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设有平坦座椅的车辆,其包括:地板部,形成有向下方凹陷的腿部凹槽;座椅靠背,设置在地板部上,并通过下端部的旋转而倾斜;座椅垫,位于座椅靠背的前方并设置在地板部上;以及腿部垫,设置在地板部的腿部凹槽中,并且后部可旋转地结合到座椅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设有平坦座椅的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车辆的座椅领域中设有平坦座椅的车辆,该平坦座椅在车辆的室内空间中形成平坦空间,以使乘客可以躺下。
技术介绍
通常,车辆用作运送或运输装置。车辆搭载有座椅,该座椅在车辆的室内空间中提供用于运输乘员或乘客的乘坐空间。大多数座位通过座椅靠背的倾斜来形成使乘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躺下的空间。但是,即使将座椅靠背倾斜到与座椅垫齐平,乘员也只能躺在有限的空间内。此外,即使设置腿部垫来支撑乘员的腿,也无法确保乘客完全平躺的空间,从而存在长时间行驶过程中乘员会累积疲劳感的问题。因此,需要用于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的新的概念的车辆。上述
技术介绍
中说明的事项仅用于增进对本专利技术背景的理解,不能认为是相当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KR10-0590162B1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出的,旨在提供一种在车辆的座椅领域中设有平坦座椅的车辆,该平坦座椅在车辆的室内空间中形成平坦空间,以使乘客可以躺下。(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设有平坦座椅的车辆可以包括:地板部,形成有向下凹陷的腿部凹槽;座椅靠背,设置在地板部上;座椅垫,位于座椅靠背的前方并设置在地板部上;以及腿部垫,设置在地板部的腿部凹槽中,展开时关闭腿部凹槽并与座椅垫和地板部一起构成底面,收起时打开腿部凹槽。腿部垫的后部可旋转地结合到座椅垫,可以通过腿部垫的向下方的旋转打开腿部凹槽,或者通过腿部垫的向上旋转与座椅垫和地板部一起构成底面。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包括滑轨,所述滑轨固定设置在地板部上,座椅靠背可以紧固到滑轨上,以通过第一驱动部的操作而向前后方向滑动。腿部垫可以通过第二驱动部的操作向上方旋转或者向下方旋转。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包括控制部,所述控制部控制第一驱动部以使座椅靠背向前后方向滑动,或者控制第二驱动部以使腿部垫向上下方向旋转,在座椅模式的情况下,控制部可以通过控制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使座椅靠背向前方滑动并使腿部垫向下方旋转,在睡眠模式的情况下,控制部可以通过控制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使座椅靠背向后方滑动并使腿部垫向上方旋转。在地板部中形成有向滑轨的下方凹陷的第一容纳空间,并且所述车辆还可以包括盖板,所述盖板设置在第一容纳空间的上方并通过滑动使第一容纳空间打开或关闭。盖板可以在座椅靠背向前方滑动时被座椅靠背遮盖,在座椅靠背向后方滑动时暴露。本专利技术设有多个座椅单元,并且所述多个座椅单元可以设置在车辆的地板部上,以使得每一对的各前部彼此面对。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包括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形成在地板部的彼此面对的座椅单元之间,并设置为分隔各腿部凹槽。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包括扶手板,所述扶手板设置在地板部中座椅垫的侧方,并通过第三驱动部的操作而形成比座椅垫高的台阶,或者通过第三驱动部的操作而与座椅垫和地板部一起构成底面。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包括桌板,所述桌板为设置在位于座椅单元的外侧的门的一侧的板形状,并通过第四驱动部操作旋转,从而设置在座椅垫或腿部垫的上方。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包括控制部,所述控制部控制第四驱动部,以使桌板进行旋转操作,在座椅模式的情况下,控制部可以控制第四驱动部,以使桌板布置在座椅垫或腿部垫的上方,在睡眠模式的情况下,控制部可以控制第四驱动部,以使得桌板不设置在座椅垫或腿部垫的上方。在地板部的下部设有高电压电池,座椅垫可以通过热传递部连接到高电压电池。热传递部可以配置为热管。本专利技术可以形成有第二容纳空间,所述第二容纳空间设置在地板部中的座椅垫的下方并从地板部的侧方向车辆内侧凹陷,并且第二容纳空间可以在车辆的门打开时打开。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包括鞋板,所述鞋板设置在地板部的侧方并具有向车辆外侧或内侧滑动的板形状,并且在门打开时向车辆的外侧滑动或者在门关闭时向车辆的内侧滑动。(三)有益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设有平坦座椅的车辆,可以在车辆的室内空间中形成平坦空间,以使乘客可以躺下。尤其,形成设有完全水平面的平坦空间,从而即便在长时间行驶过程中,乘员也可以方便地移动。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设有平坦座椅的车辆的图。图2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设有平坦座椅的车辆的睡眠模式的图。图3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桌板的图。图4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二容纳空间的图。图5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座椅垫与高电压电池连接的状态的图。图6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座椅单元的图。图7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鞋板的图。图8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设有平坦座椅的车辆的睡眠模式的图。图9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设有平坦座椅的车辆的座椅模式和睡眠模式的控制图。附图标记说明10:地板部12:分隔板20:座椅靠背30:座椅垫40:腿部垫50:滑轨60:盖板70:扶手板80:桌板90:热传递部100:鞋板500:控制部D:车辆的门H10:腿部凹槽T:平坦空间M1~M4:第一至第四驱动部G1:第一容纳空间G2:第二容纳空间S、S'、S”、S”':多个座椅单元B:高电压电池L:被子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设有平坦座椅的车辆的图,图2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设有平坦座椅的车辆的睡眠模式的图,图3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桌板的图,图4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二容纳空间的图,图5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座椅垫与高电压电池连接的状态的图,图6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座椅单元的图,图7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鞋板的图,图8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设有平坦座椅的车辆的睡眠模式的图,图9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设有平坦座椅的车辆的座椅模式和睡眠模式的控制图。图1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设有平坦座椅的车辆的图。如图1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设有平坦座椅的车辆包括:地板部10,形成有向下方凹陷的腿部凹槽H10;座椅靠背20,设置在地板部10上;座椅垫30,位于座椅靠背20的前方并设置在地板部10上;以及腿部垫40,设置在地板部10的腿部凹槽H10中,展开时关闭腿部凹槽H10以与座椅垫30和地板部10一起构成底面,收起时打开腿部凹槽H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设有平坦座椅的车辆设有地板部10。地板部10构成车辆的室内空间的底面。并且,在地板部10上形成向下方凹陷的腿部凹槽H10。因此,腿部凹槽H10在乘员就坐时提供乘员可以放置脚或下身的空间。另外,本专利技术设有座椅靠背20、座椅垫30和腿部垫40。座椅靠背20可以通过下端的旋转而倾斜。并且,如图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设有平坦座椅的车辆,包括:/n地板部,形成有向下方凹陷的腿部凹槽;/n座椅靠背,设置在地板部上;/n座椅垫,位于座椅靠背的前方并设置在地板部上;以及/n腿部垫,设置在地板部的腿部凹槽中,展开时关闭腿部凹槽并与座椅垫和地板部一起构成底面,收起时打开腿部凹槽。/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603 KR 10-2019-00655981.一种设有平坦座椅的车辆,包括:
地板部,形成有向下方凹陷的腿部凹槽;
座椅靠背,设置在地板部上;
座椅垫,位于座椅靠背的前方并设置在地板部上;以及
腿部垫,设置在地板部的腿部凹槽中,展开时关闭腿部凹槽并与座椅垫和地板部一起构成底面,收起时打开腿部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有平坦座椅的车辆,其特征在于,
腿部垫的后部可旋转地结合到座椅垫,通过腿部垫的向下方的旋转打开腿部凹槽,或者通过腿部垫的向上方的旋转与座椅垫和地板部一起构成底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有平坦座椅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轨,所述滑轨固定设置在地板部上,
座椅靠背紧固到滑轨上,以通过第一驱动部的操作而向前后方向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有平坦座椅的车辆,其特征在于,
腿部垫通过第二驱动部的操作向上方旋转或向下方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有平坦座椅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部,所述控制部控制第一驱动部以使座椅靠背向前后方向滑动,或者控制第二驱动部以使腿部垫向上下方向旋转,
在座椅模式的情况下,控制部通过控制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使座椅靠背向前方滑动并使腿部垫向下方旋转,
在睡眠模式的情况下,控制部通过控制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使座椅靠背向后方滑动并使腿部垫向上方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有平坦座椅的车辆,其特征在于,
在地板部中形成有向滑轨的下方凹陷的第一容纳空间,并且所述车辆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设置在第一容纳空间的上方并通过滑动使第一容纳空间打开或关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有平坦座椅的车辆,其特征在于,
盖板在座椅靠背向前方滑动时被座椅靠背遮盖,在座椅靠背向后方滑动时暴露。
8.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车东垠,黄珍皓,李尚宪,
申请(专利权)人: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