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欧晓霞专利>正文

一种PE管打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0411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PE管材打孔设备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PE管打孔装置,针对现有的PE管打孔装置使用操作不够便利、打孔效率低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U型座,U型座的内侧底部开设有豁口,U型座的顶部焊接有竖板,竖板的前侧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倾斜设置的压杆,竖板的前侧底部转动连接有套管,套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相啮合,套管的内侧活动套设有矩形杆,矩形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钻杆,钻杆的底端延伸至U型座的内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一手扶住PE管,另一只手下压压杆便可对PE管进行快速打孔操作,打孔效率高,易于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E管打孔装置
本技术涉及PE管材打孔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PE管打孔装置。
技术介绍
PE管的应用非常广泛,在PE管的应用中往往需要对PE管进行打孔,特别是在农业滴灌中,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775773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PE管打孔装置,包括支撑柱和卡环,卡环上设有锁紧螺母,卡环上开设有调节孔,调节孔内设有第一调节杆,第一调节杆的一端设有第一弧形板,支撑柱上设有第二调节杆,第二调节杆的一端设有第二弧形板,第二调节杆上设有自攻螺纹杆,第二弧形板上开设有通孔。该装置嵌套在PE管上,然后利用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实现该装置在PE管上的固定和定位,当进行连续打孔时无需拆除该装置,只需松动第一调节杆或者第二调节杆即可移动该装置,进行下一个孔的开设,操作方便简单;此外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的设置,使得该装置能够适应不同管径的PE管,大大提高了该装置的适应性。但是上述设计还存在不足之处,上述设计的PE管打孔装置结构设计不够合理,使用操作不够便利,打孔效率低下,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PE管打孔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PE管打孔装置使用操作不够便利、打孔效率低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PE管打孔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PE管打孔装置,包括U型座,所述U型座的内侧底部开设有豁口,所述U型座的顶部焊接有竖板,所述竖板的前侧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倾斜设置的压杆,所述竖板的前侧底部转动连接有套管,所述套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相啮合,所述套管的内侧活动套设有矩形杆,所述矩形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钻杆,所述钻杆的底端延伸至U型座的内侧,所述竖板的一侧滑动安装有齿条,所述第一锥齿轮与齿条相啮合,所述齿条的一侧底部固定连接有横杆的一端,所述横杆的另一端与钻杆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齿条的外侧活动套设有横板,且横板固定连接在竖板上,使得齿条只能升降运动。优选的,所述套管的外侧和钻杆的外侧均固定套设有轴承的内圈,两个轴承中位于上方的轴承的外圈固定连接在竖板上,位于下方的轴承的外圈与横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使得钻杆旋转时也能被横杆带动而进行升降运动。优选的,所述U型座的顶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套管的底端和齿条的底端均延伸至凹槽内并与凹槽活动连接,增加钻杆的下降距离。优选的,所述凹槽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与齿条相适配的通孔,且通孔位于齿条的正下方,使得齿条的底端可伸入到通孔内。优选的,所述套管的内侧为矩形结构,所述矩形杆的横截面为矩形结构,使得矩形杆可在套管的内侧升降并随套管同步旋转。本技术中所述的PE管打孔装置,通过抬起压杆,将PE管放入U型座的内侧,通过下压压杆,压杆带动第一锥齿轮进行顺时针旋转,第一锥齿轮旋转时带动第二锥齿轮旋转并带动齿条向下移动,齿条通过横杆带动钻杆向下移动;本技术中所述的PE管打孔装置,通过第二锥齿轮旋转时带动套管旋转,套管的内侧带动矩形杆旋转,矩形杆便可带动钻杆旋转,钻杆便可边向下移动并旋转,矩形杆在套管的内侧向下滑动,钻杆的底端便可在PE管表面开凿出孔洞;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一手扶住PE管,另一只手下压压杆便可对PE管进行快速打孔操作,打孔效率高,易于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PE管打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PE管打孔装置的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U型座;2、竖板;3、第一锥齿轮;4、压杆;5、豁口;6、套管;7、第二锥齿轮;8、矩形杆;9、钻杆;10、齿条;11、横杆;12、凹槽;13、通孔;14、横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2,一种PE管打孔装置,包括U型座1,U型座1的内侧底部开设有豁口5,U型座1的顶部焊接有竖板2,竖板2的前侧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一锥齿轮3,第一锥齿轮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倾斜设置的压杆4,竖板2的前侧底部转动连接有套管6,套管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7,第二锥齿轮7与第一锥齿轮3相啮合,套管6的内侧活动套设有矩形杆8,矩形杆8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钻杆9,钻杆9的底端延伸至U型座1的内侧,竖板2的一侧滑动安装有齿条10,第一锥齿轮3与齿条10相啮合,齿条10的一侧底部固定连接有横杆11的一端,横杆11的另一端与钻杆9转动连接。本技术中,齿条10的外侧活动套设有横板14,且横板14固定连接在竖板2上,使得齿条10只能升降运动。本技术中,套管6的外侧和钻杆9的外侧均固定套设有轴承的内圈,两个轴承中位于上方的轴承的外圈固定连接在竖板2上,位于下方的轴承的外圈与横杆1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使得钻杆9旋转时也能被横杆11带动而进行升降运动。本技术中,U型座1的顶侧开设有凹槽12,套管6的底端和齿条10的底端均延伸至凹槽12内并与凹槽12活动连接,增加钻杆9的下降距离。本技术中,凹槽12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与齿条10相适配的通孔13,且通孔13位于齿条10的正下方,使得齿条10的底端可伸入到通孔13内。本技术中,套管6的内侧为矩形结构,矩形杆8的横截面为矩形结构,使得矩形杆8可在套管6的内侧升降并随套管6同步旋转。本技术中,在使用时,抬起压杆4,将PE管放入U型座1的内侧,然后下压压杆4,压杆4带动第一锥齿轮3进行顺时针旋转,第一锥齿轮3旋转时带动第二锥齿轮7旋转并带动齿条10向下移动,此时齿条10通过横杆11带动钻杆9向下移动,第二锥齿轮7旋转时带动套管6旋转,套管6的内侧带动矩形杆8旋转,矩形杆8便可带动钻杆9旋转,钻杆9便可边向下移动并旋转,此时矩形杆8在套管6的内侧向下滑动,钻杆9的底端便可在PE管表面开凿出孔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PE管打孔装置,包括U型座(1),所述U型座(1)的内侧底部开设有豁口(5),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座(1)的顶部焊接有竖板(2),所述竖板(2)的前侧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一锥齿轮(3),所述第一锥齿轮(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倾斜设置的压杆(4),所述竖板(2)的前侧底部转动连接有套管(6),所述套管(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7),所述第二锥齿轮(7)与第一锥齿轮(3)相啮合,所述套管(6)的内侧活动套设有矩形杆(8),所述矩形杆(8)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钻杆(9),所述钻杆(9)的底端延伸至U型座(1)的内侧,所述竖板(2)的一侧滑动安装有齿条(10),所述第一锥齿轮(3)与齿条(10)相啮合,所述齿条(10)的一侧底部固定连接有横杆(11)的一端,所述横杆(11)的另一端与钻杆(9)转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E管打孔装置,包括U型座(1),所述U型座(1)的内侧底部开设有豁口(5),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座(1)的顶部焊接有竖板(2),所述竖板(2)的前侧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一锥齿轮(3),所述第一锥齿轮(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倾斜设置的压杆(4),所述竖板(2)的前侧底部转动连接有套管(6),所述套管(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7),所述第二锥齿轮(7)与第一锥齿轮(3)相啮合,所述套管(6)的内侧活动套设有矩形杆(8),所述矩形杆(8)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钻杆(9),所述钻杆(9)的底端延伸至U型座(1)的内侧,所述竖板(2)的一侧滑动安装有齿条(10),所述第一锥齿轮(3)与齿条(10)相啮合,所述齿条(10)的一侧底部固定连接有横杆(11)的一端,所述横杆(11)的另一端与钻杆(9)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E管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10)的外侧活动套设有横板(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晓霞
申请(专利权)人:欧晓霞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