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脑卒中患者的手部康复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9827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康复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脑卒中患者的手部康复训练装置,是由充气机构驱动弹性气囊进行扩张收缩,从而带动设置在弹性气囊上的手部骨架进行屈指运动;手部骨架是由设置在弹性气囊上的掌心托板和与掌心托板滑动连接的手指套环连接组成;弹性气囊包括尼龙橡胶层、缓冲层和充气气囊;充气机构是由充气筒、推杆、以及导气软管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能满足不同手型、不同手掌大小、不同手指长度患者的使用需求,在运动康复初期通过“被动屈指运动”使脑卒中患者手部的肌肉群不再萎缩,逐渐唤醒手部的运动能力,当患者手部具备初步的运动能力后,还可通过“主动屈指运动”进一步加大手部的运动量,从而提升康复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脑卒中患者的手部康复训练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康复器械
,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脑卒中患者的手部康复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脑卒中是一组急性脑血管疾病,由于急性脑血管破裂或闭塞,导致局部或全脑神经功能障碍,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或死亡。脑卒中患者容易出现肩手综合征,偏瘫上肢可有循环障碍、肌肉营养不良、萎缩、骨质疏松、关节萎缩等改变。脑卒中患者由于神经功能受损,会出现运动障碍和部分肢体瘫痪等症状,在术后运动康复治疗中,患者的康复程度为下肢优于上肢、大关节优于小关节,所以作为上肢小关节最多的手部,一直是康复治疗中的难点:患者在训练初期,往往不能自主进行屈指运动,二长久的卧病在床会导致患者手部肌肉萎缩,使得康复锻炼更加困难。目前,临床上需要定时的给病人肢体做按摩,以避免肢体彻底瘫痪。现有技术主要是由人工按摩与运动,操作十分麻烦,费时费力,给医务人员增加了极大的工作难度。有些病人因不能及时在最佳活动期进行关节活动而导致关节强直,肌肉萎缩等不良后果,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并带来心理上的压力。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本技术设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脑卒中患者的手部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是由充气机构(3)驱动弹性气囊(2)进行扩张收缩,从而带动设置在所述弹性气囊(2)上的手部骨架(1)进行屈指运动;/n所述手部骨架(1)是由设置在所述弹性气囊(2)上掌心托板(11)和与所述掌心托板(11)滑动连接的手指套环(12)组成;所述掌心托板(11)边缘处设置有滑槽(111),所述滑槽(111)上设置有五个相适配的滑块(112);所述手指套环(12)是由连接杆一(121)、连接杆二(122)、连接杆三(123)之间通过铰接结构(113)连接组成;所述连接杆一(121)通过铰接结构(113)与所述滑块(112)连接,所述连接杆三(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脑卒中患者的手部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是由充气机构(3)驱动弹性气囊(2)进行扩张收缩,从而带动设置在所述弹性气囊(2)上的手部骨架(1)进行屈指运动;
所述手部骨架(1)是由设置在所述弹性气囊(2)上掌心托板(11)和与所述掌心托板(11)滑动连接的手指套环(12)组成;所述掌心托板(11)边缘处设置有滑槽(111),所述滑槽(111)上设置有五个相适配的滑块(112);所述手指套环(12)是由连接杆一(121)、连接杆二(122)、连接杆三(123)之间通过铰接结构(113)连接组成;所述连接杆一(121)通过铰接结构(113)与所述滑块(112)连接,所述连接杆三(123)上设置有末端指套(124);
所述弹性气囊(2)由外及内依次设置有尼龙橡胶层(21)、缓冲层(22)和充气气囊(23);
所述充气机构(3)是由充气筒(31)、可在所述充气筒(31)内做活塞运动的推杆(32)、以及将所述充气筒(31)与所述充气气囊(23)连接起来的导气软管(33)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脑卒中患者的手部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结构(113)设置有铰接孔(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前松翁柠王嫣邓颖赵芝兰薛红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中医药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