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黎志超专利>正文

改进型跟骨前突解剖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97942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改进型跟骨前突解剖板,包括跟骨微创板主体,所述跟骨微创板主体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侧外壁靠近跟骨微创板主体的位置处开有第二锁定孔,所述第一连接部一侧外壁远离跟骨微创板主体的位置处开有第一锁定孔,所述跟骨微创板主体的一侧外壁上开有第一主体锁定孔,所述跟骨微创板主体一侧外壁靠近第一主体锁定孔的位置开有第二主体锁定孔,所述跟骨微创板主体远离第一连接部的一端设有第二连接部,且第二连接部的厚度和第一连接部的厚度相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使术中植入更加方便,减少术后并发症,跟距关节面解剖设计,无需术中塑形,干部螺钉竹筏样设计,防止关节面塌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改进型跟骨前突解剖板
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具
,尤其涉及改进型跟骨前突解剖板。
技术介绍
目前,跟骨是人体的主要负重骨,同时跟骨也是人体跗骨中最大的一块松质骨,跟骨骨折是最常见的跗骨骨折。在跟骨的骨折治疗中,不容忽视的是,准确的复位和坚强的固定是患者尽早负重,功能恢复的必要前提,根骨骨折占全身骨折的2%,占所有跗骨骨折的60%。根骨损伤能导致严重的残疾,根骨高能骨折可另遭受这种骨折的大多数患者改变人生,在治疗跟骨骨折的过程中,推荐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为了避免内固定后出现骨折不愈合或畸形愈合,减少术后并发症,引进新型产品,涉及一种跟骨微创锁定板,即固定和复位跟骨骨折部位,确保骨折端的愈合和足跟部的正常活动。目前通常治疗跟骨骨折采用的方法有三种,一是保守治疗,石膏固定,这种固定费用低和创伤小,但骨折端容易再次移位,治疗周期长,且愈合缓慢,造成骨折不愈合和畸形愈合的几率高;二是采取手法复位经皮穿针固定,或切开复位克氏针或螺钉固定,这种固定稳定,不易再次移位,但是易发生旋转移位,影响骨折愈合,易导致畸形愈合,严重时甚至出现断针或断钉情况;三是采用跟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改进型跟骨前突解剖板,包括跟骨微创板主体(5),其特征在于,所述跟骨微创板主体(5)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部(1),所述第一连接部(1)的一侧外壁靠近跟骨微创板主体(5)的位置处开有第二锁定孔(3),所述第一连接部(1)一侧外壁远离跟骨微创板主体(5)的位置处开有第一锁定孔(2),所述跟骨微创板主体(5)的一侧外壁上开有第一主体锁定孔(4),所述跟骨微创板主体(5)一侧外壁靠近第一主体锁定孔(4)的位置开有第二主体锁定孔(6),所述跟骨微创板主体(5)远离第一连接部(1)的一端设有第二连接部(9),且第二连接部(9)的厚度和第一连接部(1)的厚度相等;/n所述第一主体锁定孔(4)、第二主体锁定...

【技术特征摘要】
1.改进型跟骨前突解剖板,包括跟骨微创板主体(5),其特征在于,所述跟骨微创板主体(5)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部(1),所述第一连接部(1)的一侧外壁靠近跟骨微创板主体(5)的位置处开有第二锁定孔(3),所述第一连接部(1)一侧外壁远离跟骨微创板主体(5)的位置处开有第一锁定孔(2),所述跟骨微创板主体(5)的一侧外壁上开有第一主体锁定孔(4),所述跟骨微创板主体(5)一侧外壁靠近第一主体锁定孔(4)的位置开有第二主体锁定孔(6),所述跟骨微创板主体(5)远离第一连接部(1)的一端设有第二连接部(9),且第二连接部(9)的厚度和第一连接部(1)的厚度相等;
所述第一主体锁定孔(4)、第二主体锁定孔(6)和第三主体锁定孔(7)的直径均为2.7mm,且第一锁定孔(2)、第二锁定孔(3)、第三锁定孔(8)和第四锁定孔(10)的直径均为3.5mm,第一主体锁定孔(4)、第二主体锁定孔(6)、第三主体锁定孔(7)、第一锁定孔(2)、第二锁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志超薛勇
申请(专利权)人:黎志超薛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