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移印花梭织涤纶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0517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转移印花梭织涤纶面料,包括杜邦特富龙涂覆层、印花层、梭织涤纶面料层、阻燃面料层、芳纶面料层、氢氧化铝阻燃剂涂覆层、抗菌面料层、棉布面料层、竹纤维、棉纶纤维和银纤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面料为复合面料,由梭织涤纶面料层作为本面料的基层,防风效果较佳,通过本面料最表层的杜邦特富龙涂覆层可以起到良好的防水防油污效果,通过阻燃面料层可以起到本面料的阻燃效果,阻燃效果较佳,避免本面料接触高温导致面料烧穿,进一步损伤人体,本面料通过抗菌面料层起到抗菌除臭效果,通过竹纤维、棉纶纤维和银纤维共同编织而成的抗菌面料层,不仅抗菌效果优良,且更加环保舒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移印花梭织涤纶面料
本技术涉及一种涤纶面料,具体是一种转移印花梭织涤纶面料,属于梭织涤纶面料应用

技术介绍
聚酯纤维,俗称“涤纶”。是由有机二元酸和二元醇缩聚而成的聚酯经纺丝所得的合成纤维,简称PET纤维,属于高分子化合物。于1941年专利技术,是当前合成纤维的第一大品种。聚酯纤维最大的优点是抗皱性和保形性很好,具有较高的强度与弹性恢复能力。其坚牢耐用、抗皱免烫、不粘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的涤纶面料越来越无法满足人们的日常使用要求,传统的涤纶面料舒适度较低,吸汗性较差,容易滋生细菌引发臭味,造成人们社交尴尬。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转移印花梭织涤纶面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转移印花梭织涤纶面料。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转移印花梭织涤纶面料,包括印花层、梭织涤纶面料层和抗菌面料层,所述梭织涤纶面料层的表面上复合设置有印花层,所述印花层的表面上复合设置有杜邦特富龙涂覆层,所述梭织涤纶面料层的下表面上复合设置有阻燃面料层,所述阻燃面料层的表面上复合设置有抗菌面料层,所述抗菌面料层的表面上复合设置有棉布面料层。优选的,所述抗菌面料层由竹纤维、棉纶纤维和银纤维编织组成,且棉纶纤维的占比为总量的50%,竹纤维的占比为20%,银纤维的占比为30%。优选的,所述阻燃面料层包括芳纶面料层和氢氧化铝阻燃剂涂覆层,所述芳纶面料层的上下表面上均复合设置有氢氧化铝阻燃剂涂覆层。优选的,所述梭织涤纶面料层复合设置在印花层和阻燃面料层之间。优选的,所述阻燃面料层复合设置在梭织涤纶面料层和抗菌面料层之间。优选的,所述抗菌面料层复合设置在阻燃面料层和棉布面料层之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面料为复合面料,由梭织涤纶面料层作为本面料的基层,防风效果较佳,通过本面料最表层的杜邦特富龙涂覆层可以起到良好的防水防油污效果,通过阻燃面料层可以起到本面料的阻燃效果,阻燃效果较佳,避免本面料接触高温导致面料烧穿,进一步损伤人体。2、本面料通过抗菌面料层起到抗菌除臭效果,通过竹纤维、棉纶纤维和银纤维共同编织而成的抗菌面料层,不仅抗菌效果优良,且更加环保舒适,本面料通过棉布面料层作为面料最内层,使得本面料更加舒适亲肤,且吸汗效果更佳。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阻燃面料层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抗菌面料层结构示意图。图中:1、杜邦特富龙涂覆层,2、印花层,3、梭织涤纶面料层,4、阻燃面料层,401、芳纶面料层,402、氢氧化铝阻燃剂涂覆层,5、抗菌面料层,6、棉布面料层,7、竹纤维,8、棉纶纤维,9、银纤维。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得本技术的技术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4所示,一种转移印花梭织涤纶面料,包括印花层2、梭织涤纶面料层3和抗菌面料层5,所述梭织涤纶面料层3的表面上复合设置有印花层2,所述印花层2的表面上复合设置有杜邦特富龙涂覆层1,所述梭织涤纶面料层3的下表面上复合设置有阻燃面料层4,所述阻燃面料层4的表面上复合设置有抗菌面料层5,所述抗菌面料层5的表面上复合设置有棉布面料层6。所述抗菌面料层5由竹纤维7、棉纶纤维8和银纤维9编织组成,且棉纶纤维8的占比为总量的50%,竹纤维7的占比为20%,银纤维9的占比为30%,使得面料抗菌较好,且环保亲肤;所述阻燃面料层4包括芳纶面料层401和氢氧化铝阻燃剂涂覆层402,所述芳纶面料层401的上下表面上均复合设置有氢氧化铝阻燃剂涂覆层402,使得本面料的阻燃效果更佳;所述梭织涤纶面料层3复合设置在印花层2和阻燃面料层4之间;所述阻燃面料层4复合设置在梭织涤纶面料层3和抗菌面料层5之间;所述抗菌面料层5复合设置在阻燃面料层4和棉布面料层6之间。本技术在使用时,首先,当本面料的表面接触污水或是油污时,可以通过表层的杜邦特富龙涂覆层1起到防水防油污效果,使得面料可以保持清洁,本面料通过梭织涤纶面料层3作为基层,梭织密度较大,防风效果良好,当本面料接触高温或是明火时,可以通过阻燃面料层4起到阻燃效果,避免面料因接触火焰导致面料烧穿,避免进一步灼烧身体,本面料通过棉布面料层6作为面料的最内层,使得本面料的亲肤性更佳,吸汗性更好,通过抗菌面料层5可以对本面料起到抑菌抗菌效果,进而起到防臭效果,穿戴体验更好。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得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移印花梭织涤纶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印花层(2)、梭织涤纶面料层(3)和抗菌面料层(5),所述梭织涤纶面料层(3)的表面上复合设置有印花层(2),所述印花层(2)的表面上复合设置有杜邦特富龙涂覆层(1),所述梭织涤纶面料层(3)的下表面上复合设置有阻燃面料层(4),所述阻燃面料层(4)的表面上复合设置有抗菌面料层(5),所述抗菌面料层(5)的表面上复合设置有棉布面料层(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移印花梭织涤纶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印花层(2)、梭织涤纶面料层(3)和抗菌面料层(5),所述梭织涤纶面料层(3)的表面上复合设置有印花层(2),所述印花层(2)的表面上复合设置有杜邦特富龙涂覆层(1),所述梭织涤纶面料层(3)的下表面上复合设置有阻燃面料层(4),所述阻燃面料层(4)的表面上复合设置有抗菌面料层(5),所述抗菌面料层(5)的表面上复合设置有棉布面料层(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移印花梭织涤纶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面料层(4)包括芳纶面料层(401)和氢氧化铝阻燃剂涂覆层(4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应泉
申请(专利权)人:吴江市天马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