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上海大学专利>正文

1×2可调分光比塑料光纤耦合器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70920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1×2可调分光比塑料光纤耦合器及其制备方法。它包含有光纤、分支光纤、滑动块和基座。主光纤与分支光纤分别嵌入并固定在滑动块和基座中,主光纤与分支光纤的端面直接接触,主光纤与分支光纤接触面的相对位置随滑动块在基座上滑动而改变。主光纤与分支光纤接触的端面涂有折射率与主塑料光纤匹配的匹配液。其制备步骤是:先采用金属或聚合物制备滑动块和基座,然后与主光纤和分支光纤进行组合装配成光纤耦合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光纤耦合器的分光比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灵活的调节;结构简单,制备方法简易,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纤耦合器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适宜作塑料光纤网络中的分波器或合波器用的1×2可变分光比塑料光纤耦合器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塑料光纤作为宽带局域网的传输介质已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塑料光纤可望以显著的性能价格比优势与电缆和石英光纤相竞争,从而成为高速局域网的一种主要传输介质。由于安装成本在局域网总成本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塑料光纤要在连接密集型局域网中取得显著的性能价格比优势,需要大量的高性能价格比的光纤连接器和耦合器。目前出现的塑料光纤耦合器,其分支都是固定的,其分光比基本上都是不变的。在耦合器的实际用于中,有些场合下需要调节耦合器的分光比。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1×2分光比可变可调的塑料光纤耦合器及其制备方法,本光纤耦合器能满足有些场合需要调节其分光比的要求,制备方法简易。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1×2可调分光比塑料光纤耦合器制备装置,包括主光纤、分支光纤、滑动块和基座。主光纤与分支光纤分别嵌入并固定在滑动块和基座中,主光纤与分支光纤的端面直接接触,主光纤与分支光纤接触面的相对位置随滑动块在基座上滑动而改变。主光纤与分支光纤接触的端面涂有折射率与主塑料光纤匹配的匹配夜。滑动块与基座之间的配合结构为锲形结构滑动块横截面为燕尾形,与基座上的燕尾形滑槽滑动配合。滑动块和基座的侧面分别标有表示耦合比的箭头和刻度。一种用于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1×2可调塑料光纤耦合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步骤为a.采用矩形金属或聚合物制备滑动块(3),加工出燕尾形凹槽(3-3),中心垂直钻一个直径略大于光纤直径的圆柱孔(3-2),侧面标出指示箭头(3-1); b.采用矩形金属或聚合物制备基座(4),加工出燕尾形锲形头(4-3),中部钻两个垂直圆柱孔(4-2),其直径略大于光纤直径。侧面刻出刻度线。c.组合装配(a).自下向上,将两根分支光纤(2)插入基座(4)的两个圆柱孔上(4-2)中,分支(2)的端面与基座(4)上平面平齐,用胶水把分支光纤(2)固定在基座(4)的两个圆柱孔(4-2)中;(b).自上向下,将主光纤(1)插入滑动块(3)上圆柱孔(3-2)中,主光纤(1)的端面与滑动块(3)的底平面平齐,用胶水把主光纤(1)固定在滑动块(3)的圆柱孔(3-2)上;(c).在主光纤(1)与分支光纤(2)接触端面上涂上折射率同主光纤(1)的匹配液;(d).把嵌有主光纤(1)的滑动块(3),顺着锲形头(4-3),插入到嵌有分支光纤(2)的基座(4)上的锲形凹槽(3-3),让主光纤(1)与分支光纤(2)的端面直接接触。基座(4)的锲形头(4-3)在滑动块(3)上的锲形凹槽(3-3)中可以来回滑动;实验测试滑动块(3)在基座(4)上滑动到不同位置时的分光比数值,在基座(4)的侧面刻度标志(4-1)上标示出相应的分光比数值。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显而易见的突出实质性特点和显著优点本专利技术采用主光纤与分支光纤接触面相对滑动,使耦合器的分光比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灵活的调节;结构简单,制备方法简易,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处剖面图;图3为图1中B-B′处剖面图;图4为耦合器工作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是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本1×2可调分光比塑料光纤耦合器包括主光纤1、分支光纤2、滑动模块3和基座4。主光纤、分支光纤均采用芯径为1mm阶跃折射率分布PMMA塑料光纤。主光纤与分支光纤分别嵌入并固定在滑动块3和基座4上,主光纤1与分支光纤2的端面直接接触,主光纤1与分支光纤2接触面的相对位置随滑动块3在基座4上滑动而改变。滑动块3与基座4之间的配合结构为锲形结构滑动块3横截面为燕尾形,与基座上的燕尾形滑槽滑动配合。滑动块3和基座4的侧面分别标有表示耦合比的箭头3-1和刻度4-1。本1×2可调分光比塑料光纤耦合器的制备步骤为1、滑动块的结构和制备采用矩形的金属或聚合物制备滑动块3,滑动块3边缘采用锲形凹槽3-3结构。在模动块3的平面中心位置,垂直钻一个半径比光纤略大的圆柱形孔3-2。圆柱孔3-2轴线在滑动块3侧面垂直投影位置处,打上箭头3-1标记。2、基座的结构和制备采用矩形的金属或聚合物制备基座4,基座4采用与滑动块3的锲形凹槽3-3结构吻合的锲形头4-3结构。在基座4的平面中部,垂直钻两个连接在一起的,半径比分支光纤2略大的圆柱形孔4-2。让两圆柱孔4-2在基座4的侧面上进行垂直投影,两圆柱孔4-2投影面的边缘位置分别标上100%∶0和0∶100%刻度,投影面的中心线位置标上50%∶50%刻度。3、耦合器的装配1)自下向上,将两根分支光纤2插入基座4的两个圆柱孔上4-2中,分支2的端面与基座4上平面平齐,用胶水把分支光纤2固定在基座4的两个圆柱孔4-2中。2)自上向下,将主光纤1插入滑动块3上圆柱孔3-2中,主光纤1的端面与滑动块3的底平面平齐,用胶水把主光纤1固定在滑动块3的圆柱孔3-2上。3)在主光纤1与分支光纤2接触端面上涂上折射率同主光纤1的匹配液。4)把嵌有主光纤1的滑动块3,顺着锲形头4-3,插入到嵌有分支光纤2的基座4上的锲形凹槽3-3,让主光纤1与分支光纤2的端面直接接触。基座4的锲形头4-3在滑动块3上的锲形凹槽3-3中可以来回滑动;实验测试滑动块3在基座4上滑动到不同位置时的分光比数值,在基座4的侧面刻度标志4-1上标示出相应的分光比数值。本耦合器工作原理参见图4。该耦合器的工作原理是,主光纤1与两根分支光纤2的端面直接接触,光功率直接耦合,利用滑动块3在基座4上的滑动,来改变主光纤1与分支光纤2直接接触的端面相对位置,改变光功率在两根分支光纤2中的耦合比例,从而达到调节耦合器的分光比目的。权利要求1.一种1×2可调分光比塑料光纤耦合器,包括主光纤(1)、分支光纤(2)、滑动块(3)和基座(4),其特征在于a.光纤与分支光纤分别嵌入并固定在滑动块(3)和基座(4)上,主光纤(1)与分支光纤(2)的端面直接接触;b.主光纤(1)与分支光纤(2)接触面的相对位置能随滑动块(3)在基座(4)上滑动而改变;c.主光纤(1)端面与分支光纤(2)端面间涂有折射率匹配的匹配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1×2可调塑料光纤耦合器,其特征在于动块(3)与基座(4)之间的配合结构为锲形结构基座(4)横截面为燕尾形,其锲形头(4-3),与滑动块(3)上的燕尾形凹形滑槽(3-3)滑动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1×2可调塑料光纤耦合器,其特征在于滑动块(3)和基座(4)的侧面分别标有表示耦合比的箭头(3-1)和刻度(4-1)。4.一种用于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1×2可调塑料光纤耦合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步骤为a.采用矩形金属或聚合物制备滑动块(3),加工出燕尾形凹槽(3-3),中心垂直钻一个直径略大于光纤直径的圆柱孔(3-2),侧面标出指示箭头(3-1);b.采用矩形金属或聚合物制备基座(4),加工出燕尾形锲形头(4-3),中部钻两个垂直圆柱孔(4-2),其直径略大于光纤直径。侧面刻出刻度线。c.组合装配(a).自下向上,将两根分支光纤(2)插入基座(4)的两个圆柱孔上(4-2)中,分支(2)的端面与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1×2可调分光比塑料光纤耦合器,包括主光纤(1)、分支光纤(2)、滑动块(3)和基座(4),其特征在于:a.光纤与分支光纤分别嵌入并固定在滑动块(3)和基座(4)上,主光纤(1)与分支光纤(2)的端面直接接触;b.主光纤 (1)与分支光纤(2)接触面的相对位置能随滑动块(3)在基座(4)上滑动而改变;c.主光纤(1)端面与分支光纤(2)端面间涂有折射率匹配的匹配液。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新桥林如俭修明磊代康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