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承重脚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0562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承重脚轮,包括支架、脚轮和轮盖,所述脚轮分别安装于所述支架的两侧并且所述轮盖与所述脚轮固定连接,还包括丝杆和细滚针轴承,所述支架的顶端设有凹槽部,所述丝杆通过插入所述凹槽部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细滚针轴承内置于所述凹槽部并且所述丝杆贯穿所述细滚针轴承,所述丝杆和所述支架的接合处设有支架盖,所述支架盖位于所述细滚针轴承的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高承重脚轮,其通过安装细滚针轴承来增强支架的载重能力,使脚轮转动更加顺畅稳定,避免支架在高承重情况下顶部开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承重脚轮
本技术属于脚轮
,具体涉及一种高承重脚轮。
技术介绍
公开号为:CN201484065U,主题名称为一种承重活动脚轮的技术专利,其技术方案公开了“在于所述的支架(8)上端连接有一轴承(5),轴承上连接有一活动转盘(2),所述的活动转盘(2)与轴承(5)的内环连接,所述轴承(5)的外环设置连接有轴承套(7),轴承套(7)上连接有珠盘(3),珠盘(3)及其上设有的钢珠(4)和支架(8)形成平面轴承结构”。以上述技术专利为例,其虽然提及了承重的脚轮,但是其技术方案与本技术的不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承重脚轮,其通过安装细滚针轴承来增强支架的载重能力,使脚轮转动更加顺畅稳定,避免支架在高承重情况下顶部开裂。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承重脚轮,其通过安装支架盖来起到防尘作用。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承重脚轮,其脚轮上安装有滚珠轴承,来增强脚轮的载重能力,使脚轮在高承重情况下不会变松。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承重脚轮,包括支架、脚轮和轮盖,所述(左右两个)脚轮分别安装于所述支架的两侧并且所述轮盖与所述脚轮固定连接,还包括:丝杆和细滚针轴承,所述支架的顶端设有凹槽部,所述丝杆通过插入所述凹槽部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细滚针轴承内置于所述凹槽部并且所述丝杆贯穿所述细滚针轴承,所述丝杆和所述支架的接合处设有支架盖,所述支架盖位于所述细滚针轴承的上方(所述凹槽部和所述丝杆之间的上半部设有细缝,所述细滚针轴承安装于细缝内,所述凹槽部和所述丝杆之间的下半部就是所述丝杆紧紧插入所述凹槽部的底端,所述细滚针轴承用于增强所述支架的载重能力,使所述脚轮转动更加顺畅稳定,避免所述支架在高承重情况下所述凹槽部的顶端开裂,并且安装所述支架盖起到防尘作用,防止灰尘进入细缝内;)钢珠和圆柱销,所述凹槽部的底端放置所述钢珠并且所述钢珠与所述丝杆接触,所述圆柱销内置于所述凹槽部并且位于所述钢珠的上方(所述钢珠保证所述支架在高承重的情况下也能灵活转动,在所述丝杆靠近所述钢珠的一端设有凹槽,所述圆柱销插入凹槽使所述丝杆更加紧紧固定于所述支架);滚珠轴承,所述滚珠轴承安装于所述脚轮并且与所述脚轮固定连接(所述滚珠轴承用于增强所述脚轮的载重能力,使所述脚轮在高承重情况下不会变松)。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位于所述支架的两侧的脚轮通过空心铆钉连接,所述空心铆钉贯穿所述支架的左右两侧并且(左右两个)轮盖分别盖住所述空心铆钉的两端(所述空心铆钉连接两个脚轮,使所述脚轮具有更强的抗压能力和承载能力,所述轮盖将所述空心铆钉的两端盖住,一方面保护空心铆钉与脚轮之间的稳定性,可以抵挡一定的外力,一方面也可以起到防尘作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空心铆钉贯穿所述滚珠轴承并且在所述空心铆钉和所述滚珠轴承之间设有垫片(所述滚珠轴承有2个,分别位于所述空心铆钉的两端,所述垫片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高承重脚轮还包括刹车结构,所述刹车结构固定于所述支架并且位于左右脚轮之间。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刹车结构包括刹车块、刹车踏板和刹车弹簧,所述刹车踏板向下压时带动所述刹车块作用于所述脚轮(所述刹车块和所述脚轮摩擦作用使所述脚轮停下,所述刹车弹簧用于复位)。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高承重脚轮的部分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高承重脚轮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沿图2B-B方向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一种高承重脚轮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一种高承重脚轮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包括:10、支架;11、凹槽部;20、脚轮;21、轮盖;30、丝杆;40、细滚针轴承;50、支架盖;60、钢珠;70、圆柱销;80、滚珠轴承;90、空心铆钉;91、垫片;92、刹车踏板;93、刹车块;94、刹车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技术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技术。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承重脚轮,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对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参见附图的图1,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高承重脚轮的部分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高承重脚轮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沿图2B-B方向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一种高承重脚轮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一种高承重脚轮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注意,本技术涉及的轮盖、刹车块等可被视为现有技术。第一实施例。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承重脚轮,包括支架10、脚轮20和轮盖21,所述(左右两个)脚轮20分别安装于所述支架10的两侧并且所述轮盖21与所述脚轮20固定连接,还包括:丝杆30和细滚针轴承40,所述支架10的顶端设有凹槽部11,所述丝杆30通过插入所述凹槽部11与所述支架10固定连接,所述细滚针轴承40内置于所述凹槽部11并且所述丝杆30贯穿所述细滚针轴承40,所述丝杆30和所述支架10的接合处设有支架盖50,所述支架盖50位于所述细滚针轴承40的上方(所述凹槽部11和所述丝杆30之间的上半部设有细缝,所述细滚针轴承40安装于细缝内,所述凹槽部11和所述丝杆30之间的下半部就是所述丝杆30紧紧插入所述凹槽部11的底端,所述细滚针轴承40用于增强所述支架10的载重能力,使所述脚轮20转动更加顺畅稳定,避免所述支架10在高承重情况下所述凹槽部11的顶端开裂,并且安装所述支架盖50起到防尘作用,防止灰尘进入细缝内);钢珠60和圆柱销70,所述凹槽部11的底端放置所述钢珠60并且所述钢珠60与所述丝杆30接触,所述圆柱销70内置于所述凹槽部11并且位于所述钢珠60的上方(所述钢珠60保证所述支架10在高承重的情况下也能灵活转动,在所述丝杆30靠近所述钢珠60的一端设有凹槽(未示出),所述圆柱销70插入凹槽使所述丝杆30更加紧紧固定于所述支架10);滚珠轴承80,所述滚珠轴承80安装于所述脚轮20并且与所述脚轮20固定连接(所述滚珠轴承80用于增强所述脚轮20的载重能力,使所述脚轮20在高承重情况下不会变松)。具体的是,位于所述支架10的两侧的脚轮20通过空心铆钉连接90,所述空心铆钉90贯穿所述支架10的左右两侧并且(左右两个)轮盖21分别盖住所述空心铆钉90的两端(所述空心铆钉90连接两个脚轮20,使所述脚轮20具有更强的抗压能力和承载能力,所述轮盖21将所述空心铆钉90的两端盖住,一方面保护空心铆钉90与脚轮20之间的稳定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承重脚轮,包括支架、脚轮和轮盖,所述脚轮分别安装于所述支架的两侧并且所述轮盖与所述脚轮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丝杆和细滚针轴承,所述支架的顶端设有凹槽部,所述丝杆通过插入所述凹槽部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细滚针轴承内置于所述凹槽部并且所述丝杆贯穿所述细滚针轴承,所述丝杆和所述支架的接合处设有支架盖,所述支架盖位于所述细滚针轴承的上方;/n钢珠和圆柱销,所述凹槽部的底端放置所述钢珠并且所述钢珠与所述丝杆接触,所述圆柱销内置于所述凹槽部并且位于所述钢珠的上方;/n滚珠轴承,所述滚珠轴承安装于所述脚轮并且与所述脚轮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承重脚轮,包括支架、脚轮和轮盖,所述脚轮分别安装于所述支架的两侧并且所述轮盖与所述脚轮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丝杆和细滚针轴承,所述支架的顶端设有凹槽部,所述丝杆通过插入所述凹槽部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细滚针轴承内置于所述凹槽部并且所述丝杆贯穿所述细滚针轴承,所述丝杆和所述支架的接合处设有支架盖,所述支架盖位于所述细滚针轴承的上方;
钢珠和圆柱销,所述凹槽部的底端放置所述钢珠并且所述钢珠与所述丝杆接触,所述圆柱销内置于所述凹槽部并且位于所述钢珠的上方;
滚珠轴承,所述滚珠轴承安装于所述脚轮并且与所述脚轮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福林李宵阳李正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兴捷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