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感应车载手机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感应区、第一指示灯、第二指示灯、出风口固定夹、第一伸缩夹臂、第二伸缩夹臂、底部支架、紧固件、触摸感应开关和电源输入接口;所述支架本体内部设置有控制模块、无线充电模块和驱动模块,所述感应区设置在支架本体上部,并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一指示灯安装在支架本体一侧部,所述第二指示灯安装在支架本体另一侧部。该智能感应车载手机支架能够感应到手机靠近或者通过手指触摸感应,控制第一伸缩夹臂、第二伸缩夹臂自动张开或闭合,便于手机的拿取或存放,从根本上解决现有车载手机支架中将手机放入手机夹或者从手机夹里拉出时容易将手机夹拉歪或者手机拉出困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感应车载手机支架
本技术涉及手机的辅助产品,具体为一种智能感应车载手机支架。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各大城市均进入飞速发展的时代,在一些特大城市中,为解决市区中极为拥堵的交通状态,路政、市政、城市规划等相关部门往往在车流、人流较多的路段设计并建设立交桥,由此组成城市中极为复杂的交通网。在私家车极为普遍的当今社会,人们出门有了更多方便的交通工具,但是驾驶员驾驶汽车穿梭在城市中或者行驶高速公路上的时候,手机导航是现在驾驶员驾车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复杂的城市交通网中,手机导航可以指引驾驶员达到任何一处想要达到的位置,且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时候,也可避免走错路、下错高速路口的尴尬。手机导航是需要使用手机上的地图软件进行精确导航的,驾驶员在驾驶汽车的时候,需要频繁盯着手机导航看地图,以免发生走错路的情况,或者在必要情况下,需要接打手机。然而在车上使用手机,驾驶员只能单手操作手机,但是手机的大屏幕给单手操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并且开车过程中频繁使用手机也变成了引起交通事故的一个重大原因。为了减少开车过程中使用手机给驾驶员带来的危险,人们专利技术了车载手机夹,用夹子将手机固定在车的中控台或空调出风口上。但是现有的车载支架,普遍存在将手机放入手机夹或者从手机夹里拉出时容易将手机夹拉歪或者手机拉出困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感应车载手机支架,可根据感应,自动打开或关闭手机夹,便于手机拿取和存放,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手机从车载支架中的拿取和存放不方便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感应车载手机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感应区、第一指示灯、第二指示灯、出风口固定夹、第一伸缩夹臂、第二伸缩夹臂、底部支架、紧固件、触摸感应开关和电源输入接口;所述支架本体内部设置有控制模块、无线充电模块和驱动模块,所述感应区设置在支架本体上部,并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一指示灯安装在支架本体一侧部,所述第二指示灯安装在支架本体另一侧部;所述出风口固定夹通过紧固件与支架本体中部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连接;第一伸缩夹臂、第二伸缩夹臂安装在支架本体的两侧部,并与支架本体内部的驱动模块传动连接;所述支架本体底部设有用于承托手机的底部支架;所述触摸感应开关设置安装在支架本体背面的上部,并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电源输入接口设置安装在支架本体背面的下部,并与无线充电模块电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伸缩夹臂、第二伸缩夹臂的端部均设有向内弯折的弯曲部,所述底部支架设有向上弯折的翘起部。优选的,所述第一指示灯、第二指示灯均呈条状,沿支架本体两侧部从上至下延伸。优选的,所述出风口固定夹包括固定夹本体、按压件、球形转动体、上夹臂、下夹臂和弹性件;所述球形转动体固接于固定夹本体背面的中部,所述按压件与上夹臂一体成型呈L型,且通过弹性件以可伸缩的方式安装在固定夹本体下部;所述下夹臂与固定夹本体一体成型,与上夹臂的位置对应组成夹子。优选的,所述驱动模块为小型驱动马达或电动推杆或小型气缸。优选的,所述控制模块为PLC控制系统。控制模块、无线充电模块均为现有成熟技术,其内部结构、电路布置等便不再赘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智能感应车载手机支架能够感应到手机靠近或者通过手指触摸感应,控制第一伸缩夹臂、第二伸缩夹臂自动张开或闭合,便于手机的拿取或存放,从根本上解决现有车载手机支架中将手机放入手机夹或者从手机夹里拉出时容易将手机夹拉歪或者手机拉出困难的问题;2、该智能感应车载手机支架设有第一指示灯和第二指示灯,可以烘托其使用时的氛围,使得整个手机支架显得更炫丽,另外也具有信号指示的功能;3、该智能感应车载手机支架不仅可以充当手机支架,而且具有无线充电功能,对适应型号的手机即时充电,避免手机导航耗电过快,影响手机正常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图3为本技术正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背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出风口固定夹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架本体;2、感应区;3、第一指示灯;4、第二指示灯;5、出风口固定夹;6、第一伸缩夹臂;7、第二伸缩夹臂;8、底部支架;9、翘起部;10、弯曲部;11、紧固件;12、触摸感应开关;13、电源输入接口;14、弹性件;15、按压件;16、球形转动体;17、上夹臂;18、下夹臂;19、固定夹本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感应车载手机支架,包括支架本体1、感应区2、第一指示灯3、第二指示灯4、出风口固定夹5、第一伸缩夹臂6、第二伸缩夹臂7、底部支架8、紧固件11、触摸感应开关12和电源输入接口13;所述支架本体1内部设置有控制模块、无线充电模块和驱动模块,所述感应区2设置在支架本体1上部,并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一指示灯3安装在支架本体1一侧部,所述第二指示灯4安装在支架本体1另一侧部;所述出风口固定夹5通过紧固件11与支架本体1中部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连接;第一伸缩夹臂6、第二伸缩夹臂7安装在支架本体1的两侧部,并与支架本体1内部的驱动模块传动连接;所述支架本体1底部设有用于承托手机的底部支架8;所述触摸感应开关12设置安装在支架本体1背面的上部,并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电源输入接口13设置安装在支架本体1背面的下部,并与无线充电模块电连接。在汽车上使用该智能感应车载手机支架,组装完成后,首先将原配的数据线和电源输入接口13连接起来,保持电路通畅;然后将出风口固定夹5在空调出风口端,也可以夹在其他可以夹持的位置;安装完毕,将数据线的USB端连接电源或者车上的可充电接口,接通电源后,第一指示灯3、第二指示灯4正常开启,证明设备供电正常。使用时,将手机靠近感应区2,当手机距离感应区25-20cm时,感应区2可感应到有物体靠近,控制模块根据感应区2的感应信号,启动驱动模块,驱动模块提供驱动力,控制第一伸缩夹臂6、第二伸缩夹臂7自动打开,将手机放入后第一伸缩夹臂6、第二伸缩夹臂7又自动闭合,从而夹紧手机,如果该手机具有无线充电功能,无线充电模块便可以对手机充电,保证手机电量充足,不会影响其使用。本智能感应车载手机支架在刚接通电源时,第一指示灯3、第二指示灯4呈蓝色,且快闪3秒钟后呈绿色常亮,证明供电正常;在手机放进支架本体1进行充电时,第一指示灯3、第二指示灯4呈绿色呼吸状态闪烁;当对手机电量充满时,第一指示灯3、第二指示灯4呈绿色常亮。在此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感应车载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本体、感应区、第一指示灯、第二指示灯、出风口固定夹、第一伸缩夹臂、第二伸缩夹臂、底部支架、紧固件、触摸感应开关和电源输入接口;所述支架本体内部设置有控制模块、无线充电模块和驱动模块,所述感应区设置在支架本体上部,并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一指示灯安装在支架本体一侧部,所述第二指示灯安装在支架本体另一侧部;所述出风口固定夹通过紧固件与支架本体中部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连接;第一伸缩夹臂、第二伸缩夹臂安装在支架本体的两侧部,并与支架本体内部的驱动模块传动连接;所述支架本体底部设有用于承托手机的底部支架;所述触摸感应开关设置安装在支架本体背面的上部,并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电源输入接口设置安装在支架本体背面的下部,并与无线充电模块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感应车载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本体、感应区、第一指示灯、第二指示灯、出风口固定夹、第一伸缩夹臂、第二伸缩夹臂、底部支架、紧固件、触摸感应开关和电源输入接口;所述支架本体内部设置有控制模块、无线充电模块和驱动模块,所述感应区设置在支架本体上部,并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一指示灯安装在支架本体一侧部,所述第二指示灯安装在支架本体另一侧部;所述出风口固定夹通过紧固件与支架本体中部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连接;第一伸缩夹臂、第二伸缩夹臂安装在支架本体的两侧部,并与支架本体内部的驱动模块传动连接;所述支架本体底部设有用于承托手机的底部支架;所述触摸感应开关设置安装在支架本体背面的上部,并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电源输入接口设置安装在支架本体背面的下部,并与无线充电模块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感应车载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夹臂、第二伸缩夹臂的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少蓬,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铭兴汽车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