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拇外翻矫形接骨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7194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拇外翻矫形接骨板,包括矫接板、锁定螺钉和加压螺钉,矫接板为薄板结构且两端对称设置有连接部,两连接部的外端对称设置有固定孔,连接部的两侧设置有交错的加压孔,锁定螺钉适配安装在固定孔内,加压螺钉适配安装在加压孔内。通过在固定孔两侧交错设置加压孔,可以使矫接板通过锁定螺钉螺进固定孔固定后,再使用加压螺钉螺进加压孔内压紧,保证其两端以及两边很好的贴合在第一跖趾关节的骨面上,不会翘起,与第一跖趾关节配合效果更好,不会对附近的组织产生激惹反应,进而促进手术的效果以及患者的康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拇外翻矫形接骨板
本技术涉及医学器械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拇外翻矫形接骨板。
技术介绍
足在人们生活当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足部健康备受关注,脚占据了我们身体四分之一的区域,由五十二块骨骼所构成,脚以2%的面积支撑98%体重,由于是足弓(拱圈)的结构,足弓能有效支撑体重,有助于人类在直立行走时稳定步伐,减少冲击力对人类的影响,进而进行跑、跳等各项活动及适应环境。保持身体平衡和走路时能抓紧地面以及辅助脚向前迈进的作用,让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自由的做到走、停、跑、跳、转弯、后退、着地等动作且又是使人能步行的根源,当人在走路时因吸收冲击力同时身体也受到保护,双脚被誉为人类第二个心脏,除了方便了我们进行各项活动,由于脚距离心脏最远,位置最低,在通过脚部运动时,充分地运用到足部肌肉运动,使脚肌肉的血管收缩、舒张而产生静脉机能,能协助血液流回心脏,因此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加心肺方面的功能,加强脑部活动,因此双脚若能正常的运作,使我们可以行走自如,自然对身体有很重要的帮助。足的进化和双足行走的特点,使足产生了比手更多的疾病,如马蹄内翻足、外翻足、拇外翻、平足症等人类特有疾病。足的畸形和行走应力的改变,使人体站立、行走的姿态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拇外翻畸形是指拇趾在第一跖趾关节处向外侧偏斜移位。拇外翻是一种复杂的解剖畸形,并且在治疗上极具挑战性。拇外翻是累及拇趾的最常见的病变,多见于中老年妇女,最常发生在有遗传倾向加上长时间穿不合适的鞋子的人,不合适的鞋子会对拇趾施加异常压力。目前对拇外翻的治疗主要包括:保守疗法和手术疗法。对仅有畸形没有症状或症状较轻的患者可行保守治疗,穿着较宽松的或露趾的鞋子可减少对内侧突起的摩擦,以及通过降低对前足的挤压来延缓拇趾偏斜程度和其余足趾畸形的进一步加重,在鞋内放置软垫可以减轻足底疼痛区域的压力,应用拇外翻垫、夜用夹板及足趾间垫可能暂时缓解疼痛,延缓畸形进展;如果保守治疗不能缓解拇外翻畸形的症状,可以建议行手术矫正拇外翻,手术中需要用到拇外翻矫接板,但是常见的拇外翻矫接板使用时,钉在第一跖趾关节上无法压紧贴合第一跖趾关节表面,会发生两端以及两边翘起的现象,会对附近的组织产生激惹反应,影响手术的效果以及患者的康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拇外翻矫形接骨板,以解决拇外翻矫接板使用时,钉在第一跖趾关节上会发生两端以及两边翘起的现象,会对附近的组织产生激惹反应,影响手术的效果以及患者的康复的问题。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拇外翻矫形接骨板,包括矫接板、锁定螺钉和加压螺钉,所述矫接板为薄板结构且两端对称设置有连接部,两所述连接部的外端对称设置有固定孔,所述连接部的两侧设置有交错的加压孔,所述锁定螺钉适配安装在所述固定孔内,所述加压螺钉适配安装在所述加压孔内。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矫接板设置为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弧度大于第一跖趾关节的弧度。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矫接板内表面的中部设置有楔形块,所述楔形块7的外端进行倒角处理。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矫接板上设置有对称的克氏针孔,所述克氏针孔靠近所述连接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加压孔设置为朝向第一跖趾关节的斜孔。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固定孔和所述加压孔均设置为沉孔结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连接部设置为三角形结构,且进行凹边和倒角处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至少能达到以下有益效果之一的是:1、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拇外翻矫形接骨板,通过在固定孔两侧交错设置加压孔,可以使矫接板通过锁定螺钉螺进固定孔固定后,再使用加压螺钉螺进加压孔内压紧,保证其两端以及两边很好的贴合在第一跖趾关节的骨面上,不会翘起,与第一跖趾关节配合效果更好,不会对附近的组织产生激惹反应,进而促进手术的效果以及患者的康复。2、矫接板为弧形板,能跟好的配合第一跖趾关节的圆柱形骨面,使用效果更佳,在矫接板内表面的中部设置有楔形块,能更好的嵌合进第一跖趾关节与附近关节的缝隙中,更好的定位,矫接板上设置有对称的克氏针孔,方便通过克氏针孔临时固定,加压孔为朝向第一跖趾关节的斜孔,能更好的直接螺进骨关节内,不会因为偏离,对骨头造成更大的创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拇外翻矫形接骨板使用病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拇外翻矫形接骨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矫接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矫接板;2、连接部;3、固定孔;4、加压孔;5、锁定螺钉;6、加压螺钉;7、楔形块;8、克氏针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实施例1请参照图1、图2和图3示出的一个实施例,一种拇外翻矫形接骨板,包括矫接板1、锁定螺钉5和加压螺钉6,所述矫接板1为薄板结构且两端对称设置有连接部2,两所述连接部2的外端对称设置有固定孔3,所述连接部2的两侧设置有交错的加压孔4,所述锁定螺钉5适配安装在所述固定孔3内,所述加压螺钉6适配安装在所述加压孔4内。该拇外翻矫形接骨板,矫接板1为薄板结构(为常规的适用于骨骼手术的板材),在符合使用的前提下,尽可能的薄,减少患者的痛苦负担,矫接板1的两端对称设置有连接部2,两连接部2的外端对称设置有固定孔3,连接部2的两侧设置有交错的加压孔4,通过在固定孔3两侧交错设置加压孔4,可以使矫接板1通过锁定螺钉5螺进固定孔3固定后,再使用加压螺钉6螺进加压孔4内压紧,保证其两端以及两边很好的贴合在第一跖趾关节的骨面上,不会翘起,与第一跖趾关节配合效果更好,不会对附近的组织产生激惹反应,进而促进手术的效果以及患者的康复。实施例2: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实施例2示出了一个实施例,所述矫接板1设置为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弧度大于第一跖趾关节的弧度。矫接板1为弧形板,方便矫接板1内表面能跟好的配合第一跖趾关节的圆柱形骨面,使者操刀更方便,患者使用效果更佳。实施例3: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实施例3示出了一个实施例,所述矫接板1内表面的中部设置有楔形块7,所述楔形块7的外端进行倒角处理。在矫接板1内表面的中部设置有楔形块7,能更好的嵌合进第一跖趾关节与附近关节的缝隙中,更好的定位,楔形块7的外端进行倒角处理,减少对周围组织造成二次创伤。实施例4: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实施例4示出了一个实施例,所述矫接板1上设置有对称的克氏针孔8,所述克氏针孔8靠近所述连接部2。矫接板1上设置有对称的克氏针孔8,术者在钉紧矫接板1,先行通过小型的克氏针孔8进行临时固定,方便后期的大型医用螺钉(锁定螺钉5和加压螺钉6)的固定,克氏针孔8靠近所述连接部2是为了防止矫接板1两端翘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拇外翻矫形接骨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矫接板(1)、锁定螺钉(5)和加压螺钉(6),所述矫接板(1)为薄板结构且两端对称设置有连接部(2),两所述连接部(2)的外端对称设置有固定孔(3),所述连接部(2)的两侧设置有交错的加压孔(4),所述锁定螺钉(5)适配安装在所述固定孔(3)内,所述加压螺钉(6)适配安装在所述加压孔(4)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拇外翻矫形接骨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矫接板(1)、锁定螺钉(5)和加压螺钉(6),所述矫接板(1)为薄板结构且两端对称设置有连接部(2),两所述连接部(2)的外端对称设置有固定孔(3),所述连接部(2)的两侧设置有交错的加压孔(4),所述锁定螺钉(5)适配安装在所述固定孔(3)内,所述加压螺钉(6)适配安装在所述加压孔(4)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拇外翻矫形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矫接板(1)设置为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弧度大于第一跖趾关节的弧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拇外翻矫形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矫接板(1)内表面的中部设置有楔形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合新宋宣众郝攀峰宋小飞宋小花闫小明
申请(专利权)人:焦作市新港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