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药材生产用蒸汽式蒸煮锅,涉及药材生产技术领域,包括第一块体、第二块体和锅体,所述第一块体的前表面贯穿有主动轴,且第一块体的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主动轴处于第一块体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手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控制开关、n型承载架、气缸、隔板、竖轴、盖体和蒸笼之间的配合使用,方便对药材进行上下料,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且通过第一块体、第二块体、第一连接轴、第二连接轴、空腔、手轮、主动轴、主动锥齿轮和从动锥齿轮之间的配合使用,实现了对锅体转动的功能,在锅体除垢过程中,防止水垢掉落至排液管中导致排液管出现堵塞的现象,增加了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药材生产用蒸汽式蒸煮锅
本技术涉及一种药材生产
,具体是一种药材生产用蒸汽式蒸煮锅。
技术介绍
药材即可供制药的原材料,在中国尤指是中药材,即未经加工或未制成成品的中药原料。中药是中国传统的药材,中国药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既包含数千年中药文明又融合近现代西药文明所创造的中西药并举、独具特色的文化现象,是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药材的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蒸汽式蒸煮锅将药材蒸熟,才可进行破碎操作。但是现有技术中,多数药材生产用蒸汽式蒸煮锅在进行除垢的过程中,清理的水垢易掉落至排液管内,导致排液管易发生堵塞而无法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药材生产用蒸汽式蒸煮锅,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药材生产用蒸汽式蒸煮锅,包括第一块体、第二块体和锅体,所述第一块体的前表面贯穿有主动轴,且第一块体的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主动轴处于第一块体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手轮,所述空腔的内部分别设置有主动锥齿轮和从动锥齿轮,所述锅体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轴,且锅体的另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轴,所述锅体的上方设置有n型承载架,所述n型承载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气缸,且n型承载架的内部下侧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下方设置有盖体,所述盖体的下方设置有蒸笼,所述盖体的中间贯穿有竖轴,且盖体的外沿处开设有排气孔,所述锅体的底部连通有排液管,且锅体的内部下侧固定安装有电加热棒。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块体和第二块体水平设置,所述锅体处于第一块体和第二块体之间,所述第一连接轴远离锅体的一端贯穿于第一块体,所述第二连接轴远离锅体的一端贯穿于第二块体,所述第一连接轴与第一块体和第二连接轴与第二块体均通过间隙配合连接,所述n型承载架的两侧底部分别与第一块体和第二块体的顶部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气缸的输出端贯穿于n型承载架的顶部并与隔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盖体与竖轴通过过盈配合连接,且盖体与锅体相适配,所述排气孔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排气孔均匀开设在盖体的外沿处,所述竖轴的上端与隔板的底部固定连接,且竖轴的下端与蒸笼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蒸笼与锅体相适配。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动轴的后端与空腔的内壁通过轴承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轴与从动锥齿轮和主动轴与主动锥齿轮均通过过盈配合连接,所述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通过啮合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块体和第二块体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承载件,所述承载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承载框,所述承载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万向轮分别设置在承载框底部的四个角处。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块体的前表面设置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外接有电源,所述气缸和电加热棒与控制开关均通过导线电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控制开关、n型承载架、气缸、隔板、竖轴、盖体和蒸笼之间的配合使用,方便对药材进行上下料,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且通过第一块体、第二块体、第一连接轴、第二连接轴、空腔、手轮、主动轴、主动锥齿轮和从动锥齿轮之间的配合使用,实现了对锅体转动的功能,在锅体除垢过程中,防止水垢掉落至排液管中导致排液管出现堵塞的现象,增加了其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药材生产用蒸汽式蒸煮锅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药材生产用蒸汽式蒸煮锅中主视图的剖面图。图3为一种药材生产用蒸汽式蒸煮锅中A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第一块体;2、第二块体;3、锅体;4、承载件;5、承载框;6、万向轮;7、排液管;8、n型承载架;9、第一连接轴;10、第二连接轴;11、气缸;12、隔板;13、盖体;14、蒸笼;15、竖轴;16、排气孔;17、手轮;18、控制开关;19、电加热棒;20、空腔;21、主动轴;22、主动锥齿轮;23、从动锥齿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药材生产用蒸汽式蒸煮锅,包括第一块体1、第二块体2和锅体3,第一块体1和第二块体2水平设置,锅体3处于第一块体1和第二块体2之间,第一块体1和第二块体2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承载件4,承载件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承载框5,承载框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万向轮6,万向轮6设置有四个,四个万向轮6分别设置在承载框5底部的四个角处,第一块体1的前表面贯穿有主动轴21,且第一块体1的内部设置有空腔20,主动轴21处于第一块体1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手轮17,空腔20的内部分别设置有主动锥齿轮22和从动锥齿轮23,锅体3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轴9,且锅体3的另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轴10,锅体3的上方设置有n型承载架8,第一连接轴9远离锅体3的一端贯穿于第一块体1,第二连接轴10远离锅体3的一端贯穿于第二块体2,第一连接轴9与第一块体1和第二连接轴10与第二块体2均通过间隙配合连接,主动轴21的后端与空腔20的内壁通过轴承连接,第一连接轴9与从动锥齿轮23和主动轴21与主动锥齿轮22均通过过盈配合连接,主动锥齿轮22与从动锥齿轮23通过啮合连接,n型承载架8的两侧底部分别与第一块体1和第二块体2的顶部固定连接,n型承载架8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气缸11,且n型承载架8的内部下侧设置有隔板12,隔板12的下方设置有盖体13,盖体13的下方设置有蒸笼14,盖体13的中间贯穿有竖轴15,且盖体13的外沿处开设有排气孔16,气缸11的输出端贯穿于n型承载架8的顶部并与隔板12的顶部固定连接,盖体13与竖轴15通过过盈配合连接,且盖体13与锅体3相适配,排气孔16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排气孔16均匀开设在盖体13的外沿处,竖轴15的上端与隔板12的底部固定连接,且竖轴15的下端与蒸笼14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蒸笼14与锅体3相适配,锅体3的底部连通有排液管7,且锅体3的内部下侧固定安装有电加热棒19,第二块体2的前表面设置有控制开关18,控制开关18外接有电源,气缸11和电加热棒19与控制开关18均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在使用过程中,使用者首先将用于蒸煮的水从锅体3的顶部注入至锅体3的内部,然后将待蒸煮的药材放置于蒸笼14的内部,再通过控制开关18分别控制气缸11和电加热棒19分别工作,气缸11做功带动隔板12向下运动,隔板12通过竖轴15带动盖体13和蒸笼14均向下运动,蒸笼14进入锅体3的内部,盖体13盖至锅体3的顶部,增加了使用的便捷性,减少了劳动量,然后电加热棒19做功对锅体3内部的水进行加热煮沸,煮沸后的水产生水蒸气作用至蒸笼14内的药材上,对药材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药材生产用蒸汽式蒸煮锅,包括第一块体(1)、第二块体(2)和锅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块体(1)的前表面贯穿有主动轴(21),且第一块体(1)的内部设置有空腔(20),所述主动轴(21)处于第一块体(1)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手轮(17),所述空腔(20)的内部分别设置有主动锥齿轮(22)和从动锥齿轮(23),所述锅体(3)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轴(9),且锅体(3)的另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轴(10),所述锅体(3)的上方设置有n型承载架(8),所述n型承载架(8)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气缸(11),且n型承载架(8)的内部下侧设置有隔板(12),所述隔板(12)的下方设置有盖体(13),所述盖体(13)的下方设置有蒸笼(14),所述盖体(13)的中间贯穿有竖轴(15),且盖体(13)的外沿处开设有排气孔(16),所述锅体(3)的底部连通有排液管(7),且锅体(3)的内部下侧固定安装有电加热棒(1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药材生产用蒸汽式蒸煮锅,包括第一块体(1)、第二块体(2)和锅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块体(1)的前表面贯穿有主动轴(21),且第一块体(1)的内部设置有空腔(20),所述主动轴(21)处于第一块体(1)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手轮(17),所述空腔(20)的内部分别设置有主动锥齿轮(22)和从动锥齿轮(23),所述锅体(3)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轴(9),且锅体(3)的另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轴(10),所述锅体(3)的上方设置有n型承载架(8),所述n型承载架(8)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气缸(11),且n型承载架(8)的内部下侧设置有隔板(12),所述隔板(12)的下方设置有盖体(13),所述盖体(13)的下方设置有蒸笼(14),所述盖体(13)的中间贯穿有竖轴(15),且盖体(13)的外沿处开设有排气孔(16),所述锅体(3)的底部连通有排液管(7),且锅体(3)的内部下侧固定安装有电加热棒(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药材生产用蒸汽式蒸煮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块体(1)和第二块体(2)水平设置,所述锅体(3)处于第一块体(1)和第二块体(2)之间,所述第一连接轴(9)远离锅体(3)的一端贯穿于第一块体(1),所述第二连接轴(10)远离锅体(3)的一端贯穿于第二块体(2),所述第一连接轴(9)与第一块体(1)和第二连接轴(10)与第二块体(2)均通过间隙配合连接,所述n型承载架(8)的两侧底部分别与第一块体(1)和第二块体(2)的顶部固定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凡杰,代亚萍,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鸿坤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