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钢窗拼装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0358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塑钢窗拼装定位装置,包括放置台以及定位件,放置台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钢梁、水平设置并与第一钢梁垂直的第二钢梁以及竖直设置的支撑杆,第一钢梁共设有两根,且两根第一钢梁平行设置;第二钢梁两端分别与两根第一钢梁固定,且第二钢梁设有两根,两根第二钢梁分别设置于第一钢梁两端;支撑杆上端与第一钢梁底面固定,且支撑杆共设有四根,四根支撑杆分别设置于两根第一钢梁的两端;定位件包括固定于第一钢梁外侧壁上的夹持架以及设置于夹持架上的定长角钢,定长角钢的长度与塑钢窗横框到框体边框的距离一致;定长角钢设置于两根第一钢梁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避免操作人员测量横框安装位置的效果,提升了横框的安装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钢窗拼装定位装置
本技术涉及塑钢窗加工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塑钢窗拼装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塑钢窗是继木、铁、铝合金窗之后,在90年代中期被国家积极推广的的一种窗户形式。塑钢窗由于其价格较低,性能价格比较好,现仍被广泛使用。这种窗户的边框是聚氯乙烯(PVC)树脂为主要原料,加上一定比例的稳定剂、着色剂、填充剂、紫外线吸收剂等,经挤出成型材。塑钢窗是现代建筑最常用的窗户类别之一。塑钢窗在制造时常采用型材拼接固定的方式,如图1所示,塑钢窗的框体为矩形框形结构,在实际加工时常在塑钢窗的框体中加入横框,以将框体内划分为两个玻璃安装区。在现有塑钢窗的制造工艺中,大多仍采用人工测量框体的方式确定横框在框体中的安装位置,安装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塑钢窗拼装定位装置,其具有避免操作人员测量横框安装位置的效果,提升了横框的安装效率。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塑钢窗拼装定位装置,包括用于放置塑钢窗框体的放置台以及设置于放置台上的定位件,所述放置台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钢梁、水平设置并与所述第一钢梁垂直的第二钢梁以及竖直设置的支撑杆,所述第一钢梁共设有两根,且两根第一钢梁平行设置;所述第二钢梁两端分别与两根所述第一钢梁固定,且第二钢梁设有两根,两根第二钢梁分别设置于第一钢梁两端;所述支撑杆上端与第一钢梁底面固定,且所述支撑杆共设有四根,四根支撑杆分别设置于两根第一钢梁的两端;所述定位件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钢梁外侧壁上的夹持架以及设置于所述夹持架上的定长角钢,所述定长角钢的长度与塑钢窗横框到框体边框的距离一致;所述定长角钢设置于两根所述第一钢梁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操作人员将塑钢窗的框体水平设置于放置台上时,框体的长度方向与第一钢梁的长度方向一致,且框体与第一钢梁顶部相抵,此时,操作人员移动框体,使得放置台上的定位角钢一端与框体较短的框边内壁相抵,然后操作人员将横框放入框体内并与定长角钢另一端相抵,从而确定了横框于框体内的安装位置,避免了操作人员测量横框安装位置的步骤,最后操作人员固定横框即可完成塑钢窗框体与横框的安装,安装效率高。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钢梁上固定有用于支撑塑钢窗框体的木垫块,所述木垫块与所述第一钢梁上共设有两个,两个木垫块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钢梁两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塑钢窗框体水平设置于放置台上时,框体底面与第一钢梁上的木垫块相抵,木垫块的表面硬度比第一钢梁低,有利于减小对塑钢窗框体的磨损。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钢梁的外表面包覆有塑料皮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塑料皮层的设置,有利于防止放置台长期使用时对第一钢梁的磨损。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夹持架上表面开设有夹缝,所述夹缝贯穿所述夹持架垂直于所述定长角钢长度方向的两侧侧壁,且所述定长角钢下侧边穿入所述夹缝内并与夹缝两侧内壁抵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长角钢与夹持架上夹缝的两侧内侧壁抵紧,使得定长角钢固定于放置台上,且方便调整定长角钢的位置。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夹持架上还设有压紧螺栓,所述压紧螺栓端部穿过所述夹持架的外侧壁并与所述定长角钢相抵,且所述压紧螺栓与所述夹持架螺纹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压紧螺栓旋紧时,压紧螺栓端部与定长角钢抵紧,从而使得定长角钢与夹持架安装稳固,也方便从夹持架上拆卸定长角钢。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钢梁与所述第二钢梁之间固定有呈直角三角形的加强板,所述加强板共设有四块,四块加强板分别设置于两根所述第二钢梁的两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板的设置,使得第一钢梁与第二钢梁之间形成三角形的稳定结构,有利于加强第一钢梁与第二钢梁的连接。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撑杆侧壁上固定有放置筒,所述放置筒内设有小木锤。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小木锤的设置,便于操作人员使用以敲击横梁,调整横梁的安装位置,而放置筒的设置,便于放置小木锤。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当操作人员将塑钢窗的框体水平设置于放置台上时,框体的长度方向与第一钢梁的长度方向一致,且框体与第一钢梁顶部相抵,此时,操作人员移动框体,使得放置台上的定位角钢一端与框体较短的框边内壁相抵,然后操作人员将横框放入框体内并与定长角钢另一端相抵,从而确定了横框于框体内的安装位置,避免了操作人员测量横框安装位置的步骤,最后操作人员固定横框即可完成塑钢窗框体与横框的安装,安装效率高;当塑钢窗框体水平设置于放置台上时,框体底面与第一钢梁上的木垫块相抵,木垫块的表面硬度比第一钢梁低,有利于减小对塑钢窗框体的磨损;定长角钢与夹持架上夹缝的两侧内侧壁抵紧,使得定长角钢固定于放置台上,且方便调整定长角钢的位置。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1、放置台;11、第一钢梁;111、加强板;112、木垫块;12、第二钢梁;13、支撑杆;131、放置筒;132、小木锤;14、底座;2、定位件;21、夹持架;211、夹缝;212、压紧螺栓;22、定长角钢。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塑钢窗拼装定位装置,包括放置台1以及定位件2。放置台1包括第一钢梁11、第二钢梁12、支撑杆13以及底座14,第一钢梁11为截面呈矩形的钢管状,其长度方向水平,且第一钢梁11共设有两根,两根第一钢梁11平行设置。第二钢梁12同为截面呈矩形的管状结构,由不锈钢制成,第二钢梁12的长度方向水平并与第一钢梁11的长度方向垂直,第二钢梁12两端分别与两根第一钢梁11相互靠近的外侧壁固定。第二钢梁12共设有两根,两根第二钢梁12分别设置于第一钢梁11两端。第二钢梁12与第一钢梁11之间设有叫加强板111,加强板111为直角三角形板状,加强板111水平设置,且加强板111的两侧直角边分别与第一钢梁11的外侧壁与第二钢梁12的外侧壁焊接固定。加强板111共设有四个,四个加强板111分别设置于两根第二钢梁12两端。支撑杆13为截面呈矩形的杆状结构,支撑杆13竖直设置,且支撑杆13上端与第一钢梁11底面固定。支撑杆13共设有四根,四根支撑杆13分别设置于两根第二钢梁12两端,从而使得第一钢梁11与第二钢梁12得以支撑。底座14为截面呈矩形的条状结构,其长度方向水平并与第二钢梁12平行,底座14上表面与支撑杆13的下端固定,且底座14共设有四个,四个底座14分别与四根支撑杆13连接。第一钢梁11上设有木垫块112,木垫块112为矩形块状,由木头切割制成,木垫块112设置于第一钢梁11上,且木垫块112的底面与第一钢梁11上表面粘贴固定。木垫块112共设有四块,四块木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塑钢窗拼装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放置塑钢窗框体的放置台(1)以及设置于放置台(1)上的定位件(2),所述放置台(1)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钢梁(11)、水平设置并与所述第一钢梁(11)垂直的第二钢梁(12)以及竖直设置的支撑杆(13),所述第一钢梁(11)共设有两根,且两根第一钢梁(11)平行设置;所述第二钢梁(12)两端分别与两根所述第一钢梁(11)固定,且第二钢梁(12)设有两根,两根第二钢梁(12)分别设置于第一钢梁(11)两端;所述支撑杆(13)上端与第一钢梁(11)底面固定,且所述支撑杆(13)共设有四根,四根支撑杆(13)分别设置于两根第一钢梁(11)的两端;所述定位件(2)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钢梁(11)外侧壁上的夹持架(21)以及设置于所述夹持架(21)上的定长角钢(22),所述定长角钢(22)的长度与塑钢窗横框到框体边框的距离一致;所述定长角钢(22)设置于两根所述第一钢梁(11)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钢窗拼装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放置塑钢窗框体的放置台(1)以及设置于放置台(1)上的定位件(2),所述放置台(1)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钢梁(11)、水平设置并与所述第一钢梁(11)垂直的第二钢梁(12)以及竖直设置的支撑杆(13),所述第一钢梁(11)共设有两根,且两根第一钢梁(11)平行设置;所述第二钢梁(12)两端分别与两根所述第一钢梁(11)固定,且第二钢梁(12)设有两根,两根第二钢梁(12)分别设置于第一钢梁(11)两端;所述支撑杆(13)上端与第一钢梁(11)底面固定,且所述支撑杆(13)共设有四根,四根支撑杆(13)分别设置于两根第一钢梁(11)的两端;所述定位件(2)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钢梁(11)外侧壁上的夹持架(21)以及设置于所述夹持架(21)上的定长角钢(22),所述定长角钢(22)的长度与塑钢窗横框到框体边框的距离一致;所述定长角钢(22)设置于两根所述第一钢梁(11)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钢窗拼装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梁(11)上固定有用于支撑塑钢窗框体的木垫块(112),所述木垫块(112)与所述第一钢梁(11)上共设有两个,两个木垫块(112)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钢梁(11)两端。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惠俊李恩胜刘家和李恩君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凯驰幕墙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