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炒锅清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9775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炒锅清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炒锅清洗装置,包括放置板、锅体架和刷子,锅体架呈圆台形,并且锅体架的底端半径小于顶端半径,锅体架的顶端向下凹陷,锅体架的底端与放置板的顶端连接,刷子放置在放置板上,还包括转轴、电机、底板、支撑杆、出水管、水箱和连接架,刷子的上侧中部纵向设置有刷杆,并且刷子为两个对称的弧形刷,两个弧形刷的一端均与刷杆的底端可转动连接,底板的中部位置设置有圆孔,转轴的顶端与放置板的底端中部连接,并且转轴的底端插入至圆孔内部,电机的顶端与底板的底端连接,无需人们手持刷子对锅体进行清洗和人工倒水,操作较为简单,减少人们较多体力的消耗,提高清洗效率,降低使用局限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炒锅清洗装置
本技术涉及炒锅清洁
,具体为一种炒锅清洗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炒锅清洗装置是一种用于炒锅清洗的辅助装置,其在炒锅清洁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有的炒锅清洗装置,包括放置板、锅体架和刷子,锅体架呈圆台形,并且锅体架的底端半径小于顶端半径,锅体架的顶端向下凹陷,锅体架的底端与放置板的顶端连接,刷子放置在放置板上,现有的炒锅清洗装置在使用时,首先人们将锅体放到锅体架上,然后往锅体倒入水,人们手持刷子,对锅体进行清洗即可。现有的炒锅清洗装置在使用中发现,人们手持刷子对锅体进行清洗和人工倒水,操作较为繁琐,浪费人们较多的体力,清洗效果降低,导致使用局限性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无需人们手持刷子对锅体进行清洗和人工倒水,操作较为简单,减少人们较多体力的消耗,提高清洗效率,降低使用局限性的炒锅清洗装置。(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炒锅清洗装置,包括放置板、锅体架和刷子,锅体架呈圆台形,并且锅体架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炒锅清洗装置,包括放置板(1)、锅体架(2)和刷子,锅体架(2)呈圆台形,并且锅体架(2)的底端半径小于顶端半径,锅体架(2)的顶端向下凹陷,锅体架(2)的底端与放置板(1)的顶端连接,刷子放置在放置板(1)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轴(3)、电机(4)、底板(5)、支撑杆(6)、出水管(7)、水箱(8)和连接架(9),所述刷子的上侧中部纵向设置有刷杆(10),并且刷子为两个对称的弧形刷(11),两个弧形刷(11)的一端均与刷杆(10)的底端可转动连接,所述底板(5)的中部位置设置有圆孔,所述转轴(3)的顶端与放置板(1)的底端中部连接,并且转轴(3)的底端插入至圆孔内部,电机(4)的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炒锅清洗装置,包括放置板(1)、锅体架(2)和刷子,锅体架(2)呈圆台形,并且锅体架(2)的底端半径小于顶端半径,锅体架(2)的顶端向下凹陷,锅体架(2)的底端与放置板(1)的顶端连接,刷子放置在放置板(1)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轴(3)、电机(4)、底板(5)、支撑杆(6)、出水管(7)、水箱(8)和连接架(9),所述刷子的上侧中部纵向设置有刷杆(10),并且刷子为两个对称的弧形刷(11),两个弧形刷(11)的一端均与刷杆(10)的底端可转动连接,所述底板(5)的中部位置设置有圆孔,所述转轴(3)的顶端与放置板(1)的底端中部连接,并且转轴(3)的底端插入至圆孔内部,电机(4)的顶端与底板(5)的底端连接,并且电机(4)的顶部输出轴与转轴(3)的底端固定同心连接,所述连接架(9)的底端分别与底板(5)顶端的左侧和右侧的连接,所述连接架(9)的上前侧中部设置有固定管(12),固定管(12)的前侧外壁上设置有与固定管(12)内部相通的螺纹通孔,并且螺纹通孔内部螺装设置有螺栓,所述支撑杆(6)纵向插入至固定管(12)内部,并且螺栓的后端与支撑杆(6)的前端锁紧接触,支撑杆(6)的底端设置有螺纹管(13),刷杆(10)的顶端设置有螺纹杆(14),并且螺纹杆(14)的顶端螺装插入至螺纹管(13)的底端内部,所述两个弧形刷(11)的另一端均设置有弹簧(15),所述弹簧(15)的另一端分别与螺纹杆(14)的左右两侧连接,所述水箱(8)放置在底板(5)的右侧,水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雄先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德邦电器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