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镜下肋骨与横突脱位及肋骨骨折用内固定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97944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腔镜下肋骨与横突脱位及肋骨骨折用内固定器,其包括向上弯曲呈弧形的内固定器本体,内固定器本体两端为脊板,任一端脊板外侧设有横突固定板;所述每一脊板的下方设有至少一对抱臂,所述内固定器本体中部及每对抱臂中部均设有带齿圆孔,每一抱臂中部均设有一长条形孔;所述横突固定板上设有至少一个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内固定器采用成对的抱臂抱紧骨折处肋骨,起到肋骨固定作用,同时采用横突固定板利用螺钉将与肋骨脱位的横突进行固定,达到肋骨与横突脱位及肋骨骨折的双重内固定作用,术后治疗效果显著,患者患处恢复快,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腔镜下肋骨与横突脱位及肋骨骨折用内固定器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涉及一种接骨用内固定器,具体涉及一种腔镜下肋骨与横突脱位及肋骨骨折用内固定器。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电视胸腔镜技术及内固定器械的快速发展,利用胸腔镜进行肋骨骨折内固定成为胸外科学探讨的焦点。胸腔镜肋骨骨折内固定是使用现代电视摄像技术和胸腔镜设备,在胸壁套管或进行微小切口的情况下利用“固定器械”和“工具系统”完成胸腔内肋骨固定手术的一种微创胸外科新技术。现有内固定器械结构多样,在胸腔镜下的肋骨骨折手术中应用广泛,但这些内固定器械作用单一,仅可对肋骨骨折起到良好的内固定作用。然而,临床病例中肋骨骨折的同时常伴有肋骨与横突脱位的现象,采用现有的内固定器械不能实现肋骨与横突脱位及肋骨骨折的双重内固定作用,从而影响术后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腔镜下肋骨与横突脱位及肋骨骨折用内固定器。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腔镜下肋骨与横突脱位及肋骨骨折用内固定器,包括向上弯曲呈弧形的内固定器本体,内固定器本体两端为脊板,任一端脊板外侧设有横突固定板;每一脊板的下方设有至少一对抱臂,内固定器本体中部及每对抱臂中部均设有带齿圆孔,每一抱臂中部均设有一长条形孔;横突固定板上设有至少一个通孔,该通孔为圆孔或螺纹孔。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一个优选,上述内固定器本体、脊板、横突固定板以及抱臂由钛镍记忆合金板材一体成型。基于钛镍合金板材的形状记忆功能,本技术由钛镍记忆合金板材制成的内固定器设置每对抱臂相对于内固定器本体向上弯曲呈环形。进一步地,上述每对环形抱臂的每一抱臂头部均设有第一尖角。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另一个优选,上述内固定器本体、脊板、横突固定板以及抱臂由钛合金板材一体成型。为了便于安装,本技术由钛合金板材制成的内固定器设置每对抱臂相对于内固定器本体向上弯曲呈U形。进一步地,上述每对U形抱臂的每一抱臂尾部均设有第二尖角。更进一步地,上述内固定器本体向上弯曲的弧度为40°~150°。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内固定器采用成对的抱臂抱紧骨折处肋骨,起到肋骨固定作用,同时采用横突固定板利用螺钉将与肋骨脱位的横突进行固定,达到肋骨与横突脱位及肋骨骨折的双重内固定作用,术后治疗效果显著,患者患处恢复快。2、本技术内固定器为了安装方便、使用安全,采用一体成型工艺制作,且根据制作材质的不同,将抱臂相对于内固定器本体向上弯曲的形状设置为环形或U形,因材制宜,使内固定器的安装更加方便,肋骨的固定作用更加安全、牢靠。3、本技术内固定器在每一抱臂上均设有长条形孔,便于内固定器的取出;在每一环形抱臂的头部均设置第一尖角,如此可以将环形抱臂的开口设置的比较大,使其尤其适合于肋骨的内固定,可有效防止内固定器使用过程中对胸膜的损伤,减少对胸膜的摩擦刺激及对肋下组织的损伤;在每一U形抱臂的尾部均设置第二尖角,便于抱臂的捏合。4、本技术设置内固定器本体向上弯曲40°~150°,使其可以更好地贴合肋骨,增强其内固定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内固定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图1的左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内固定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俯视图;图6为图4的左视图;附图标记:1、横突固定板;2、圆孔;3、抱臂;4、带齿圆孔;5、脊板;6、螺纹孔;7、内固定器本体;8、长条形孔;9、第一尖角;10、第二尖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以每一脊板5下方设有一对抱臂3,内固定器本体7左端外侧设有横突固定板1,以及横突固定板1上设有两个螺纹孔6或者两个圆孔2的内固定器为例对本技术进行说明。实施例1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腔镜下肋骨与横突脱位及肋骨骨折用内固定器,包括向上弯曲呈弧形的内固定器本体7,内固定器本体7两端为脊板5,左端脊板5外侧设有横突固定板1;每一脊板5的下方设有一对抱臂3,内固定器本体7中部及每对抱臂3中部均设有带齿圆孔4,每一抱臂3中部均设有一长条形孔8;横突固定板1上设有两个螺纹孔6。上述内固定器本体7、脊板5、横突固定板1以及抱臂3由钛镍记忆合金板材一体成型。每对抱臂3相对于内固定器本体7向上弯曲呈环形,环形抱臂的每一抱臂3头部均设有第一尖角9。本实施例内固定器在使用时,根据需求不同设计成不同大小。植入时,首先从胸部CT肋骨三维重建图像或胸部X线图像读取需要固定的肋骨断端的宽度和厚度参数,选择合适规格的内固定器,在胸腔镜下将其放入盛有冰盐水的专用标本收集袋中,用专用撑开钳将抱臂3撑开至大于待固定肋骨宽度,用专用穿刺悬吊引线从胸腔内骨折处肋骨上下缘引出胸腔外,配合使用专用多角度接骨器抓持钳,调整角度后迅速将线拉紧,使环形抱臂3的第一尖角9刺入骨折肋骨上下缘;然后用45℃左右的无菌热盐水热敷内固定器各环形抱臂3,各环形抱臂3迅速恢复原状抱紧骨折处肋骨,对肋骨起到内固定作用;然后通过腔镜下专用螺钉拧入器把锁定螺钉通过横突固定板1上的螺纹孔6植入脊柱中,对与肋骨脱位的横突起到内固定作用。取出时,在胸腔镜下剥离软组织,暴露内固定器,剔除内固定器表面及各环形抱臂3长条形孔8内的骨痂,通过腔镜下专用螺钉拧入器将锁定螺钉拧出,使横突固定板1与脊柱分离,用0-5℃的无菌盐水冷敷内固定器,最后用钢丝穿入长条形孔8,牵拉环形抱臂3,从而将内固定器取出。实施例2如图4-6所示,本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腔镜下肋骨与横突脱位及肋骨骨折用内固定器结构与实施例1中大体相同,区别在于:本实施例2的内固定器本体7、脊板5、横突固定板1以及抱臂3由钛合金板材一体成型。每对抱臂3相对于内固定器本体7向上弯曲呈U形。横突固定板1上设有两个圆孔2。U形抱臂的每一抱臂3尾部均设有第二尖角10。本实施例内固定器在使用时,根据需求不同设计成不同大小。植入时,首先从胸部CT肋骨三维重建图像或胸部X线图像读取需要固定的肋骨断端的宽度和厚度参数,选择合适规格的内固定器,在胸腔镜下用专用穿刺悬吊引线从胸腔内骨折处肋骨上下缘引出胸腔外,配合使用专用多角度接骨器抓持钳,调整角度后迅速将线拉紧,使U形抱臂3的环绕骨折肋骨上下缘;然后通过捏紧钳捏合各抱臂3,使其抱紧骨折处肋骨,并使其头部尖端刺入骨折肋骨上下缘,对肋骨起到内固定作用;然后通过腔镜下专用螺钉拧入器把金属接骨螺钉通过横突固定板1上的圆孔2植入脊柱中,对与肋骨脱位的横突起到内固定作用。取出时,在胸腔镜下剥离软组织,暴露内固定器,剔除内固定器表面及各环形抱臂3长条形孔8内的骨痂,通过腔镜下专用螺钉拧入器将金属接骨螺钉拧出,使横突固定板1与脊柱分离,然后用腔镜下专用取出钳将抱臂3拉成U型,最后用钢丝穿入长条形孔8,牵拉U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腔镜下肋骨与横突脱位及肋骨骨折用内固定器,包括向上弯曲呈弧形的内固定器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固定器本体两端为脊板,任一端脊板外侧设有横突固定板;所述每一脊板的下方设有至少一对抱臂;所述内固定器本体中部及每对抱臂中部均设有带齿圆孔,每一抱臂中部均设有一长条形孔;所述横突固定板上设有至少一个通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腔镜下肋骨与横突脱位及肋骨骨折用内固定器,包括向上弯曲呈弧形的内固定器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固定器本体两端为脊板,任一端脊板外侧设有横突固定板;所述每一脊板的下方设有至少一对抱臂;所述内固定器本体中部及每对抱臂中部均设有带齿圆孔,每一抱臂中部均设有一长条形孔;所述横突固定板上设有至少一个通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腔镜下肋骨与横突脱位及肋骨骨折用内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固定器本体、脊板、横突固定板以及抱臂由钛镍记忆合金板材一体成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腔镜下肋骨与横突脱位及肋骨骨折用内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每对抱臂相对于内固定器本体向上弯曲呈环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腔镜下肋骨与横突脱位及肋骨骨折用内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每对环形抱臂的每一抱臂头部均设有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飞唐琰杨喜东缪祥文丁维军闫鹏伟宋丽霞王亮亮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西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