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梨小食心虫诱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9639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梨小食心虫诱捕装置,涉及果园害虫诱捕器领域,包括防雨顶盖、接虫罐、诱芯固定装置和糖醋液盛放罐,防雨顶盖为锥形,接虫罐包括上端开口的接虫罐顶盖、接虫罐主体、倒锥形漏斗、倒锥形进虫筒和接虫网,接虫罐顶盖、接虫罐主体和倒锥形漏斗由上至下依次连接,倒锥形进虫筒设置于接虫罐顶盖的内部,接虫网设置于接虫罐主体内部的底端,倒锥形漏斗的底端与糖醋液盛放罐连接,防雨顶盖可拆卸地安装于接虫罐顶盖的上部,且防雨顶盖与接虫罐顶盖之间存在间隙,诱芯固定装置设置于防雨顶盖与接虫罐顶盖之间,诱芯固定装置用于盛放性信息素诱芯。该装置结构简单且牢固,组装拆卸方便,提高了诱捕效率,增强了防治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梨小食心虫诱捕装置
本技术涉及果园害虫诱捕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梨小食心虫诱捕装置。
技术介绍
梨小食心虫属鳞翅目小卷叶蛾科,在我国分布较广泛,北起黑龙江,南到福建、云南等地均有发生,可为害梨、桃、李、樱桃、枇杷、杏、苹果、山楂等多种果树的嫩稍及果实。梨小食心虫1年可发生3~7代,发生代数由北方到南方地区逐渐增多,且危害面大,危害重,危害特征表现为其幼虫钻入枝条嫩稍和果实危害,可使枝条稍部萎蔫干枯,果实蛀孔处易腐烂变黑并逐渐扩大呈“黑膏药”,晚期蛀害果实蛀孔小,稍凹陷,周围青绿色,蛀至果心,果实变形,直接影响果实品质和产量。现有的梨小食心虫防治手段主要以化学农药为主,但由于蛀果类害虫钻入果实后,杀虫剂很难直接接触到害虫,使用效果往往非常不理想,且果农频繁过量的使用化学农药,进而导致了害虫抗药性产生,以及导致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问题特别突出。而采用性信息素诱捕装置则可避免这些不利因素,其诱捕器类型分为黏胶类、水盆类及干式诱捕器,诱杀雄性成虫,使雌性成虫无法完成交配产生有效后代。但这些诱捕器在设计上又有不足之处:尘土、雨水及其它昆虫的附着会影响黏胶类诱捕效率,虫量较大时需频繁更换粘板,且使用后的粘板处理较为困难;水盆类诱捕器悬挂时操作困难,受蒸发和降雨的影响,性信息素诱芯与水表面的距离很难掌控;现有干式诱捕器只利用性信息素诱捕雄性成虫,无法诱捕到已完成交配的雌性成虫,且由于受雨水的影响,罐体底部容易积水,导致昆虫尸体腐烂发臭,影响诱捕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梨小食心虫诱捕装置,结构简单且牢固,组装拆卸方便,提高了诱捕效率,增强了防治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梨小食心虫诱捕装置,包括防雨顶盖、接虫罐、诱芯固定装置和糖醋液盛放罐,所述防雨顶盖为锥形,所述接虫罐包括上端开口的接虫罐顶盖、接虫罐主体、倒锥形漏斗、倒锥形进虫筒和接虫网,所述接虫罐顶盖、所述接虫罐主体和所述倒锥形漏斗由上至下依次连接,所述倒锥形进虫筒设置于所述接虫罐顶盖的内部,所述倒锥形进虫筒底端形成进虫孔,所述接虫网设置于所述接虫罐主体内部的底端,所述倒锥形漏斗的底端与所述糖醋液盛放罐连接,所述防雨顶盖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接虫罐顶盖的上部,且所述防雨顶盖与所述接虫罐顶盖之间存在间隙,所述防雨顶盖能够覆盖所述接虫罐顶盖的上端开口,所述诱芯固定装置设置于所述防雨顶盖与所述接虫罐顶盖之间,所述诱芯固定装置用于盛放性信息素诱芯。优选地,所述接虫罐顶盖的顶部设置有多个连接柱,所述防雨顶盖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卡槽,一个所述卡槽能够卡接于一个所述连接柱上。优选地,所述防雨顶盖的顶部设置有悬挂耳。优选地,所述诱芯固定装置包括用于盛放性信息素诱芯的诱芯套体、套体顶盖、两个连接杆和两个卡扣,两个连接杆分别固定于所述诱芯套体的两侧,各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诱芯套体的一端设置有一个所述卡扣,一个所述卡扣用于卡接于一个所述连接柱上,所述诱芯套体为上部开口结构,所述诱芯套体上端安装有所述套体顶盖,所述诱芯套体的侧面和底部设置有通气孔。优选地,所述接虫罐主体内部的底端设置有环形卡槽,所述接虫网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环形卡槽上。优选地,所述接虫罐顶盖与所述接虫罐主体卡接,所述接虫罐主体与所述倒锥形漏斗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倒锥形漏斗的底端与所述糖醋液盛放罐螺纹连接。优选地,所述防雨顶盖的高度为8.5cm,所述防雨顶盖的底部外径为17cm,所述接虫罐顶盖的顶部外径12cm,所述接虫罐顶盖的高度为7cm,所述防雨顶盖下端与所述接虫罐顶盖上端之间的距离为1cm。优选地,所述接虫罐主体的上沿外径为16cm,所述接虫罐主体的下沿外径为13cm,所述接虫罐主体的高度为14cm,所述接虫网的直径为12.5cm,所述倒锥形漏斗的高度为6cm。优选地,所述糖醋液盛放罐为圆柱形,所述糖醋液盛放罐的外径为13cm,所述糖醋液盛放罐的高度为10cm。优选地,所述诱芯套体的内径为1.5cm,所述诱芯套体的高度为2cm,所述连接杆横截面的长度和宽度分别为1cm和0.25cm。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本技术提供的梨小食心虫诱捕装置,通过性信息素与糖醋液结合的方式,增加了雄性成虫的诱捕量,同时还可诱捕到已完成交配的雌性成虫,增强了防治效果;将防雨顶盖设计成锥形,增加了成虫在性信息素诱芯附近的活动空间,以同时吸纳更多的成虫活动绕飞,增加诱捕量,提高了诱捕效率;防雨顶盖能够覆盖接虫罐顶盖的上端开口,进而防止雨水进入接虫罐;接虫罐底部设置有接虫网和倒锥形漏斗,进一步防止雨水聚集使虫体腐烂恶臭影响吸引效果,同时接虫网可防止虫体落入糖醋液盛放罐内。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梨小食心虫诱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诱芯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防雨顶盖;2、诱芯固定装置;21、诱芯套体;22、套体顶盖;23、通气孔;24、连接杆;25、卡扣;3、接虫罐顶盖;4、接虫罐主体;5、倒锥形漏斗;6、糖醋液盛放罐;7、悬挂耳;8、卡槽;9、连接柱;10、倒锥形进虫筒;11、进虫孔;12、接虫网;13、环形卡槽;14、内螺纹接口;15、外螺纹接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梨小食心虫诱捕装置,结构简单且牢固,组装拆卸方便,提高了诱捕效率,增强了防治效果。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梨小食心虫诱捕装置,包括防雨顶盖1、接虫罐、诱芯固定装置2和糖醋液盛放罐6,防雨顶盖1为锥形,接虫罐包括上端开口的接虫罐顶盖3、接虫罐主体4、倒锥形漏斗5、倒锥形进虫筒10和接虫网12,接虫罐顶盖3、接虫罐主体4和倒锥形漏斗5由上至下依次连接,倒锥形进虫筒10设置于接虫罐顶盖3的内部,倒锥形进虫筒10底端形成进虫孔11,倒锥形进虫筒10由上至下逐渐收窄,以防止进入接虫罐的成虫逃逸,接虫网12设置于接虫罐主体4内部的底端,倒锥形漏斗5的底端与糖醋液盛放罐6连接,防雨顶盖1可拆卸地安装于接虫罐顶盖3的上部,且防雨顶盖1与接虫罐顶盖3之间存在间隙,防雨顶盖1能够覆盖接虫罐顶盖3的上端开口,诱芯固定装置2设置于防雨顶盖1与接虫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梨小食心虫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雨顶盖、接虫罐、诱芯固定装置和糖醋液盛放罐,所述防雨顶盖为锥形,所述接虫罐包括上端开口的接虫罐顶盖、接虫罐主体、倒锥形漏斗、倒锥形进虫筒和接虫网,所述接虫罐顶盖、所述接虫罐主体和所述倒锥形漏斗由上至下依次连接,所述倒锥形进虫筒设置于所述接虫罐顶盖的内部,所述倒锥形进虫筒底端形成进虫孔,所述接虫网设置于所述接虫罐主体内部的底端,所述倒锥形漏斗的底端与所述糖醋液盛放罐连接,所述防雨顶盖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接虫罐顶盖的上部,且所述防雨顶盖与所述接虫罐顶盖之间存在间隙,所述防雨顶盖能够覆盖所述接虫罐顶盖的上端开口,所述诱芯固定装置设置于所述防雨顶盖与所述接虫罐顶盖之间,所述诱芯固定装置用于盛放性信息素诱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梨小食心虫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雨顶盖、接虫罐、诱芯固定装置和糖醋液盛放罐,所述防雨顶盖为锥形,所述接虫罐包括上端开口的接虫罐顶盖、接虫罐主体、倒锥形漏斗、倒锥形进虫筒和接虫网,所述接虫罐顶盖、所述接虫罐主体和所述倒锥形漏斗由上至下依次连接,所述倒锥形进虫筒设置于所述接虫罐顶盖的内部,所述倒锥形进虫筒底端形成进虫孔,所述接虫网设置于所述接虫罐主体内部的底端,所述倒锥形漏斗的底端与所述糖醋液盛放罐连接,所述防雨顶盖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接虫罐顶盖的上部,且所述防雨顶盖与所述接虫罐顶盖之间存在间隙,所述防雨顶盖能够覆盖所述接虫罐顶盖的上端开口,所述诱芯固定装置设置于所述防雨顶盖与所述接虫罐顶盖之间,所述诱芯固定装置用于盛放性信息素诱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梨小食心虫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虫罐顶盖的顶部设置有多个连接柱,所述防雨顶盖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卡槽,一个所述卡槽能够卡接于一个所述连接柱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梨小食心虫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雨顶盖的顶部设置有悬挂耳。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梨小食心虫诱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诱芯固定装置包括用于盛放性信息素诱芯的诱芯套体、套体顶盖、两个连接杆和两个卡扣,两个连接杆分别固定于所述诱芯套体的两侧,各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诱芯套体的一端设置有一个所述卡扣,一个所述卡扣用于卡接于一个所述连接柱上,所述诱芯套体为上部开口结构,所述诱芯套体上端安装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房明华刘涛邓建宇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市原种场浙江农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