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打印机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04942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3D打印机平台,其结构包括主体、门扇、把手、平台底板、基板、柔性结构和限位装置,通过设置了限位装置在基板上端,可通过转动转动棒,转动棒通过丝杆带动内螺纹套移动,两端的内螺纹套可带动两端的限位杆移动,限位杆可对柔性结构安装和拆卸时起到限位作用,防止柔性结构与基板之间产生错位,结构简单,打印平台可快速安装和拆卸,方便使用;通过设置了固定装置在限位杆上端,可通过转动螺杆带动滑块移动,滑块带动下端的弹性层与柔性结构相接触,并施加压力给柔性结构,使柔性结构压紧在基板上,增强了柔性结构的稳定性,便于打印模型的取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打印机平台
本技术涉及3D打印
,具体涉及一种3D打印机平台。
技术介绍
3D打印机是快速成型的一种工艺,采用层层堆积的方式分层制作出三维模型,其运行过程类似于传统打印机,只不过传统打印机是把墨水打印到纸质上形成二维的平面图纸,而三维打印机是把液态光敏树脂材料、熔融的塑料丝、石膏粉等材料通过喷射粘结剂或挤出等方式实现层层堆积叠加形成三维实体,3D打印机通过高温加热打印喷头使打印耗材熔化并沉积至打印平台,熔化打印耗材接触打印平台时受冷迅速凝结,打印喷头沿着设定好的打印路径将打印耗材层层沉积到打印平台上,从而构造具有三维结构的模型.3D打印机的打印平台具有加热功能,将打印平台加热到一定温度,防止打印模型翘边。3D打印机放置打印平台内部运作时,打印平台打印模型容易翘边,打印平台结构较为单一,致使打印平台安装和拆卸较为不便,不便于打印模型的取出。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3D打印机平台,解决了3D打印机放置打印平台内部运作时,打印平台打印模型容易翘边,打印平台结构较为单一,致使打印平台安装和拆卸较为不便,不便于打印模型的取出的问题。(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3D打印机平台,包括主体、门扇、把手、平台底板、基板、柔性结构和限位装置,所述主体前端面与门扇转动连接,所述门扇右端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主体内底部固定连接有平台底板,所述平台底板顶部与基板固定连接,所述基板顶部设有柔性结构,所述限位装置与平台底板上端转动连接,所述限位装置由移动槽、丝杆、内螺纹套、限位杆、连接轴、转动棒和固定装置组成,所述移动槽设于平台底板上端,所述丝杆左端与移动槽转动连接,所述内螺纹套下端与丝杆螺纹连接,所述内螺纹套顶部与限位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轴与丝杆左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棒左端与连接轴构成一体,所述固定装置与限位杆上端转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装置由螺杆、滑块和弹性层组成,所述螺杆与限位杆上端转动连接,所述滑块顶部与螺杆转动连接,所述弹性层顶部与滑块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杆呈倒U形结构,并且限位杆对称安装于移动槽左右两端。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杆上端底部高度与基板顶部相持平,且转动棒与水平面夹角呈度。进一步的,所述内螺纹套底部与移动槽底部相互接触,且内螺纹套下端前后两侧面均与移动槽紧密接触。进一步的,所述内螺纹套与限位杆下端垂直连接,且内螺纹套设有两个。进一步的,所述滑块和弹性层两者结构相同,且滑块和弹性层高度相同。进一步的,所述滑块和弹性层左侧面均与限位杆相连接,且弹性层高度为1CM。(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所述一种3D打印机平台,通过设置了限位装置在基板上端,可通过转动转动棒,转动棒通过丝杆带动内螺纹套移动,两端的内螺纹套可带动两端的限位杆移动,限位杆可对柔性结构安装和拆卸时起到限位作用,防止柔性结构与基板之间产生错位,结构简单,打印平台可快速安装和拆卸,方便使用。2)本技术所述一种3D打印机平台,通过设置了固定装置在限位杆上端,可通过转动螺杆带动滑块移动,滑块带动下端的弹性层与柔性结构相接触,并施加压力给柔性结构,使柔性结构压紧在基板上,增强了柔性结构的稳定性,便于打印模型的取出。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限位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2中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转动棒结构示意图。图中:主体-1、门扇-2、把手-3、平台底板-4、基板-5、柔性结构-6、限位装置-7、移动槽-71、丝杆-72、内螺纹套-73、限位杆-74、连接轴-75、转动棒-76、固定装置-77、螺杆-771、滑块-772、弹性层-773。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3D打印机平台:包括主体1、门扇2、把手3、平台底板4、基板5、柔性结构6和限位装置7,主体1前端面与门扇2转动连接,门扇2右端固定连接有把手3,主体1内底部固定连接有平台底板4,平台底板4顶部与基板5固定连接,基板5顶部设有柔性结构6,限位装置7与平台底板4上端转动连接,限位装置7由移动槽71、丝杆72、内螺纹套73、限位杆74、连接轴75、转动棒76和固定装置77组成,移动槽71设于平台底板4上端,丝杆72左端与移动槽71转动连接,内螺纹套73下端与丝杆72螺纹连接,丝杆72可带动内螺纹套73移动,内螺纹套73顶部与限位杆74固定连接,连接轴75与丝杆72左端固定连接,转动棒76左端与连接轴75构成一体,固定装置77与限位杆74上端转动连接,可对柔性结构6起到固定效果。其中,所述固定装置77由螺杆771、滑块772和弹性层773组成,螺杆771与限位杆74上端转动连接,滑块772顶部与螺杆771转动连接,弹性层773顶部与滑块772固定连接。其中,所述限位杆74呈倒U形结构,并且限位杆74对称安装于移动槽71左右两端。其中,所述限位杆74上端底部高度与基板5顶部相持平,有利对柔性结构6的限位,且转动棒76与水平面夹角呈60度。其中,所述内螺纹套73底部与移动槽71底部相互接触,且内螺纹套73下端前后两侧面均与移动槽71紧密接触。其中,所述内螺纹套73与限位杆74下端垂直连接,且内螺纹套73设有两个。其中,所述滑块772和弹性层773两者结构相同,提高柔性结构6的放置效果,且滑块772和弹性层773高度相同。其中,所述滑块772和弹性层773左侧面均与限位杆74相连接,且弹性层773高度为1CM。本技术通过改进提供一种3D打印机平台,其工作原理如下;第一,使用本设备时,首先将本设备放置在工作区域中,然后将设备与外部电源连接,即可为本设备工作提供所需的电能;第二,在对柔性结构6限位时,可通过转动转动棒76,转动棒76通过连接轴75带动丝杆72转动,丝杆72带动两端的内螺纹套73移动,内螺纹套73带动两端的限位杆74移动;第三,限位杆74上端在基板5上端相移动,柔性结构6前后两端均与限位杆74相接触,即到达对柔性结构6的限位;第四,在对柔性结构6固定时,转动上端的螺杆771,螺杆771带动滑块772移动,滑块772带动弹性层773移动,并对柔性结构6固定;第五,反向转动螺杆771和丝杆72时,并可使弹性层773和限位杆74失去对柔性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3D打印机平台,包括主体(1)和柔性结构(6),所述主体(1)前端面与门扇(2)转动连接,所述门扇(2)右端固定连接有把手(3),所述主体(1)内底部固定连接有平台底板(4),所述平台底板(4)顶部与基板(5)固定连接,所述基板(5)顶部设有柔性结构(6);/n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装置(7),所述限位装置(7)与平台底板(4)上端转动连接,所述限位装置(7)由移动槽(71)、丝杆(72)、内螺纹套(73)、限位杆(74)、连接轴(75)、转动棒(76)和固定装置(77)组成,所述移动槽(71)设于平台底板(4)上端,所述丝杆(72)左端与移动槽(71)转动连接,所述内螺纹套(73)下端与丝杆(72)螺纹连接,所述内螺纹套(73)顶部与限位杆(74)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轴(75)与丝杆(72)左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棒(76)左端与连接轴(75)构成一体,所述固定装置(77)与限位杆(74)上端转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打印机平台,包括主体(1)和柔性结构(6),所述主体(1)前端面与门扇(2)转动连接,所述门扇(2)右端固定连接有把手(3),所述主体(1)内底部固定连接有平台底板(4),所述平台底板(4)顶部与基板(5)固定连接,所述基板(5)顶部设有柔性结构(6);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装置(7),所述限位装置(7)与平台底板(4)上端转动连接,所述限位装置(7)由移动槽(71)、丝杆(72)、内螺纹套(73)、限位杆(74)、连接轴(75)、转动棒(76)和固定装置(77)组成,所述移动槽(71)设于平台底板(4)上端,所述丝杆(72)左端与移动槽(71)转动连接,所述内螺纹套(73)下端与丝杆(72)螺纹连接,所述内螺纹套(73)顶部与限位杆(74)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轴(75)与丝杆(72)左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棒(76)左端与连接轴(75)构成一体,所述固定装置(77)与限位杆(74)上端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打印机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77)由螺杆(771)、滑块(772)和弹性层(773)组成,所述螺杆(771)与限位杆(74)上端转动连接,所述滑块(772)顶部与螺杆(771)转动连接,所述弹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楚敬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鑫敬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