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宜宾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酸奶制作的炒制发酵一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96540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酸奶制作的炒制发酵一体装置,包括装置主体、万向轮、旋转内杆、伺服电机和缓压机构,所述装置主体顶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内旋转杆,且内旋转杆的中间位置设置有顶搅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内旋转杆的底端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两侧的中间位置设置有连接横杆,连接横杆的两端皆连接有螺纹搅拌叶,且螺纹搅拌叶的底端连接有翻炒低铲,该装置可以将奶制品放置在装置主体的内部,通过伺服电机带动内旋转杆旋转,在旋转的过程中利用交错的两根螺纹搅拌叶来增强装置主体内部的搅拌特性,提高了搅拌的效率,可以将凝结成块的酸奶打散,增强装置的发酵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酸奶制作的炒制发酵一体装置
本技术涉及酸奶发酵
,具体为一种用于酸奶制作的炒制发酵一体装置。
技术介绍
酸奶是一种口味酸甜、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的牛奶饮品,是以牛奶为原料,经过巴氏杀菌后再向牛奶中添加有益菌(发酵剂),经发酵后,再冷却灌装的一种牛奶制品。在批量对牛奶进行发酵的时候需要用到发酵装置进行发酵,但是现有的炒制酸奶制作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依旧存在一定的问题和缺陷,具体问题如下所述:1、现有装置一般搅拌的效率较低,无法完全将凝结成块的酸奶打散,削弱装置的发酵效率;2、现有装置上端产生的压力较大造成万向轮的压力较大,缩短了万向轮的使用寿命;3、现有装置在碰撞的过程中易产生变形,缩短了装置主体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酸奶制作的炒制发酵一体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一般装置搅拌的效率减低,无法完全将凝结成块的酸奶打散,削弱装置的发酵效率,装置在碰撞的过程中装置主体产生变形,缩短了装置主体的使用寿命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酸奶制作的炒制发酵一体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万向轮(4)、旋转内杆(5)、伺服电机(7)和缓压机构(13),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顶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伺服电机(7),伺服电机(7)的输出端连接有内旋转杆(701),且内旋转杆(701)的中间位置设置有顶搅杆(702),所述装置主体(1)内部底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旋转内杆(5),且装置主体(1)外侧的底端设置有固定加热槽(2),所述固定加热槽(2)底部的两端皆设置有缓压机构(13),且缓压机构(13)底端的中间位置连接有万向轮(4),万向轮(4)内侧的中间位置连接有支撑横杆(401),所述内旋转杆(701)的底端连接有固定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酸奶制作的炒制发酵一体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万向轮(4)、旋转内杆(5)、伺服电机(7)和缓压机构(13),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顶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伺服电机(7),伺服电机(7)的输出端连接有内旋转杆(701),且内旋转杆(701)的中间位置设置有顶搅杆(702),所述装置主体(1)内部底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旋转内杆(5),且装置主体(1)外侧的底端设置有固定加热槽(2),所述固定加热槽(2)底部的两端皆设置有缓压机构(13),且缓压机构(13)底端的中间位置连接有万向轮(4),万向轮(4)内侧的中间位置连接有支撑横杆(401),所述内旋转杆(701)的底端连接有固定块(9),固定块(9)两侧的中间位置设置有连接横杆(901),连接横杆(901)的两端皆连接有螺纹搅拌叶(10),且螺纹搅拌叶(10)的底端连接有翻炒低铲(3),所述装置主体(1)内部一侧的顶端设置有温度传感器(6),且装置主体(1)外侧顶部的一端设置有入料口(8),所述装置主体(1)的外侧壁皆均匀设置有碳钢基层(11),所述碳钢基层(11)的外侧壁皆均匀设置有纳米陶瓷耐腐层(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酸奶制作的炒制发酵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内杆(5)贯穿装置主体(1)的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婉舒刘燕陈静王鑫白丽芳杨芹王敬永
申请(专利权)人:宜宾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