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再生涤纶短纤的吸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0853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涤纶短纤生产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再生涤纶短纤的吸料装置,包括吸料仓和料斗,料斗位于吸料仓内部,且侧壁与吸料仓的内侧壁接触连接,吸料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盖板,盖板的顶部左端固定连接有排风管,吸料仓的左侧下端固定连接有风泵,风泵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风管,风管的另一端位于吸料仓内部,吸料仓的右侧上端开设有通槽,通槽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吸料管,吸料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送料箱,通槽的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插槽和凹槽,凹槽内设置有挡料机构,料斗的底部两侧设置有压缩回弹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对涤纶短纤生产中的原料进行快速的吸料上料操作,增加吸料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再生涤纶短纤的吸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涤纶短纤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再生涤纶短纤的吸料装置。
技术介绍
再生涤纶短纤是指利用涤纶布料、废旧聚酯瓶片和纺丝废丝等作为原料,经过粉碎、清洗使得各种料的混合物经过干燥,熔融挤出,同时经过纺丝、卷绕和集束等加工方式并进行松弛热定型,最后切断后形成不同长度的涤纶短纤。随着布料水平的提高,再生涤纶短纤越来越受到关注和使用,现有的涤纶短纤加工过程中需要对原材料或者其余物料进行上料,一般的上料方式是采用人工进行上料,但人工上料效率过低,耗时耗力的同时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涤纶短纤生产过程采用人工上料效率过低,且增加成本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再生涤纶短纤的吸料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再生涤纶短纤的吸料装置,包括吸料仓和料斗,所述料斗位于吸料仓内部,且侧壁与吸料仓的内侧壁接触连接,所述吸料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的顶部左端固定连接有排风管,所述吸料仓的左侧下端固定连接有风泵,所述风泵的顶部固定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再生涤纶短纤的吸料装置,包括吸料仓(1)和料斗(2),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2)位于吸料仓(1)内部,且侧壁与吸料仓(1)的内侧壁接触连接,所述吸料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盖板(3),所述盖板(3)的顶部左端固定连接有排风管(4),所述吸料仓(1)的左侧下端固定连接有风泵(5),所述风泵(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风管(6),所述风管(6)的另一端位于吸料仓(1)内部,所述吸料仓(1)的右侧上端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吸料管(7),所述吸料管(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送料箱(8),所述通槽的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插槽和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挡料机构,所述料斗(2)的底部两侧设置有压缩回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再生涤纶短纤的吸料装置,包括吸料仓(1)和料斗(2),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2)位于吸料仓(1)内部,且侧壁与吸料仓(1)的内侧壁接触连接,所述吸料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盖板(3),所述盖板(3)的顶部左端固定连接有排风管(4),所述吸料仓(1)的左侧下端固定连接有风泵(5),所述风泵(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风管(6),所述风管(6)的另一端位于吸料仓(1)内部,所述吸料仓(1)的右侧上端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吸料管(7),所述吸料管(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送料箱(8),所述通槽的上下两端分别开设有插槽和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挡料机构,所述料斗(2)的底部两侧设置有压缩回弹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涤纶短纤的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回弹机构包括两个固定块(9),两个所述固定块(9)分别与料斗(2)的底部两侧固定连接,且呈对称设置,两个所述固定块(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10),所述弹簧(10)的底部与吸料仓(1)的内表面底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涤纶短纤的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料机构包括第一齿条(11)、齿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旭东吴祥新卓帅王亚东
申请(专利权)人:宿迁逸达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