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烟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9667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烟壶,包括壶体、进烟管、吸烟嘴以及排烟机构,所述壶体上设置有安装套,所述进烟管和吸烟嘴均插设在所述安装套上,安装套上方的进烟管上套设有第一透明导烟管和第二透明导烟管,排烟机构包括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之间具有浮动件容纳腔,浮动件容纳腔内设置有排烟浮动件,第二套环上还开设有与第二透明导烟管相连通的多个排烟孔,所述安装套内具有第一烟道和第二烟道,所述第一烟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吸烟嘴和壶体的内腔相连通,所述第二烟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透明导烟管和壶体的内腔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排烟浮动件可以在吹气出烟时自动升起,大大的增加了用户使用过程中的趣味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烟壶
本技术涉及烟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烟壶。
技术介绍
水烟壶是用来吸食水烟的工具,在中东地区的使用十分广泛,其工作原理是烟料经过加热后穿过水流得到净化然后再供人们吸食,由于是已经应用较久的成熟产品,所以现有水烟壶的改进大多都是在瓶体外形美观程度上着手,鲜少有人们去给水烟壶附加各种功能以增加使用过程的趣味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烟壶,其有效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存在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水烟壶,包括壶体、进烟管、吸烟嘴以及排烟机构,所述壶体上设置有安装套,所述进烟管和吸烟嘴均插设在所述安装套上,安装套上方的进烟管上由上至下依次套设有第一透明导烟管和第二透明导烟管,所述排烟机构包括分别套设在第一透明导烟管底部和第二透明导烟管顶部的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所述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之间具有四周开口的浮动件容纳腔,所述浮动件容纳腔内设置有排烟浮动件,所述第二套环上还开设有与第二透明导烟管相连通的多个排烟孔,所述安装套内具有第一烟道和第二烟道,所述第一烟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吸烟嘴和壶体的内腔相连通,所述第二烟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透明导烟管和壶体的内腔相连通。进一步的,所述进烟管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螺接的第一管段、第二管段、第三管段、第四管段和第五管段,所述第一管段的顶部还插设有进烟嘴,进烟嘴的上部连接有烟斗,所述第二管段上由上至下依次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透明导烟管相连通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透明导烟管的上部套设有第三套环,所述第三套环的内圈开设有与所述第一管段相配合的容纳腔。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套环上具有支撑座和环槽,所述第一套环的下表面搭放在支撑座的顶面上,所述排烟浮动件活动放置在环槽内且排烟浮动件上具有与支撑座相配合的通孔。进一步的,所述排烟浮动件上具有环形裙板。进一步的,所述排烟孔开设在所述环槽的底部。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套与壶体之间还配合设置有密封圈。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本技术中的排烟浮动件可以在吹气出烟时自动升起,大大的增加了用户使用过程中的趣味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1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以及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以及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以及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水烟壶,包括壶体1、进烟管、吸烟嘴2以及排烟机构3,壶体1为上部开口的玻璃壶,壶体1的上部开口处插设有安装套4,进烟管和吸烟嘴2均插设在安装套4上,进烟管的材质为不锈钢,安装套4上方的进烟管上由上至下依次套设有第一透明导烟管5和第二透明导烟管6,排烟机构3包括分别套设在第一透明导烟管5底部和第二透明导烟管6顶部的第一套环7和第二套环8,第一套环7和第二套环8之间具有四周开口的浮动件容纳腔9,浮动件容纳腔9内设置有排烟浮动件10,安装套4、吸烟嘴2、第一套环7、第二套环8和排烟浮动件10均为铝质,铝质的排烟浮动件10质量很小,更加容易被顶动,第二套环8上还开设有与第二透明导烟管6相连通的多个排烟孔11,安装套4内具有第一烟道12和第二烟道13,第一烟道12的两端分别与吸烟嘴2和壶体1的内腔相连通,第二烟道13的两端分别与第二透明导烟管6和壶体1的内腔相连通。进烟管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螺接的第一管段14、第二管段15、第三管段16、第四管段17和第五管段18,多段管段的设置方便了进烟管的清理,抽吸过程中进烟管内壁上粘附的烟油可以通过拆散的进烟管方便的清出,第一管段14的顶部还插设有铝质的进烟嘴19,进烟嘴19的上部连接有烟斗(未示出),烟斗为盛装烟丝的漏斗状上下开口容器,烟丝放置在烟斗内点燃,抽吸时烟气从烟斗下部进入进烟嘴19内,烟斗为本领域现有产品,在此不再赘述,第二管段15上由上至下依次开设有与第一透明导烟管5相连通的第一通孔20和第二通孔21,使得用户透过第一透明导烟管5和第二透明导烟管6可以明显的观察到烟雾的进入和吹气出烟流动过程,给客户提供一个清晰的使用体验,另外,从第一管段14进入的烟气在第一通孔20、第二通孔21和第一透明导烟管5的配合下折返流动,有利于烟气中烟油的脱出,减少进入壶体1内的烟油量。第一透明导烟管5的上部套设有第三套环22,第三套环22的内圈开设有与第一管段14相配合的容纳腔23,第一管段卡接在容纳腔23内,第三套环22也为铝质。第二套环8上具有支撑座24和环槽25,第一套环7的下表面搭放在支撑座24的顶面上,排烟浮动件10活动放置在环槽25内且排烟浮动件10上具有与支撑座24相配合的通孔,排烟浮动件10完全落入环槽25内时,排烟浮动件10的内外圈分别完全贴合第二套环8和支撑座24,排烟孔11开设在环槽25的底部,多个排烟孔11沿环槽25的周向均匀分布,保证排烟浮动件10受力均匀。排烟浮动件10上具有环形裙板26,环形裙板26可以增大排烟浮动件10的受力面积,在吹气出烟时,烟气可以更好的托起排烟浮动件10。安装套4与壶体1之间还配合设置有橡胶的密封圈27,增强安装套4与壶体1之间的密封性。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吸烟嘴2上套设好抽吸用软管,用户把持抽吸用软管吸食水烟,烟气在抽吸作用下自进烟嘴19进入,通过第一管段14进入第二管段15内,然后自第一通孔20排出到第一透明导烟管5的内腔中再通过第二通孔21返回第二管段15内,此举增加了烟气的循环路径,有利于烟油的脱出,重新返回第二管段15的烟气向下流动,依次经过第三管段16、第四管段17和第二管段18进入壶体1内,第五管段18的下部浸没在水中,烟气经过水的过滤后向上进入第一烟道12,然后通过吸烟嘴2和抽吸用软管到达用户的口腔;吹气出烟时,在用户的鼓吹作用下,烟气通过第二烟道13进入第二透明导烟管6和第四管段17之间的腔体内,然后向上流动并通过排烟孔11排出,排出时,烟气顶动排烟浮动件10升起,增强用户使用过程中的趣味性。...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烟壶,其特征在于,包括壶体、进烟管、吸烟嘴以及排烟机构,所述壶体上设置有安装套,所述进烟管和吸烟嘴均插设在所述安装套上,安装套上方的进烟管上由上至下依次套设有第一透明导烟管和第二透明导烟管,所述排烟机构包括分别套设在第一透明导烟管底部和第二透明导烟管顶部的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所述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之间具有四周开口的浮动件容纳腔,所述浮动件容纳腔内设置有排烟浮动件,所述第二套环上还开设有与第二透明导烟管相连通的多个排烟孔,所述安装套内具有第一烟道和第二烟道,所述第一烟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吸烟嘴和壶体的内腔相连通,所述第二烟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透明导烟管和壶体的内腔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烟壶,其特征在于,包括壶体、进烟管、吸烟嘴以及排烟机构,所述壶体上设置有安装套,所述进烟管和吸烟嘴均插设在所述安装套上,安装套上方的进烟管上由上至下依次套设有第一透明导烟管和第二透明导烟管,所述排烟机构包括分别套设在第一透明导烟管底部和第二透明导烟管顶部的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所述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之间具有四周开口的浮动件容纳腔,所述浮动件容纳腔内设置有排烟浮动件,所述第二套环上还开设有与第二透明导烟管相连通的多个排烟孔,所述安装套内具有第一烟道和第二烟道,所述第一烟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吸烟嘴和壶体的内腔相连通,所述第二烟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透明导烟管和壶体的内腔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烟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烟管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螺接的第一管段、第二管段、第三管段、第四管段和第五管段,所述第一管段的顶部还插设有进烟嘴,进烟嘴的上部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万岭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荣赫激光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