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管端面用的磨平装置,主要以解决现有手工打磨钢管端面效率低下、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包括:运输机构,所述运输机构中设有输送带;下料机构,所述下料机构具有下料框;装夹机构,所述装夹机构具有支撑架;移动滑块,所述移动滑块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的上方;移动臂,所述移动臂设置在所述移动滑块中,所述移动臂的底部设有夹手;打磨机构,所述打磨机构具有固定座;第一移动座,所述第一移动座上设置有内打磨头,所述内打磨头用于打磨钢管的内壁端;第二移动座,所述第二移动座上设置有外打磨头,所述内打磨头穿过所述外打磨头,所述外打磨头用于打磨钢管的外壁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获得了减轻工人劳动负担、提高打磨工作进度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管端面用的磨平装置
本技术涉及钢管打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钢管端面用的磨平装置。
技术介绍
无缝钢管具有中空截面,大量用作输送流体的管道,如输送石油、天然气、煤气、水及某些固体物料等。无缝钢管与圆钢等实心钢材相比,在相同的抗弯抗扭强度下,无缝钢管的重量较轻;同时,无缝钢管也广泛用于制造结构件和机械零件,如石油钻杆、汽车传动轴、自行车架以及建筑施工中用的钢脚手架等,材料利用率高,制造工序简易,加工工时缩减。无缝钢管在建筑拼装、管路对接时,需要对其进行切割调整适应的长度,切割下来的钢管都是较为短的,不能再用来长距离的管路对接工作,但是这些短钢管可以回收利用后作为他用,只需将切割不平整的端面重新磨平工整就能像新的一样继续用作其他地方。传统将样品端面磨平是依靠手工磨平,即通过人工采用磨刀手工将样品端面打磨,但是这种方法打磨效率低下,还有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管端面用的磨平装置,以解决现有手工打磨钢管端面效率低下、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采用以下方案:一种钢管端面用的磨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运输机构,所述运输机构中设有输送带,所述输送带上设有多个等距的隔条,所述隔条之间可容纳一根钢管;下料机构,所述下料机构具有下料框,所述下料框固定在所述运输机构的前端,下料框中可容纳钢管进入;装夹机构,所述装夹机构具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位于所述输送带的上方;移动滑块,所述移动滑块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的上方,移动滑块可在支撑架上移动;移动臂,所述移动臂设置在所述移动滑块中,所述移动臂的底部设有夹手,所述夹手用于夹钢管;打磨机构,所述打磨机构具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设置在所述运输机构侧边;第一移动座,所述第一移动座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第一移动座上设置有内打磨头,所述内打磨头用于打磨钢管的内壁端;第二移动座,所述第二移动座设置在所述第一移动座上,所述第二移动座上设置有外打磨头,所述内打磨头穿过所述外打磨头,所述外打磨头用于打磨钢管的外壁端。所述移动臂、内打磨头与外打磨头处于同一水平中央位置处,方便调整钢管至水平中央位置进行打磨。所述内打磨头的前端呈锥形,方便打磨钢管的内壁端毛刺,所述外打磨头的前端内部倒角并向内倾斜,方便打磨钢管的外壁端毛刺。优选地,所述下料框的上方设有分盘,所述分盘的后端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可驱动分盘转动,所述分盘的前端为前盘,后端为后盘,所述前盘与所述后盘均为半圆形,前盘与后盘之间的距离为钢管直径的距离。前盘与后盘用于分隔钢管,使钢管能够一根根的下落进行打磨处理,防止多余钢管掉落造成遗漏打磨。优选地,所述运输机构的一侧上设有第一伸缩气缸,所述第一伸缩气缸用于推动钢管,所述支撑架的一侧设有第二伸缩气缸,所述第二伸缩气缸连接所述移动滑块,可驱动移动滑块移动。优选地,所述移动臂的后部设有后板,所述后板中的两侧设有多个等距的卡条,移动滑块的内侧设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与卡条卡合,所述移动滑块中还设有第一锥齿轮,与传动齿轮相连的还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第二锥齿轮相啮合,所述移动滑块的上方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连接第二锥齿轮。第二电机可驱动第一锥齿轮转动,第一锥齿轮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促使传动齿轮转动带动移动臂上下移动,方便调整钢管的位置。优选地,所述夹手的侧边设有侧板,所述移动臂中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转动连接所述侧板,移动臂的顶部设有第一丝杠电机,所述第一丝杠电机的传动杆上设有驱动块,所述驱动块连接所述连接件。优选地,所述固定座的上方设有滑动座,所述运输机构的侧边固定有定位轨道,所述滑动座装在定位轨道上,所述滑动座的底部设有第二丝杠电机,所述第二丝杠电机可驱动滑动座滑动。优选地,所述滑动座的顶部固定设有下扣板,所述下扣板的上方设有上扣板,所述下扣板与所述上扣板均为半圆形,用于夹住钢管,所述滑动座中固定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传动端上设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的两侧设有第一从动齿轮与第二从动齿轮,所述第一从动齿轮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上设有螺纹螺杆,螺纹螺杆穿过下扣板的两侧连接上扣板的两侧,第三电机可驱动主动齿轮转动用于移动上扣板。优选地,所述固定座的前方设有打磨轮,所述打磨轮可翻转,固定座的后部设有第三丝杠电机,所述第三丝杠电机连接所述第一移动座,可驱动第一移动座在固定座上移动,所述第一移动座的后部设有第四丝杠电机,所述第四丝杠电机连接所述第二移动座,可驱动第二移动座在第一移动座上移动。优选地,所述第一移动座上设有第一轴承座与第二轴承座,所述第一轴承座与所述第二轴承座中穿过内打磨头,所述第一移动座的底部固定设有第四电机,所述第四电机用于传动内打磨头转动,所述第二移动座上设有第三轴承座,所述第三轴承座中穿过外打磨头,所述第二移动座的底部固定设有第五电机,所述第五电机用于传动外打磨头转动。一种钢管端面用的磨平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将钢管放入进下料框中,初始位置的分盘前端的前盘朝右,后盘朝上,由此钢管由前盘阻挡住,然后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驱动分盘转动,使前盘朝上,后盘朝左,后盘转动时分隔钢管,将除第一根钢管外的其他钢管挡住,分盘转动后使第一根钢管掉出下料框,下料框落在输送带上的隔条之间;启动第二电机,驱动移动臂下移,然后启动第一丝杠电机,驱动夹手张开,在输送带的带动下使钢管进入到夹手的下方,夹手在移动臂下移的帮助下至钢管的两侧,然后第一丝杠电机反向驱动夹手合拢,将钢管调整到与打磨机构的正中央位置然后驱动第一伸缩气缸,第一伸缩气缸推动钢管,使钢管进入到下扣板与上扣板中,最后第二电机驱动移动臂上移;启动第二丝杠电机与第三电机,第三电机驱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传动第一从动齿轮与第二从动齿轮,使上扣板与下扣板合拢,夹住固定钢管的前端,然后在第二丝杠电机的驱动下使滑动座上移,促使钢管对准内打磨头与外打磨头;启动第三丝杠电机与第四丝杠电机,第三丝杠电机驱动第一移动座前移,首先将打磨轮翻转下来,使打磨轮的下半部贴合钢管的前端进行打磨平整,打磨完后再翻转上去,然后启动第四电机,第四电机驱动内打磨头转动,内打磨头对钢管的内壁端毛刺进行打磨,最后第四丝杠电机驱动第二移动座移动,第五电机驱动外打磨头转动,外打磨头对钢管的外壁端毛刺进行打磨,完成打磨后回到初始位置,上扣板松开,然后在利用移动臂下移,夹手夹住钢管,启动第二伸缩气缸,驱动移动座向后移动拉回钢管至输送带上,在输送带的传动下带出钢管完成工作。本技术有益效果:本技术是一种钢管端面用的磨平装置,通过下料框将钢管一根根掉出,在夹手的作用下调整钢管的中央位置,然后利用上扣板与下扣板固定,最后利用打磨轮对钢管的端面进行打磨处理,内打磨头对钢管的内壁端进行去毛刺处理,外打磨头对钢管的外壁端进行去毛刺处理,可形成一个自动化的流水线;本技术获得了减轻工人劳动负担、提高打磨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管端面用的磨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运输机构,所述运输机构中设有输送带,所述输送带上设有多个等距的隔条,所述隔条之间可容纳一根钢管;/n下料机构,所述下料机构具有/n下料框,所述下料框固定在所述运输机构的前端,下料框中可容纳钢管进入;/n装夹机构,所述装夹机构具有/n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位于所述输送带的上方;/n移动滑块,所述移动滑块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的上方,移动滑块可在支撑架上移动;/n移动臂,所述移动臂设置在所述移动滑块中,所述移动臂的底部设有夹手,所述夹手用于夹钢管;/n打磨机构,所述打磨机构具有/n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设置在所述运输机构侧边;/n第一移动座,所述第一移动座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第一移动座上设置有内打磨头,所述内打磨头用于打磨钢管的内壁端;/n第二移动座,所述第二移动座设置在所述第一移动座上,所述第二移动座上设置有外打磨头,所述内打磨头穿过所述外打磨头,所述外打磨头用于打磨钢管的外壁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管端面用的磨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运输机构,所述运输机构中设有输送带,所述输送带上设有多个等距的隔条,所述隔条之间可容纳一根钢管;
下料机构,所述下料机构具有
下料框,所述下料框固定在所述运输机构的前端,下料框中可容纳钢管进入;
装夹机构,所述装夹机构具有
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位于所述输送带的上方;
移动滑块,所述移动滑块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的上方,移动滑块可在支撑架上移动;
移动臂,所述移动臂设置在所述移动滑块中,所述移动臂的底部设有夹手,所述夹手用于夹钢管;
打磨机构,所述打磨机构具有
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设置在所述运输机构侧边;
第一移动座,所述第一移动座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第一移动座上设置有内打磨头,所述内打磨头用于打磨钢管的内壁端;
第二移动座,所述第二移动座设置在所述第一移动座上,所述第二移动座上设置有外打磨头,所述内打磨头穿过所述外打磨头,所述外打磨头用于打磨钢管的外壁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端面用的磨平装置,其中,所述下料框的上方设有分盘,所述分盘的后端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可驱动分盘转动,所述分盘的前端为前盘,后端为后盘,所述前盘与所述后盘均为半圆形,前盘与后盘之间的距离为钢管直径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端面用的磨平装置,其中,所述运输机构的一侧上设有第一伸缩气缸,所述第一伸缩气缸用于推动钢管,所述支撑架的一侧设有第二伸缩气缸,所述第二伸缩气缸连接所述移动滑块,可驱动移动滑块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端面用的磨平装置,其中,所述移动臂的后部设有后板,所述后板中的两侧设有多个等距的卡条,移动滑块的内侧设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与卡条卡合,所述移动滑块中还设有第一锥齿轮,与传动齿轮相连的还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第二锥齿轮相啮合,所述移动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俞银,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市圣鼎源制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