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缸盖气门导管的压装装置,其包括活动连接杆、纵向穿过所述连接杆中部位置的压杆、横向穿过所述连接杆的左活动杆和右活动杆、活动设置在左活动杆两端的第一左垂直固定杆和第二左垂直固定杆、活动设置在右活动杆两端的第一右垂直固定杆和第二右垂直固定杆、环套组件;所述第一左垂直固定杆、第二左垂直固定杆、第一右垂直固定杆、第二右垂直固定杆下端分别穿过所述环套组件并且通过时第一左蝶形螺母、第二左蝶形螺母、第一右蝶形螺母、第二右蝶形螺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缸盖气门导管的压装装置,压杆在挤压的时候,更加稳定,使缸盖气门导管被平衡的安装固定,提高了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缸盖气门导管的压装装置
本技术涉及压装工装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缸盖气门导管的压装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气门导管在气缸盖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如果导管压入缸盖时斜了,会给后工序精加工导管造成困难,甚至当气缸盖装上发动机工作的时候,气门与导管孔之间相互摩擦,导管孔逐渐变大,变椭圆,无法起到固定气门的作用,会造成发动机烧机油或汽油燃烧不充分。另外导管孔的外露长度也有严格的尺寸控制。因此它的压装精度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由于气门导管的位置比较特殊,因此需要一种专用的工具才能将气门导管压入缸盖中;但是,这种结构的压装机构在压装过程中,对于按压块压接力中水平方向的分量无法进行有效地缓冲平衡,影响到了气门导管安装的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用于缸盖气门导管的压装装置,解决了这种结构的压装机构在压装过程中,对于按压块压接力中水平方向的分量无法进行有效地缓冲平衡,影响到了气门导管安装的精度的问题。(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缸盖气门导管的压装装置,其包括活动连接杆、纵向穿过所述连接杆中部位置的压杆、横向穿过所述连接杆的左活动杆和右活动杆、活动设置在左活动杆两端的第一左垂直固定杆和第二左垂直固定杆、活动设置在右活动杆两端的第一右垂直固定杆和第二右垂直固定杆、环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左垂直固定杆、第二左垂直固定杆、第一右垂直固定杆、第二右垂直固定杆下端分别穿过所述环套组件并且通过时第一左蝶形螺母、第二左蝶形螺母、第一右蝶形螺母、第二右蝶形螺母。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杆上还设置有连接通道,所述连接通道呈圆形;所述压杆穿过所述连接通道并且向下延伸/。作为优选、所述压杆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设置在连接通道中。作为优选、所述环套组件包括第一半圆环件和第二半圆环件;所述第一半圆环件和第二半圆环件配合在一起并且其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螺栓螺母组合、第二螺栓螺母组合固定在一块。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杆包括主体、设置在主体内的第一活动孔和第二活动孔;所述左活动杆、右活动杆分别穿过所述第一活动孔、第二活动孔并且可以在其中活动。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活动孔和第二活动孔两端均为圆弧形,其中间为矩形,整体呈“操场形”。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螺栓螺母组合包括第一螺栓、与第一螺栓螺接的第一螺母;所述第二螺栓螺母组合包括第二螺栓、与第二螺栓螺接的第二螺母;所述第一半圆环件、第二半圆环件两边分别设置有第一耳部、第二耳部,所述第一螺栓穿过第一耳部和第二耳部左边的配合处通过第一螺母螺接固定,所述第二螺栓穿过第一耳部和第二耳部右边的配合处通过第二螺母螺接固定。(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缸盖气门导管的压装装置,其结构紧凑,操作方便,压杆配合活动杆在左活动杆和右活动杆上水平左右移动,来达到压杆向下或者向上的工作,是压杆在挤压的时候,更加稳定,使缸盖气门导管被平衡的安装固定,提高了精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种用于缸盖气门导管的压装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一种用于缸盖气门导管的压装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一种用于缸盖气门导管的压装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一种用于缸盖气门导管的压装装置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所述一种用于缸盖气门导管的压装装置的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4,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种用于缸盖气门导管的压装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一种用于缸盖气门导管的压装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一种用于缸盖气门导管的压装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一种用于缸盖气门导管的压装装置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所述一种用于缸盖气门导管的压装装置的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中,本技术的一种用于缸盖气门导管的压装装置主要是应用于缸盖气门导管的安装设备中,将导管合理有效的安装固定进去,使其符合检测标准的需要,从而满足工业生产的需要。请参阅图1-图5,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缸盖气门导管的压装装置,其包括活动连接杆1、纵向穿过所述连接杆1中部位置的压杆2、横向穿过所述连接杆1的左活动杆4和右活动杆3、活动设置在左活动杆4两端的第一左垂直固定杆6和第二左垂直固定杆7、活动设置在右活动杆3两端的第一右垂直固定杆8和第二右垂直固定杆9、环套组件5;所述第一左垂直固定杆6、第二左垂直固定杆7、第一右垂直固定杆8、第二右垂直固定杆9下端分别穿过所述环套组件5并且通过时第一左蝶形螺母61、第二左蝶形螺母71、第一右蝶形螺母81、第二右蝶形螺母91;所述连接杆1包括主体11、设置在主体11内的第一活动孔12和第二活动孔13;所述左活动杆4、右活动杆3分别穿过所述第一活动孔12、第二活动孔13并且可以在其中活动;所述第一活动孔12和第二活动孔13两端均为圆弧形,其中间为矩形,整体呈“操场形”;其中,所述“操场形”的第一活动孔12和第二活动孔13,可以让左活动杆4、右活动杆3分别在第一活动孔12、第二活动孔13中,左右移动来达到压杆上升或者下降的工作需要,所述连接杆1可以左右上下倾斜活动。请参阅图1-图5,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缸盖气门导管的压装装置,所述连接杆1上还设置有连接通道14,所述连接通道14呈圆形;所述压杆2穿过所述连接通道14并且向下延伸2/3;所述压杆(、2)、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设置在连接通道(、14)、中;采用上述技术方案,2/3长的压杆2的设计,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而定,其中,其采用焊接的方式将压杆2与连接杆1固定在连接通道14中,这样更加高效。请参阅图1-图5,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缸盖气门导管的压装装置,所述环套组件5包括第一半圆环件51和第二半圆环件52;所述第一半圆环件51和第二半圆环件52配合在一起并且其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螺栓螺母组合、第二螺栓螺母组合固定在一块;所述第一螺栓螺母组合包括第一螺栓54、与第一螺栓54螺接的第一螺母55;所述第二螺栓螺母组合包括第二螺栓53、与第二螺栓53螺接的第二螺母56;所述第一半圆环件51、第二半圆环件52两边分别设置有第一耳部511、第二耳部521,所述第一螺栓54穿过第一耳部511和第二耳部521左边的配合处通过第一螺母55螺接固定,所述第二螺栓53穿过第一耳部511和第二耳部521右边的配合处通过第二螺母56螺接固定。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缸盖气门导管的压装装置,其结构紧凑,操作方便,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缸盖气门导管的压装装置,其包括活动连接杆(1)、纵向穿过所述连接杆(1)中部位置的压杆(2)、横向穿过所述连接杆(1)的左活动杆(4)和右活动杆(3)、活动设置在左活动杆(4)两端的第一左垂直固定杆(6)和第二左垂直固定杆(7)、活动设置在右活动杆(3)两端的第一右垂直固定杆(8)和第二右垂直固定杆(9)、环套组件(5);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左垂直固定杆(6)、第二左垂直固定杆(7)、第一右垂直固定杆(8)、第二右垂直固定杆(9)下端分别穿过所述环套组件(5)并且通过第一左蝶形螺母(61)、第二左蝶形螺母(71)、第一右蝶形螺母(81)、第二右蝶形螺母(9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缸盖气门导管的压装装置,其包括活动连接杆(1)、纵向穿过所述连接杆(1)中部位置的压杆(2)、横向穿过所述连接杆(1)的左活动杆(4)和右活动杆(3)、活动设置在左活动杆(4)两端的第一左垂直固定杆(6)和第二左垂直固定杆(7)、活动设置在右活动杆(3)两端的第一右垂直固定杆(8)和第二右垂直固定杆(9)、环套组件(5);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左垂直固定杆(6)、第二左垂直固定杆(7)、第一右垂直固定杆(8)、第二右垂直固定杆(9)下端分别穿过所述环套组件(5)并且通过第一左蝶形螺母(61)、第二左蝶形螺母(71)、第一右蝶形螺母(81)、第二右蝶形螺母(9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缸盖气门导管的压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上还设置有连接通道(14),所述连接通道(14)呈圆形;所述压杆(2)穿过所述连接通道(14)并且向下延伸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缸盖气门导管的压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杆(2)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设置在连接通道(14)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缸盖气门导管的压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套组件(5)包括第一半圆环件(51)和第二半圆环件(52);所述第一半圆环件(51)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军勇,
申请(专利权)人:铜车马动力科技宁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