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品研发用破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0037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食品研发用破碎装置,包括由上向下依次固定连接的料斗、中部壳体、弧形底壳,弧形底壳的下方设置有底板,底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对称设置的L形固定架,且中部壳体的两侧分别固定焊接于两个L形固定架上,所述料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半球形壳体,半球形壳体延伸至中部壳体内,半球形壳体的外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可以将食品中的样品物质快速的破碎成粉末状,便捷高效,且破碎后经过研磨以及过滤,进而确保了破碎后物质的均匀度,以便后续的试验,避免了以往由于样品物质粉碎大小不均匀而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而且使用方便快捷,适宜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品研发用破碎装置
本技术涉及食品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食品研发用破碎装置。
技术介绍
广义的食品检验是指研究和评定食品质量及其变化的一门学科,它依据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的一些基本理论和各种技术,按照制订的技术标准。在食品研发中,常需要对食品原料、辅助材料、半成品、成品及副产品的质量进行混合后检验,以检测产品的质量。食品研发过程中的检验内容主要包括对食品的感官检验,食品中营养成分、添加剂、有害物质的检验等。目前,在食品研发实验中对食品检验的方法是对食品进行粉碎检验分析实验,然而在粉碎时检验人员使用的粉碎装置均为中大型的装置,不适合对极小部分的食物进行粉碎处理,并且粉碎的效果并不理想,致使样品物质粉碎大小不均匀,会严重影响检验的结果的准确性,给正常的检测工作会带来很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食品研发用破碎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食品研发用破碎装置,包括由上向下依次固定连接的料斗、中部壳体、弧形底壳,弧形底壳的下方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食品研发用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向下依次固定连接的料斗(1)、中部壳体(2)、弧形底壳(3),弧形底壳(3)的下方设置有底板(4),底板(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对称设置的L形固定架(5),且中部壳体(2)的两侧分别固定焊接于两个L形固定架(5)上,所述料斗(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半球形壳体(8),半球形壳体(8)延伸至中部壳体(2)内,半球形壳体(8)的外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6),且第一电机(6)的驱动轴转动延伸至半球形壳体(8)的内并固定套接有破碎轮(7),半球形壳体(8)的底部中心处设有过滤口(9),过滤口(9)内固定安装有粗过滤网片(901),粗过滤网片(901)的下方设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品研发用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向下依次固定连接的料斗(1)、中部壳体(2)、弧形底壳(3),弧形底壳(3)的下方设置有底板(4),底板(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对称设置的L形固定架(5),且中部壳体(2)的两侧分别固定焊接于两个L形固定架(5)上,所述料斗(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半球形壳体(8),半球形壳体(8)延伸至中部壳体(2)内,半球形壳体(8)的外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6),且第一电机(6)的驱动轴转动延伸至半球形壳体(8)的内并固定套接有破碎轮(7),半球形壳体(8)的底部中心处设有过滤口(9),过滤口(9)内固定安装有粗过滤网片(901),粗过滤网片(901)的下方设有中空结构的锥形导流壳(10),且锥形导流壳(10)的底侧通过多个连接杆(19)与中部壳体(2)的侧壁固定连接,锥形导流壳(10)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11),第二电机(11)的驱动轴上固定套接有偏心轮(12),偏心轮(12)上通过联动杆(13)转动连接有竖向设置的升降杆(14),且升降杆(14)的底端滑动贯穿至锥形导流壳(10)的下方并固定连接有中空结构的捣料头(16),且捣料头(16)的底部与弧形底壳(3)的内壁相适配,弧形底壳(3)的底部中心处设有出料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秀兰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黑娃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