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剪尾纱装置
本技术涉及纺织机械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吸剪尾纱装置。
技术介绍
在自动化日益发展的现在,人工成本越来越高,在纺织行业中,人工整理纱管的工作量大,任务繁重,且络筒车间环境恶劣,纺织公司招工困难,人工成本相对高,工作效率低,已经不能适用现代化的生产。而在现有的全自动络筒机中,纱管的多位置、多方向输送采用结构复杂、成本高昂的机械手,且其占用的空间大,控制系统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能进行三个方向输送及同时剪掉尾纱的吸剪尾纱装置。一种吸剪尾纱装置,包括小车焊接架,所述的小车焊接架上设有左右移动的Y向输送机构、上下移动的Z向输送机构和前后移动的X向输送机构,大头吸管固定板固定在小车焊接架上,大头吸管座套设在大头吸管固定板上,大头吸管座位于Z向输送机构下方;大头吸管座下方设有用于剪断尾纱的大陶瓷刀片组件,大陶瓷刀片组件下方设有大头吸管座二,大头吸管座二上套设弯头,弯头另一开口端套入直通件,大陶瓷刀片组件关闭和开合大头吸管座、大头吸管座二的负压风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剪尾纱装置,包括小车焊接架(1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车焊接架(13)上设有左右移动的Y向输送机构(1)、上下移动的Z向输送机构(6)和前后移动的X向输送机构(5),大头吸管固定板(7)固定在小车焊接架(13)上,大头吸管座(4)套设在大头吸管固定板(7)上,大头吸管座(4)位于Z向输送机构(6)下方;大头吸管座(4)下方设有用于剪断尾纱的大陶瓷刀片组件(3),大陶瓷刀片组件(3)下方设有大头吸管座二(8),大头吸管座二(8)上套设弯头(9),弯头(9)另一开口端套入直通件(10),大陶瓷刀片组件(3)关闭和开合大头吸管座(4)、大头吸管座二(8)的负压风门开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剪尾纱装置,包括小车焊接架(1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车焊接架(13)上设有左右移动的Y向输送机构(1)、上下移动的Z向输送机构(6)和前后移动的X向输送机构(5),大头吸管固定板(7)固定在小车焊接架(13)上,大头吸管座(4)套设在大头吸管固定板(7)上,大头吸管座(4)位于Z向输送机构(6)下方;大头吸管座(4)下方设有用于剪断尾纱的大陶瓷刀片组件(3),大陶瓷刀片组件(3)下方设有大头吸管座二(8),大头吸管座二(8)上套设弯头(9),弯头(9)另一开口端套入直通件(10),大陶瓷刀片组件(3)关闭和开合大头吸管座(4)、大头吸管座二(8)的负压风门开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剪尾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Y向输送机构(1)包括第一Y向横移固定支架(105),两第一滑轨(102)及配套第一滑块(101)平行安装固定在第一Y向横移固定支架(105)外侧,Y向横移气缸支架(104)固定在第一滑块(101)上,第一气缸(107)缸体固定在第一Y向横移固定支架(105)上,活塞杆固定在Y向横移气缸支架(104)上,第一手指气缸(103)固定在Y向横移气缸支架(104)上,第一手指气缸(103)下方设有漫反射传感器(15),第二短半圆导向片(12)和第一短半圆导向片(11)固定在第一手指气缸(103)两端;第二短半圆导向片(12)和第一短半圆导向片(11)下方设有,由第二气缸(109)驱动的纱线筒导向柱(108)。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剪尾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下移动的Z向输送机构(6)包括第一X向横移固定支架(504),两第二滑轨(602)及配套滑块(101)平行安装固定在第一X向横移固定支架(504)上,第一Z向横移气缸支架(605)固定在滑块(101)上,第三气缸(603)缸体固定在第一X向横移固定支架(504)上,活塞杆固定在第一Z向横移气缸支架(605)上;两第三滑轨(606)及配套滑块(101)平行安装固定在第一Z向横移气缸支架(605)上,第二Z向横移气缸支架(607)固定在滑块(101)上,第四气缸(604)缸体安装固定在第一Z向横移气缸支架(605)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求鹏辉,顾利江,董剑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宝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