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脑卒中患者的手部康复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9827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康复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脑卒中患者的手部康复训练装置,是由充气机构驱动弹性气囊进行扩张收缩,从而带动设置在弹性气囊上的手部骨架进行屈指运动;手部骨架是由设置在弹性气囊上的掌心托板和与掌心托板滑动连接的手指套环连接组成;弹性气囊包括尼龙橡胶层、缓冲层和充气气囊;充气机构是由充气筒、推杆、以及导气软管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能满足不同手型、不同手掌大小、不同手指长度患者的使用需求,在运动康复初期通过“被动屈指运动”使脑卒中患者手部的肌肉群不再萎缩,逐渐唤醒手部的运动能力,当患者手部具备初步的运动能力后,还可通过“主动屈指运动”进一步加大手部的运动量,从而提升康复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脑卒中患者的手部康复训练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康复器械
,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脑卒中患者的手部康复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脑卒中是一组急性脑血管疾病,由于急性脑血管破裂或闭塞,导致局部或全脑神经功能障碍,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或死亡。脑卒中患者容易出现肩手综合征,偏瘫上肢可有循环障碍、肌肉营养不良、萎缩、骨质疏松、关节萎缩等改变。脑卒中患者由于神经功能受损,会出现运动障碍和部分肢体瘫痪等症状,在术后运动康复治疗中,患者的康复程度为下肢优于上肢、大关节优于小关节,所以作为上肢小关节最多的手部,一直是康复治疗中的难点:患者在训练初期,往往不能自主进行屈指运动,二长久的卧病在床会导致患者手部肌肉萎缩,使得康复锻炼更加困难。目前,临床上需要定时的给病人肢体做按摩,以避免肢体彻底瘫痪。现有技术主要是由人工按摩与运动,操作十分麻烦,费时费力,给医务人员增加了极大的工作难度。有些病人因不能及时在最佳活动期进行关节活动而导致关节强直,肌肉萎缩等不良后果,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并带来心理上的压力。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本技术设计了一种用于脑卒中患者的手部康复训练装置,可使脑卒中患者手部进行“被动屈指运动”到“主动屈指运动”的、循序渐进的锻炼过程,确保患者手部肌肉群不再萎缩的前提下,逐步加强患者的手部活动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脑卒中患者由于神经功能受损,会出现运动障碍和部分肢体瘫痪等症状,在术后运动康复治疗中,患者的康复程度为下肢优于上肢、大关节优于小关节,所以作为上肢小关节最多的手部,一直是康复治疗中的难点:患者在训练初期,往往不能自主进行屈指运动,二长久的卧病在床会导致患者手部肌肉萎缩,使得康复锻炼更加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本技术设计了一种用于脑卒中患者的手部康复训练装置,可使脑卒中患者手部进行“被动屈指运动”到“主动屈指运动”的、循序渐进的锻炼过程,确保患者手部肌肉群不再萎缩的前提下,逐步加强患者的手部活动能力,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脑卒中患者的手部康复训练装置是由充气机构驱动弹性气囊进行扩张收缩,从而带动设置在所述弹性气囊上的手部骨架进行“被动屈指运动”,很好地解决了脑卒中患者手部初期无力,无法进行运动的问题,能够有效缓解手部肌肉群萎缩的症状。所述手部骨架是由掌心托板和手指套环连接组成;所述掌心托板设置在所述弹性气囊上,且在其边缘处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上设置有五个相适配的滑块;所述手指套环是由连接杆一、连接杆二、连接杆三之间通过铰接结构连接组成;所述连接杆一通过铰接结构与所述滑块连接,所述连接杆三上设置有末端指套。因为手部骨架上设置的“滑槽和滑块结构”,因此本技术可满足不同手型的病人,不会因为患者手掌大小不同,而出现不能穿戴的问题。所述弹性气囊由外及内依次设置有尼龙橡胶层、缓冲层和充气气囊;所述尼龙橡胶层主要起到整体包裹和固定的作用,所述缓冲层是为了提升患者手部接触面的舒适度,使本技术能够更好地贴合患者手掌,所述充气气囊主要起到膨胀弹性气囊体积的作用。所述充气机构是由充气筒、可在所述充气筒内做活塞运动的推杆、以及将所述充气筒与所述充气气囊连接起来的导气软管组成;所述充气机构能够向所述弹性气囊进行充气,从而为其提供体积膨胀的驱动力。进一步地,所述铰接结构设置有铰接孔,所述铰接孔上设置有销轴,所述销轴上设置有扭转弹簧,所述扭转弹簧的扭转方向与所述手部骨架的屈指运动方向一致;所述铰接结构的主要作用为使手部骨架能够始终贴合弹性气囊,以及约束患者手指的运动方向,使患者手部的肌肉群能够得到正确锻炼。进一步地,所述末端指套指肚侧设置有可使末端指套在连接杆三上滑动滑轨,且所述末端指套与连接杆三之间设置有拉伸弹簧;上述结构能够使本技术满足不同手指长度的患者:作为常识,每个人的手指长度都有差异,同一个人,一只手掌上各个手指的长度与会不同,因此对于不同的人来说,需要的手部骨架的长度也就不同,本装置通过设置的可伸缩的末端指套结构,有效地解决了上述问题,使得本装置能够贴合绝大部分患者的手部,提高了本装置的实用性。进一步地,所述推杆顶端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与充气筒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因为脑卒中患者的下肢相较于上肢往往更有力且活动能力更强,因此本装置的驱动结构设置为可方便用脚进行踩踏的推杆与充气筒相结合的样式,方便患者可自行进行锻炼,无需电力驱动或者他人辅助。进一步地,所述充气筒底部设置有单向进气孔,所述单向进气孔是由与充气筒外壁转动连接、开口朝下、且转动方向朝内的转动板构成;所述单向进气孔能够保证充气结构在“充气施压”过程中,始终保持密封状态,使弹性气囊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在“放气回位”过程中能够快速释放掉弹性气囊中的气体,使其体积快速缩小;从而实现患者手部的“被动屈指运动”。进一步地,所述导气软管上设置有限制开关,当患者手部锻炼渡过初期的“无力期”后,可通过限制开关对已经充好气的弹性气囊进行气体流通限制,从而可让患者自主进行屈指运动,通过铰接结构和弹性气囊经提供的回复利力,锻炼患者手部肌肉群,从而逐步提高手指关节的运动能力。与现有的脑卒中患者手部康复训练装置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因为装置结构上的自调控行,能够能满足不同手型、不同手掌大小、不同手指长度患者的使用需求,在运动康复初期通过“被动屈指运动”使脑卒中患者手部的肌肉群不再萎缩,逐渐唤醒手部的运动能力,当患者手部具备初步的运动能力后,还可通过“主动屈指运动”进一步加大手部的运动量,从而提升康复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铰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末端指套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弹性气囊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充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单向进气孔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手部骨架、11-掌心托板、111-滑槽、112-滑块、113-铰接结构、1131-铰接孔、1132-销轴、1133-扭转弹簧、12-手指套环、121-连接杆一、122-连接杆二、123-连接杆三、124-末端指套、1241-滑轨、1242-拉伸弹簧、2-弹性气囊、21-尼龙橡胶层、22-缓冲层、23-充气气囊、3-充气机构、31-充气筒、311-单向进气孔、3111-转动板、32-推杆、321-压板、3211-压缩弹簧、33-导气软管、331-限制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所采取的方式和取得的效果,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和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一脑卒中患者由于神经功能受损,会出现运动障碍和部分肢体瘫痪等症状,在术后运动康复治疗中,患者的康复程度为下肢优于上肢、大关节优于小关节,所以作为上肢小关节最多的手部,一直是康复治疗中的难点:患者在训练初期,往往不能自主进行屈指运动,二长久的卧病在床会导致患者手部肌肉萎缩,使得康复锻炼更加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脑卒中患者的手部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是由充气机构(3)驱动弹性气囊(2)进行扩张收缩,从而带动设置在所述弹性气囊(2)上的手部骨架(1)进行屈指运动;/n所述手部骨架(1)是由设置在所述弹性气囊(2)上掌心托板(11)和与所述掌心托板(11)滑动连接的手指套环(12)组成;所述掌心托板(11)边缘处设置有滑槽(111),所述滑槽(111)上设置有五个相适配的滑块(112);所述手指套环(12)是由连接杆一(121)、连接杆二(122)、连接杆三(123)之间通过铰接结构(113)连接组成;所述连接杆一(121)通过铰接结构(113)与所述滑块(112)连接,所述连接杆三(123)上设置有末端指套(124);/n所述弹性气囊(2)由外及内依次设置有尼龙橡胶层(21)、缓冲层(22)和充气气囊(23);/n所述充气机构(3)是由充气筒(31)、可在所述充气筒(31)内做活塞运动的推杆(32)、以及将所述充气筒(31)与所述充气气囊(23)连接起来的导气软管(33)组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脑卒中患者的手部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是由充气机构(3)驱动弹性气囊(2)进行扩张收缩,从而带动设置在所述弹性气囊(2)上的手部骨架(1)进行屈指运动;
所述手部骨架(1)是由设置在所述弹性气囊(2)上掌心托板(11)和与所述掌心托板(11)滑动连接的手指套环(12)组成;所述掌心托板(11)边缘处设置有滑槽(111),所述滑槽(111)上设置有五个相适配的滑块(112);所述手指套环(12)是由连接杆一(121)、连接杆二(122)、连接杆三(123)之间通过铰接结构(113)连接组成;所述连接杆一(121)通过铰接结构(113)与所述滑块(112)连接,所述连接杆三(123)上设置有末端指套(124);
所述弹性气囊(2)由外及内依次设置有尼龙橡胶层(21)、缓冲层(22)和充气气囊(23);
所述充气机构(3)是由充气筒(31)、可在所述充气筒(31)内做活塞运动的推杆(32)、以及将所述充气筒(31)与所述充气气囊(23)连接起来的导气软管(33)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脑卒中患者的手部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结构(113)设置有铰接孔(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前松翁柠王嫣邓颖赵芝兰薛红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中医药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