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形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双层车辆段出入线布置结构
本技术涉及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环形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双层车辆段出入线布置结构。
技术介绍
城市轨道交通是大运量的交通工具,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是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停放、检查保养的场地。对于大运量的环形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配属车辆也较多,所需的停车规模也较大,用于收发车的出入线数量也大,因而出入线占地也较大。在土地资源愈发紧张的城市建设中,车辆段选址往往异常困难。目前常见的车辆段布置是地上布置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生产库房也布置为一层建筑,使得车辆段及出入线布置结构与用地条件矛盾重重。尤其在城市化建设进程中,地面建筑的占地造成土地资源利用率较低,土地价值未被充分挖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现有环形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库房及出入线布置占地较大,造成城市土地资源利用率较低,城市土地资源紧张的问题,提供一种环形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双层车辆段出入线布置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环形城市轨道交通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形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双层车辆段出入线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地下的双层车辆段(3),所述双层车辆段(3)包括车辆段负一层(8)和车辆段负二层(11),所述车辆段负一层(8)和所述车辆段负二层(11)分别通过出入线连接正线一(12),所述车辆段负一层(8)和所述车辆段负二层(11)分别通过出入线连接正线二(13),所述正线一(12)为环形线,所述正线二(13)为对应设置的环形线,所述正线一(12)和所述正线二(13)运营列车方向相反。/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环形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双层车辆段出入线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地下的双层车辆段(3),所述双层车辆段(3)包括车辆段负一层(8)和车辆段负二层(11),所述车辆段负一层(8)和所述车辆段负二层(11)分别通过出入线连接正线一(12),所述车辆段负一层(8)和所述车辆段负二层(11)分别通过出入线连接正线二(13),所述正线一(12)为环形线,所述正线二(13)为对应设置的环形线,所述正线一(12)和所述正线二(13)运营列车方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双层车辆段出入线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车站一(1)和车站二(2),所述双层车辆段(3)的出入线连接所述正线一(12)的位置和连接所述正线二(13)的位置均位于所述车站一(1)和所述车站二(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形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双层车辆段出入线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段负一层(8)设有出入线一(9)和出入线二(10),所述车辆段负二层(11)设有出入线三(5)和出入线四(6),所述出入线一(9)和所述出入线四(6)连接于所述正线二(13),所述出入线二(10)和所述出入线三(5)连接于所述正线一(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环形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双层车辆段出入线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入线一(9)和所述出入线三(5)之间设有分叉点(14),所述出入线二(10)和所述出入线四(6)之间设有所述分叉点(14)。
技术研发人员:黄波,熊建,李强,刘冰,许平,徐久勇,姚雪梅,张攀锋,郑帆,张荫,王薪,彭婷,王海洋,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