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收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0850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自动收料装置,包括机架、竖直支撑杆、伺服电机、第一驱动轴、第二驱动轴、辅助圆盘、导向板、上支撑板、下支撑板、上感应棒和下感应棒,伺服电机安装在竖直支撑杆上,第一驱动轴与伺服电机的驱动端连接,竖直支撑杆的顶部安装有活动轴承座,第二驱动轴连接在活动轴承座上,辅助圆盘与第二驱动轴的端部连接,机架的下端一侧设置有进料口,上支撑板位于进料口的上方,下支撑板位于进料口的下方,上感应棒与下感应棒均位于上支撑板与下支撑板之间。该自动收料装置能够根据前端设备的出料速度,通过控制伺服电机的工作来达到平衡收料,保持设备之间衔接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收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自动化设备的
,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收料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的收料装置中都是人工提前设置好的收料速度,以恒定的速度进行收料,在这种情况下,若前端的出料装置速度发生变化,出料加快将会使得收料装置来不及收料,料带会落到地上,影响物料,出料减缓将会使得收料装置拉扯料带,使得物料形变,甚至拉断料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收料装置,该自动收料装置能够根据前端设备的出料速度,通过控制伺服电机的工作来达到平衡收料,保持设备之间衔接的稳定性。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收料装置,包括机架、竖直支撑杆、伺服电机、第一驱动轴、第二驱动轴、辅助圆盘、导向板、上支撑板、下支撑板、上感应棒和下感应棒,所述竖直支撑杆固定在所述机架的中部,所述伺服电机安装在所述竖直支撑杆上,所述第一驱动轴与所述伺服电机的驱动端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轴位于所述第一驱动轴的上方,所述竖直支撑杆的顶部安装有活动轴承座,所述第二驱动轴连接在所述活动轴承座上,所述辅助圆盘与所述第二驱动轴的端部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收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竖直支撑杆、伺服电机、第一驱动轴、第二驱动轴、辅助圆盘、导向板、上支撑板、下支撑板、上感应棒和下感应棒,所述竖直支撑杆固定在所述机架的中部,所述伺服电机安装在所述竖直支撑杆上,所述第一驱动轴与所述伺服电机的驱动端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轴位于所述第一驱动轴的上方,所述竖直支撑杆的顶部安装有活动轴承座,所述第二驱动轴连接在所述活动轴承座上,所述辅助圆盘与所述第二驱动轴的端部连接,所述机架的下端一侧设置有进料口,所述上支撑板位于所述进料口的上方,所述下支撑板位于所述进料口的下方,所述上感应棒与所述下感应棒均位于所述上支撑板与所述下支撑板之间,所述上感应棒倾斜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收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竖直支撑杆、伺服电机、第一驱动轴、第二驱动轴、辅助圆盘、导向板、上支撑板、下支撑板、上感应棒和下感应棒,所述竖直支撑杆固定在所述机架的中部,所述伺服电机安装在所述竖直支撑杆上,所述第一驱动轴与所述伺服电机的驱动端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轴位于所述第一驱动轴的上方,所述竖直支撑杆的顶部安装有活动轴承座,所述第二驱动轴连接在所述活动轴承座上,所述辅助圆盘与所述第二驱动轴的端部连接,所述机架的下端一侧设置有进料口,所述上支撑板位于所述进料口的上方,所述下支撑板位于所述进料口的下方,所述上感应棒与所述下感应棒均位于所述上支撑板与所述下支撑板之间,所述上感应棒倾斜连接在所述上支撑板上,所述下感应棒倾斜连接在所述下支撑板上,所述上感应棒与所述下感应棒均与所述伺服电机信号连接,所述导向板位于所述进料口与所述辅助圆盘之间,所述导向板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收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所述上支撑板上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小学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硕诚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