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佳专利>正文

一种血透颈静脉置管的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9850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血透颈静脉置管的固定装置,包括隔离袋、挂钩、多通道固定装置和无菌敷料贴;隔离袋可自由开合,挂钩设置在隔离袋的顶部,多通道固定装置及无菌敷料贴依次设置在隔离袋内部,血管通路穿过多通道固定装置,通过无菌敷料贴包裹隔离。所述隔离袋的材质为透明或半透明硅胶。所述挂钩与隔离袋的连接处为弹性伸缩软管。所述隔离袋为左右开合、三层重叠粘合的密封袋。所述多通道固定装置为至少两个开口圆环和/或圆管并列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既有效固定血管通路,加大颈部活动度,又降低感染的发生,减少医疗垃圾,又最大限度保护病人自我形象,减轻心理压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血透颈静脉置管的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血透颈静脉置管的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病患在进行血液透析时会使用到血管通路,血管通路分为永久性、半永久性和临时性的血管通路,其中,临时性血管通路的临床应用通常为以下几种情况:1、初次血液透析患者无血管通路,或者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瘘管不好的情况;2、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3、其他疾病需行血液净化治疗,如血液灌流、血浆置换、免疫吸附等情况;4、永久性内瘘管尚处于成熟期而急需透析者;5、腹膜透析患者出现紧急并发症需血液透析治疗的情况。现有技术中,当患者透析暂停过程中,对颈静脉临时性血管置管固定时,还是采用传统的固定方式固定,即用纱布缠绕后用固定带粘贴固定在患者皮肤表面。采用这种传统的方式,首先需要对患者表面皮肤的毛发进行处理,然后还需要对处理后的表面皮肤在每次透析时进行清洁、消毒;而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会因为不小心出现临时血管通路的感染、移位或纱布脱落等情况。这对患者及后期的医护人员的工作带来极大的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既有效固定血管通路,预防感染,又避免了在每次透析前对血管通路附近表面皮肤的清洁和消毒的血透颈静脉置管的固定装置。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血透颈静脉置管的固定装置,包括隔离袋、挂钩、多通道固定装置和无菌敷料贴;隔离袋可自由开合,挂钩设置在隔离袋的顶部,多通道固定装置及无菌敷料贴依次设置在隔离袋内部,血管通路穿过多通道固定装置,通过无菌敷料贴包裹隔离。所述挂钩与隔离袋的连接处为弹性伸缩软管。所述无菌敷料贴为一次性透明薄膜敷贴,通过粘贴固定在隔离袋内。所述隔离袋为左右开合、三层重叠粘合的密封袋。所述多通道固定装置为至少两个开口圆环和/或圆管并列组成。所述多通道固定装置为至少两个螺旋弹簧并列组成。所述多通道固定装置材质为硅胶材质。所述隔离袋的材质为透明或半透明硅胶。与有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隔离袋及隔离袋内的多通道固定装置和无菌敷料贴,有效隔离了临时性血管通路,避免了其受外界环境感染;又通过隔离袋顶部的挂钩灵活挂在耳朵上,则更进一步的固定了血管通路的位置,提高了使用者的舒适度,避免因其随意位移出现的安全隐患;而通过隔离袋的隔离又简化了血液透析前后对血管通路附近表面皮肤的处理及消毒。综上所述,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既有效固定血管通路,加大颈部活动度,又降低感染的发生,省去每次透析前对血管通路附近表面皮肤的清洁和消毒,减少医疗垃圾,又最大限度保护病人自我形象,减轻心理压力。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多通道固定装置中开口圆环或圆管的俯视图。附图标记:1、挂钩;2、隔离袋;3、无菌敷料贴,4、粘贴处,5、多通道固定装置,6、弹性伸缩软管,7、固定座,8、开口圆环或圆管。具体实施方式参阅附图,本技术一种血透颈静脉置管的固定装置,包括隔离袋、挂钩、多通道固定装置和无菌敷料贴;隔离袋可自由开合,挂钩设置在隔离袋的顶部,多通道固定装置及无菌敷料贴依次设置在隔离袋内部,血管通路穿过多通道固定装置,通过无菌敷料贴包裹隔离。本技术在使用过程中:首先将隔离袋打开,将颈部的临时血管通路通过多通道固定装置固定在隔离袋内,再将其末端进行无菌敷料包裹处理,将包裹好的无菌敷料粘贴在隔离袋内,关闭好隔离袋,通过挂钩挂置在耳朵上,即可。作为进一步的改进,为保证患者使用舒适及方便,本技术所述隔离袋的材质为透明或半透明硅胶。也可采用别的表面接触舒适且有弹性的材质制作。优选的,作为一种实施方式,为了便于不同年龄层次患者的使用,本技术所述挂钩与隔离袋的连接处为弹性伸缩软管。为了进一步的美观和牢固,本技术还将挂钩与隔离袋的连接处设置成蘑菇头加厚形状,从而保证其连接处不容易断裂和易于开合。优选的,作为第二种实施方式,本技术所述隔离袋为左右开合、三层重叠粘合的密封袋。本技术中隔离袋的粘合方式可为磁性或粘贴粘合等多种方式。本技术中多通道固定装置可为多根血管通路进行固定。优选的,作为第三种实施方式,本技术所述多通道固定装置为至少两个开口圆环和/或圆管并列组成。采用带开口的圆环或圆管,或者多层圆环,或者多层弹簧等,都可以对血管通路进行固定。优选的,作为第四种实施方式,所述多通道固定装置为至少两个螺旋弹簧并列组成。进一步的,本技术所述多通道固定装置材质为硅胶材质。当然也可以采用别的具有同等功能弹性材料的材料制作。进一步的,本技术所述无菌敷料贴为一次性透明薄膜敷贴,通过粘贴固定在隔离袋内。与有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隔离袋及隔离袋内的多通道固定装置和无菌敷料贴有效隔离了临时性血管通路,避免了其受外界环境感染;又通过隔离袋顶部的挂钩灵活挂在耳朵上,则更进一步的固定了血管通路的位置,避免因其随意位移出现的安全隐患;而通过隔离袋的隔离又简化了血液透析前后对血管通路附近表面皮肤的处理及消毒。综上所述,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既有效固定血管通路,预防环境感染,又避免了在每次透析前对血管通路附近表面皮肤的清洁和消毒。以上所举实施例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仅用来方便说明本技术,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技术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技术所揭示
技术实现思路
所作出局部更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例,并且未脱离本技术的技术特征内容,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特征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血透颈静脉置管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隔离袋、挂钩、多通道固定装置和无菌敷料贴;隔离袋可自由开合,挂钩设置在隔离袋的顶部,多通道固定装置及无菌敷料贴依次设置在隔离袋内部,血管通路穿过多通道固定装置,通过无菌敷料贴包裹隔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血透颈静脉置管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隔离袋、挂钩、多通道固定装置和无菌敷料贴;隔离袋可自由开合,挂钩设置在隔离袋的顶部,多通道固定装置及无菌敷料贴依次设置在隔离袋内部,血管通路穿过多通道固定装置,通过无菌敷料贴包裹隔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血透颈静脉置管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与隔离袋的连接处为弹性伸缩软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血透颈静脉置管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菌敷料贴为一次性透明薄膜敷贴,通过粘贴固定在隔离袋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血透颈静脉置管的固定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佳
申请(专利权)人:周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