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0734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密封装置,用于具有设备管口的核电设备,该密封装置具有设置于设备管口内的机械密封结构,还具有备用密封结构,备用密封结构包括包裹筒、箍带、管道元件和阀门,包裹筒具有筒口和筒底,包裹筒的筒底设置有充放接口,用于充放气,包裹筒的筒口套在设备管口的外管壁上并且通过箍带扎紧,管道元件提供连通充放接口的第一通路,阀门设置于包裹筒外且连通第一通路。上述密封装置可以在对核电设备的设备管口提供密封的同时满足核电设备内部压力要求,还可以在原有的机械密封结构失效的情况下对设备管口仍然保持有效密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密封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密封装置,用于具有设备管口的核电设备。
技术介绍
为防止核电设备内部的零部件产生锈蚀,核电设备在贮存、运输阶段需对其内腔进行充氮保护,并一直维持微正压的状态,通常压力一般不大于0.05MPa,而且往往通过机械密封的形式对各设备管口进行密封。当设备管口原有的机械密封结构失效而出现明显的氮气泄漏时,由于核电设备的特殊性,需要不断补充氮气来维持设备内腔的微正压,而原有的机械密封结构又不能拆卸取出重新安装或更换。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密封装置,可以满足具有设备管口的核电设备的特殊密封要求,还可以在原有的机械密封结构失效时对设备管口仍然保持有效密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密封装置,可以在对核电设备的设备管口提供密封的同时满足核电设备内部压力要求。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密封装置,可以在原有的机械密封结构失效的情况下对核电设备的设备管口仍然保持有效密封。本技术提供一种密封装置,用于具有设备管口的核电设备,所述密封装置具有设置于所述设备管口内的机械密封结构,所述密封装置还具有备用密封结构,所述备用密封结构包括包裹筒、箍带、管道元件和阀门,所述包裹筒具有筒口和筒底,所述包裹筒的筒底设置有充放接口,用于充放气,所述包裹筒的筒口套在所述设备管口的外管壁上并且通过所述箍带扎紧,所述管道元件提供连通所述充放接口的第一通路,所述阀门设置于所述包裹筒外且连通所述第一通路。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备用密封结构还包括压力检测元件,所述管道元件还提供连通所述充放接口的第二通路,所述压力检测元件连接所述第二通路。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管道元件是三通件。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包裹筒的充放接口为螺纹孔,所述管道元件与所述螺纹孔螺纹接合,从而提供所述第一通路。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包裹筒的筒底为半球形。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包裹筒采用弹性材料,并且所述包裹筒的筒口的初始内径尺寸小于所述设备管口的外径尺寸。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包裹筒采用橡胶材料。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橡胶材料内设有夹线。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包裹筒的筒口的外筒壁设置有向外突出的挡台,并且所述挡台位于所述箍带的与所述筒底相反的一侧。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筒口的内筒壁经过防滑处理。上述密封装置中,备用密封结构的包裹筒套在核电设备的设备管口的外管壁上且通过扎紧箍带箍住设备管口,可以实现密封功能,而且安装便捷,效率高,并且,其中,通过包裹筒的充放接口配合管道元件和阀门可以对包裹筒内部压力及设备内部压力进行适当调节,满足核电设备内部压力要求,例如,可以满足核电设备维持微正压的密封要求。上述密封装置中,原有的机械密封结构失效导致核电设备的设备管口发生泄漏时,备用密封结构可以对设备管口进行二次密封,因而可以对设备管口仍然保持有效密封。而且,备用密封结构的包裹筒是外包结构,箍带在设备管口外即可紧固,因而可以在不拆卸原有的机械密封结构的情况下即可便捷安装,对保压气体发生泄漏的设备管口进行有效的二次密封。上述密封装置中,用于二次密封的备用密封结构的零件数量特别少,经济实用,密封和保压效果好。而且,上述备用密封结构配套有压力检测元件时,可以实时查看和调节包裹筒内部压力。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及其他特征、性质和优势将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的描述而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图1是示例性密封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备用密封结构处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在以下的描述中阐述了更多的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显然能够以多种不同于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根据实际应用情况作类似推广、演绎,因此不应以此具体实施方式的内容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例如,在说明书中随后记载的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方或者上面形成,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通过直接联系的方式形成的实施方式,也可包括在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之间形成附加特征的实施方式,从而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之间可以不直接联系。进一步地,当第一元件是用与第二元件相连或结合的方式描述的,该说明包括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直接相连或彼此结合的实施方式,也包括采用一个或多个其他介入元件加入使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间接地相连或彼此结合。下面结合图1和图2描述根据本技术的密封装置100的示例结构。需要理解,附图均仅作为示例,并非按照等比例的条件绘制,不应以此作为对本技术实际要求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密封装置100可以用于具有设备管口20的核电设备。密封装置100具有设置于设备管口20内的机械密封结构30。机械密封结构30是现有的。例如,机械密封结构30可以包括彼此对接的两块挡板以及夹在两块挡板之间的密封圈,通过紧固件连接两块挡板时,两块挡板之间的密封圈会受到挤压而直径变大,从而与设备管口20的内管壁接触,实现密封效果。可以理解,机械密封结构30还可以采用其它形式,此处不作赘述。核电设备的设备主体在图中未示出。如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的密封装置100还具有备用密封结构10。备用密封结构10可以在原有的机械密封结构30的基础上对设备管口20进行二次密封,在原有的机械密封结构30失效时仍然可以保持有效密封。备用密封结构10包括包裹筒1、箍带2、管道元件3和阀门4。包裹筒1具有筒口11和筒底12。图示实施方式中,包裹筒1的筒底12为半球形,可以称之为球形封头。筒口11可以大致为图中水平的圆筒段,而筒底12可以大致为图中向右侧外凸的半球段。然而,可以理解,筒口11和筒底12并不需要明确区分边界,例如,筒底12也可以是半球段加上部分圆筒段。包裹筒1的筒底12设置有充放接口13,用于充放气。图示实施方式中,包裹筒1的充放接口13可以为螺纹孔,例如,采用密封螺纹或者管螺纹。充放接口13可以设置在半球形的筒底12的球头顶部。包裹筒1的筒口11套在设备管口20的外管壁201上并且通过箍带2扎紧。箍带2的形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例如,根据核电设备保压的氮气压力以及设备管口20的外管壁201的外径大小等情况。例如,箍带2可以采用带卡槽的金属喉箍,或者,带卡齿的一次性塑料扎紧带。箍带2的数量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例如,根据设备管口20的长度。图示实施方式中,备用密封结构10可以包括两圈箍带2,这可以提供足够的密封性能。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备用密封结构10可以包括一圈箍带2或者三圈以上的箍带2。管道元件3提供连通充放接口13的第一通路31。管道元件3可以包括管子和管道配件诸如管接头、三通件、四通件等。图示实施方式中,管道元件3可以与作为充放接口13的螺纹孔螺纹接合,从而提供第一通路31。例如第一通路31可以设置有外接接口,与外部气源连接,这样可以对包裹筒1的包裹空间S1充放气,进而对设备管口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密封装置,用于具有设备管口的核电设备,所述密封装置具有设置于所述设备管口内的机械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装置还具有备用密封结构,所述备用密封结构包括:/n包裹筒,具有筒口和筒底,所述包裹筒的筒底设置有充放接口,用于充放气;/n箍带,所述包裹筒的筒口套在所述设备管口的外管壁上并且通过所述箍带扎紧;/n管道元件,提供连通所述充放接口的第一通路;和/n阀门,设置于所述包裹筒外且连通所述第一通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密封装置,用于具有设备管口的核电设备,所述密封装置具有设置于所述设备管口内的机械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装置还具有备用密封结构,所述备用密封结构包括:
包裹筒,具有筒口和筒底,所述包裹筒的筒底设置有充放接口,用于充放气;
箍带,所述包裹筒的筒口套在所述设备管口的外管壁上并且通过所述箍带扎紧;
管道元件,提供连通所述充放接口的第一通路;和
阀门,设置于所述包裹筒外且连通所述第一通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备用密封结构还包括压力检测元件;
所述管道元件还提供连通所述充放接口的第二通路,所述压力检测元件连接所述第二通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道元件是三通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包裹筒的充放接口为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骞茹祥坤张凤武吕伯之邹小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电气核电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