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轴的下料装置,包括底架及倾斜架设在底架上的送料架,送料架包括底板、固定在底板内外侧的侧板及固定在底板下沿处的挡板,底板在下沿处开设有下料口,挡板往下料口的方向凸出形成搭肩,送料辊轮沿底板的长度方向设于两侧板之间,挡板的上部固定有一安装板,安装板上设有第一压料气缸、第二压料气缸及切割机构,其中切割机构位于中部位置,第一压料气缸位于安装板的上沿,第二压料气缸位于安装板的下沿;本装置通过将送料架倾斜设置,铺设在送料架上的原料钢可由自重滑落,实现自重供料,同时,切下的转轴也由于自重由下料口落出,实现自动下料,装置结构紧凑,切料下料方便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轴的下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转轴的下料装置。
技术介绍
图7、图8所示为三防灯上用于灯座与灯罩连接的一种常见搭扣,该搭扣包括基座及相对于基座转动的活动扣,其中,基座一端固定有一转轴31,转轴31属于小尺寸的轴类零件,一般由长轴状的原料钢经切割后得到,现有的切割机一般由输送机构水平运送原料钢,由竖直运动的切割刀具完成所需长度的转轴的切料,切割刀具在做升降切割时,输送机构是停止运动的,这样才能保证切割时原料钢的稳定,而输送机构一般是由电机作为动力源的,频繁的启停一定程度上影响电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一种转轴的下料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转轴的下料装置,包括底架及倾斜架设在所述底架上的送料架,所述送料架包括底板、固定在所述底板内外侧的侧板及固定在所述底板下沿处的挡板,所述底板在下沿处开设有下料口,所述挡板往所述下料口的方向凸出形成搭肩,送料辊轮沿所述底板的长度方向设于两所述侧板之间,所述挡板的上部固定有一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第一压料气缸、第二压料气缸及切割机构,其中所述切割机构位于中部位置,所述第一压料气缸位于所述安装板的上沿,所述第二压料气缸位于所述安装板的下沿;通过将送料架倾斜设置,铺设在送料架上的原料钢可由自重滑落,实现自重供料,同时,切下的转轴也由于自重由下料口落出,实现自动下料,装置结构紧凑,切料下料方便快捷。优选地,所述送料辊轮的柱面上加工有与原料钢匹配的弧面;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弧面的作用使得原料钢在送料辊轮上的输送较为平稳。优选地,所述第一压料气缸的轴端固定第一压料块,所述第一压料块上加工有与原料钢匹配的第一弧形槽,所述第二压料气缸的轴端固定第二压料块,所述第二压料块上加工有与原料钢匹配的第二弧形槽;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一压料块、第二压料块将原料钢的两端压紧,便于切割,第一弧形槽、第二弧形槽便于原料钢的定位。优选地,所述第一压料气缸的气缸轴与下沿处的所述送料辊轮对正,所述第二压料气缸与所述搭肩的位置对正;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一压料气缸、第二压料气缸的位置的优化,使得切割时,原料钢非常稳定,切割效果佳。优选地,所述切割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安装板上的升降气缸、随所述升降气缸运动的升降刀架、设于所述升降刀架上的切割刀具;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切得刀具是持续工作的,通过升降刀架的移动实现切割刀具相对于原料钢的垂直运动。优选地,所述切割刀具为逆时针方形走动的矩形刀,所述切割刀具的刀口靠近所述第一压料气缸的气缸轴;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刀口靠近第一压料气缸的轴端,切得切割的效果好。优选地,所述下料口处还设有光电开关,所述安装板上设有气嘴,所述气嘴对准所述下料口上方的切削料;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光电开关用于检测切下的转轴并计数,气嘴用于辅助吹出切下的转轴。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现有技术一般设置水平的工作台,原料钢在工作台上间歇输送,结构复杂,效率低;本装置通过将送料架倾斜设置,铺设在送料架上的原料钢可由自重滑落,实现自重供料,同时,切下的转轴也由于自重由下料口落出,实现自动下料,装置结构紧凑,切料下料方便快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转轴的下料装置的主视图;图2为图1中A方向的视图;图3为图1中B位置的放大图;图4为图3中C-C位置的剖视图;图5为图4中D位置的放大图;图6为切割刀具工作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涉及的搭扣的俯视图;图8为本专利涉及的搭扣的主视图。图中:1、底架;2、送料架;21、底板;211、下料口;22、侧板;23、挡板;231、搭肩;3、原料钢;31、转轴;4、送料辊轮;41、弧面;5、第一压料块;51、第一弧形槽;。6、第一压料气缸;7、安装板;8、切割机构;81、升降气缸;82、升降刀架;83、切割刀具;9、第二压料气缸;10、第二压料块。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6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转轴的下料装置,包括底架1及倾斜架设在底架1上的送料架2,送料架2包括底板21、固定在底板21内外侧的侧板22及固定在底板21下沿处的挡板23,底板21在下沿处开设有下料口211,挡板23往下料口211的方向凸出形成搭肩231,送料辊轮4沿底板21的长度方向设于两侧板22之间,原料钢3沿底板21的宽度方向铺设在送料辊轮4上,且原料钢3的下端抵靠在搭肩231上,挡板23的上部固定有一安装板7,安装板7上设有第一压料气缸6、第二压料气缸9及切割机构8,其中切割机构8位于中部位置,第一压料气缸6位于安装板7的上沿,第二压料气缸9位于安装板7的下沿;其中,送料辊轮4的柱面上加工有与原料钢3匹配的弧面41;第一压料气缸6的轴端固定第一压料块5,第一压料块5上加工有与原料钢3匹配的第一弧形槽51,第二压料气缸9的轴端固定第二压料块10,第二压料块10上加工有与原料钢3匹配的第二弧形槽;第一压料气缸6的气缸轴与下沿处的送料辊轮4对正,第二压料气缸9与搭肩231的位置对正,第一压料气缸6与第二压料气缸9是同规格的气缸,均有两个在底板21的宽度方向上对称分布,第二弧形槽的形状与第一弧形槽51是一致的,图中未示出;切割机构8包括固定于安装板7上的升降气缸81、随升降气缸81运动的升降刀架82、设于升降刀架82上的切割刀具83;切割刀具83为逆时针方形走动的矩形刀,切割刀具83的刀口靠近第一压料气缸6的气缸轴;下料口211处还设有光电开关,安装板7上设有气嘴,气嘴对准下料口211上方的切削料。现有技术一般设置水平的工作台,原料钢在工作台上间歇输送,结构复杂,效率低;本装置通过将送料架倾斜设置,铺设在送料架上的原料钢可由自重滑落,实现自重供料,同时,切下的转轴也由于自重由下料口落出,实现自动下料,装置结构紧凑,切料下料方便快捷。具体使用时,为方便理解本技术,结合附图进行描述;多条原料钢(图示中23条)铺设在送料架上,由送料辊轮上的弧面41起到一定的定位及导向作用,原料钢右端抵靠在搭肩231上,切割时,第一压料气缸、第二压料气缸通过第一压料块、第二压料块的作用将切割机构两头的原料钢压紧,升降气缸带动升降刀架运动,切割刀具随着升降刀架垂直往下切割多个原料钢,切割完成后,切割刀具回到高位,第二压料气缸复位,切下来的转轴41在重力作用下由下料口落出,之后,第一压料气缸复位,原料钢因自重在送料辊轮上滑动至端部并再次抵靠到搭肩231上,由第一压料气缸、第二压料气缸再次压紧,实现下一次的切割;正常情况下,转轴由下料口落下,光电开关进行一次检测并计数,当光电开关没有检测到转轴落下时,气嘴工作将切好的转轴吹下。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轴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1)及倾斜架设在所述底架(1)上的送料架(2),所述送料架(2)包括底板(21)、固定在所述底板(21)内外侧的侧板(22)及固定在所述底板(21)下沿处的挡板(23),所述底板(21)在下沿处开设有下料口(211),所述挡板(23)往所述下料口(211)的方向凸出形成搭肩(231),送料辊轮(4)沿所述底板(21)的长度方向设于两所述侧板(22)之间,所述挡板(23)的上部固定有一安装板(7),所述安装板(7)上设有第一压料气缸(6)、第二压料气缸(9)及切割机构(8),其中所述切割机构(8)位于中部位置,所述第一压料气缸(6)位于所述安装板(7)的上沿,所述第二压料气缸(9)位于所述安装板(7)的下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轴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1)及倾斜架设在所述底架(1)上的送料架(2),所述送料架(2)包括底板(21)、固定在所述底板(21)内外侧的侧板(22)及固定在所述底板(21)下沿处的挡板(23),所述底板(21)在下沿处开设有下料口(211),所述挡板(23)往所述下料口(211)的方向凸出形成搭肩(231),送料辊轮(4)沿所述底板(21)的长度方向设于两所述侧板(22)之间,所述挡板(23)的上部固定有一安装板(7),所述安装板(7)上设有第一压料气缸(6)、第二压料气缸(9)及切割机构(8),其中所述切割机构(8)位于中部位置,所述第一压料气缸(6)位于所述安装板(7)的上沿,所述第二压料气缸(9)位于所述安装板(7)的下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轴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辊轮(4)的柱面上加工有与原料钢(3)匹配的弧面(4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轴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料气缸(6)的轴端固定第一压料块(5),所述第一压料块(5)上加工有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岑伟,
申请(专利权)人:慈溪市超航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