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气动按摩装置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汽车座椅气动按摩装置,包括靠垫与坐垫,所述靠垫的下端面与坐垫的后端面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靠垫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头枕,所述靠垫的前端面从上至下依次固定安装有第一层气袋、多个分布均匀的气垫块、第二层气袋和第三层气袋,所述坐垫的上端面可拆卸连接有棉块垫,所述坐垫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两个气垫袋,从而第二层气袋、第三层气袋充气,使乘客的腰椎受力均匀,在缓解乘客的腰酸同时,第一层气袋,第二层气袋以及第三层气袋安装在座椅上,占用空间小,在汽车颠簸时,防止乘客的身体左右摇摆,提高乘客的乘坐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座椅气动按摩装置
本技术涉及气动按摩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座椅气动按摩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汽车领域的科技发展,人们对于车辆乘坐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乘客因长时间乘坐或坐姿不够正确,造成乘客容易出现疲惫或酸痛感,座椅的腰背部气动按摩装置应运而生,有效地缓解了长时间乘坐造成的人体腰背部疲劳问题,提高乘客的乘坐舒适性。现有的气动按摩装置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机体外壳体积过大,不利于装置在车内放置,把手收放式设计,占用空间较大,不利于设备的摆放和管理,且大部分安装在汽车座椅的气动按摩装置在汽车颠簸时,乘客的身体随汽车摆动时,严重影响提高乘客的乘坐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座椅气动按摩装置,具有在缓解乘客的腰酸同时,占用空间小,在汽车颠簸时,防止乘客的身体左右摇摆,提高乘客的乘坐舒适性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座椅气动按摩装置,包括靠垫与坐垫,所述靠垫的下端面与坐垫的后端面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靠垫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头枕,所述靠垫的前端面从上至下依次固定安装有第一层气袋、多个分布均匀的气垫块、第二层气袋和第三层气袋,所述坐垫的上端面可拆卸连接有棉块垫,所述坐垫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两个气垫袋,所述坐垫左右两侧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气囊,所述坐垫的左侧面从前到后依次固定安装有操控板、气泵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另一端与靠垫的下端面套接,所述操控板面从后到前固定安装有第四按钮,第三按钮、第二按钮和第一按钮。为了使气垫块内充气,在倚靠所述靠垫时起到按摩的作用,作为本技术一种汽车座椅气动按摩装置优选的,所述所述靠垫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气腔,多个所述气垫块均与气腔连通,所述气腔与气泵通过管道连通。为了使第一层气袋、第二层气袋、第三层气袋、气囊和气垫袋充气按摩,作为本技术一种汽车座椅气动按摩装置优选的,所述第一层气袋、第二层气袋、第三层气袋、气囊和气垫袋均通过管道与气泵连通。为了方便通过操控板操控气泵向各个气层充气,作为本技术一种汽车座椅气动按摩装置优选的,所述气泵、操控板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为了使两个气垫袋均匀受力,作为本技术一种汽车座椅气动按摩装置优选的,两个所述气垫袋为椭圆形状。为了在按动各个按钮时,从而进行按摩,作为本技术一种汽车座椅气动按摩装置优选的,所述第一按钮与第一层气袋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按钮与第二层气袋电性连接,所述第三按钮与第三层气袋电性连接,气囊与第四按钮电性连接。为了使各个气袋以及气囊延长使用寿命,作为本技术一种汽车座椅气动按摩装置优选的,所述第一层气袋、第二层气袋、第三层气袋、气囊和两个气垫袋的材质均采用TPU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种汽车座椅气动按摩装置,由于乘客在长时间坐车,容易出现疲惫或酸痛感时,乘客通过操控板按动第一按钮,气泵向第一层气袋充气,第一层气袋充气抬升乘客的颈椎,可缓解乘客的颈椎的酸痛,按动第二按钮以及第三按钮,气泵向第二层气袋以及第三层气袋充气向,第二层气袋、第三层气袋充气,使乘客的腰椎受力均匀,在缓解乘客的腰酸同时,第一层气袋,第二层气袋以及第三层气袋安装在靠垫上,占用空间小。2、该种汽车座椅气动按摩装置,气囊充气与两个气垫袋配合,将乘客的腿部两侧进行挤压以及稳固,在汽车颠簸时,防止乘客的身体左右摇摆,提高乘客的乘坐舒适性。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汽车座椅气动按摩装置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汽车座椅气动按摩装置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的左视图。图中,1、靠垫;101、操控板;1011、坐垫;102、第一按钮;103、第二按钮;104、第三按钮;105、第四按钮;106、气泵;107、控制器;2、头枕;3、第一层气袋;4、气垫块;401、气腔;5、第二层气袋;6、第三层气袋;7、棉块垫;8、气囊;9、气垫袋。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座椅气动按摩装置,包括靠垫1与坐垫1011,靠垫1的下端面与坐垫1011的后端面通过转轴转动连接,靠垫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头枕2,靠垫1的前端面从上至下依次固定安装有第一层气袋3、多个分布均匀的气垫块4、第二层气袋5和第三层气袋6,坐垫1011的上端面可拆卸连接有棉块垫7,坐垫101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两个气垫袋9,坐垫1011左右两侧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气囊8,坐垫1011的左侧面从前到后依次固定安装有操控板101、气泵106和控制器107,控制器107的另一端与靠垫1的下端面套接,操控板101面从后到前固定安装有第四按钮105,第三按钮104、第二按钮103和第一按钮102。本实施例中:多个气垫块4与两个气垫袋9始终处于充满气的状态,当乘客坐在坐垫1011上时,背部靠在靠垫1上,气垫块4可对乘客的背部进行按摩,由于乘客长时间坐车,出现疲惫或酸痛感时,乘客通过操控板101按动第一按钮102,气泵106向第一层气袋3充气,第一层气袋3充气抬升乘客的颈椎,可缓解乘客的颈椎的酸痛,按动第二按钮103以及第三按钮104,气泵106向第二层气袋5以及第三层气袋6充气向,第二层气袋5、第三层气袋6充气,使乘客的腰椎受力均匀,缓解乘客的腰酸,按动第四按钮105,气泵106向气囊8充气,气囊8与气垫袋9配合,将乘客的腿部两侧进行挤压以及稳固,在汽车颠簸时,两个气垫袋9受到的压力均匀,防止乘客的身体左右摇摆,提高乘客的乘坐舒适性。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靠垫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气腔401,多个气垫块4均与气腔401连通,气腔401与气泵106通过管道连通。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气腔401,气垫块4均与气腔401连通,气泵106通过管道向气腔401内充气,进而多个气垫块4充满气,当乘客坐在坐垫1011上时,背部靠在靠垫1上,靠垫1上的气垫块4可对乘客的背部进行按摩。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第一层气袋3、第二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座椅气动按摩装置,包括靠垫(1)与坐垫(1011),所述靠垫(1)的下端面与坐垫(1011)的后端面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靠垫(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头枕(2),所述靠垫(1)的前端面从上至下依次固定安装有第一层气袋(3)、多个分布均匀的气垫块(4)、第二层气袋(5)和第三层气袋(6),所述坐垫(1011)的上端面可拆卸连接有棉块垫(7),所述坐垫(101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两个气垫袋(9),所述坐垫(1011)左右两侧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气囊(8),所述坐垫(1011)的左侧面从前到后依次固定安装有操控板(101)、气泵(106)和控制器(107),所述控制器(107)的另一端与靠垫(1)的下端面套接,所述操控板(101)面从后到前固定安装有第四按钮(105),第三按钮(104)、第二按钮(103)和第一按钮(10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座椅气动按摩装置,包括靠垫(1)与坐垫(1011),所述靠垫(1)的下端面与坐垫(1011)的后端面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靠垫(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头枕(2),所述靠垫(1)的前端面从上至下依次固定安装有第一层气袋(3)、多个分布均匀的气垫块(4)、第二层气袋(5)和第三层气袋(6),所述坐垫(1011)的上端面可拆卸连接有棉块垫(7),所述坐垫(101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两个气垫袋(9),所述坐垫(1011)左右两侧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气囊(8),所述坐垫(1011)的左侧面从前到后依次固定安装有操控板(101)、气泵(106)和控制器(107),所述控制器(107)的另一端与靠垫(1)的下端面套接,所述操控板(101)面从后到前固定安装有第四按钮(105),第三按钮(104)、第二按钮(103)和第一按钮(1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气动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靠垫(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气腔(401),多个所述气垫块(4)均与气腔(401)连通,所述气腔(401)与气泵(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栾世斌,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钧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