物池9的出水口设有拦截网、氧化还原电位检测传感器和pH检测传感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氨酯生物填料具有反应功能基,活性基团可与微生物作用,形成离子键结合或共价键结合,将微生物和酶固定在载体上,能够吸附并且截留污水中悬浮物,拦截网可对污水中的杂质进行拦截过滤,通过氧化还原电位检测传感器和pH检测传感器分别测得微生物池9中处理后污水的氧化还原电位及pH值。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臭氧发生器6、进水泵7及营养液投加系统8均由变频器控制,且变频控制器与外接电源之间电性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臭氧协同微生物的循环冷却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臭氧发生及投加系统、微生物处理系统、自动控制系统(10)和循环冷却水系统;/n所述臭氧发生及投加系统包括臭氧发生器(6)和文丘里气液混合装置(5);/n所述微生物处理系统由进水泵(7)、微生物池(9)和营养液投加系统(8)组成;/n自动控制系统(10)分别与臭氧发生及投加系统、微生物处理系统电性连接,实现自动控制;/n所述循环冷却水系统包括冷却塔(1)、塔下水池(2)、循环泵(3)及换热器(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臭氧协同微生物的循环冷却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臭氧发生及投加系统、微生物处理系统、自动控制系统(10)和循环冷却水系统;
所述臭氧发生及投加系统包括臭氧发生器(6)和文丘里气液混合装置(5);
所述微生物处理系统由进水泵(7)、微生物池(9)和营养液投加系统(8)组成;
自动控制系统(10)分别与臭氧发生及投加系统、微生物处理系统电性连接,实现自动控制;
所述循环冷却水系统包括冷却塔(1)、塔下水池(2)、循环泵(3)及换热器(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臭氧协同微生物的循环冷却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文丘里气液混合装置(5)安装于循环冷却水系统中循环泵(3)和换热器(4)之间的管线之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臭氧协同微生物的循环冷却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处理系统与循环冷却水系统塔下水池(2)相连,通过进水泵(7)将塔下水池(2)的循环冷却水抽入微生物池(9)内处理,出水通过管道回到塔下水池(2),营养液投加系统(8)与微生物池(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言谷启源刘海洋谷小兵刘宁李飞麻晓越彭思伟高阳荆亚超刘兴宇
申请(专利权)人: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