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种猪性能测定的优质种群选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64415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20: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种猪性能测定的优质种群选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建立种猪选配选育的核心群体,保持种公猪7头以上,且有6个不同以上的血统;母猪保持在猪群总数的15%以上;2)选配;3)对核心群的后代采用同一水平的日粮进行喂养,从体重30kg时开始测定,于100kg时结束,并做好记录;4)选育;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组建核心群,筛先出可以稳定种猪的遗传性能。这种方法,使种群在选育中得以巩固和提高,特别是对主选性状的选育,同时在选育过程中,要考虑到内、外界各方面的因素对选育工作的影响,从而可以达到种群生产力不断提升的目的。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种猪性能测定的优质种群选育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种群选育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种猪性能测定的优质种群选育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各地的养猪积极性有了普遍提高,但养猪业的不断发展,必须保持种猪群体的质量,否则种群就会退化。
[0003]目前绝大部分养猪户都是采用传统的饲养方式,没有形成一种行之有效的选育方法,从而导致生产性能不高,如产仔数、日增重,瘦肉率和饲料报酬较为低下;所以亟需提出一种保持种猪的优良的方法。而要保持种猪的优良性能关健是不断地进行选育优化提纯,也就是要有一种选和育的方法,否则种群就会退化,而要进行选和育的基础,必须要建立一定数量种猪的核心群,在核心群体中进行选配和选育工作,同时引进一部分优秀血统作后备猪的补充,以保持场内足够的核心选育数量,在这基础上来提高种猪的各种生产性能,从而可以达到种群不断提升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本专利技术提出了繁殖性能好,生长速度快、瘦肉率高的一种基于种猪性能测定的优质种群选育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基于种猪性能测定的优质种群选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1)建立种猪选配选育的核心群体:
[0008]种公猪保持7头以上,且有6个以上不同的血统,种母猪保持在猪群存栏总数的15%以上;
[0009]如若核心群体数量不足,需要引进新血统公猪进行补充,达到所需数量以上;
[0010]2)选配选育方案:
[0011]杂交试验:从存栏经产母猪中选留的与引进公猪按育种要求进行杂交;
[0012]横交试验:从核心群体内部筛选公、母猪,按育种要求进行横交选留固定试验;
[0013]3)对核心群体的后代采用同一水平的日粮进行喂养,从体重30 kg时开始测定,于100kg时结束,并做好记录;
[0014]4)选育方法:
[0015]4.1)第一次选择,根据父、母亲的繁殖性能测定结果,在核心群体后代达到65

70日龄左右,选取外表无缺陷、无遗传疾患的后代进入后备猪群;
[0016]4.2)第二次选择,在步骤3)测定结束后进行,核心群体后代在100kg时进行生长肥育性能测定及测量活体膘厚,并根据选择指数高低排序,选择前N个进入后备猪群;
[0017]4.3)第三次选择,当核心群体中母猪繁殖了二胎以后,对核心群中母猪再次进行繁殖性能测定,并淘汰繁殖性能不达标的母猪,选取繁殖性能达标的母猪进入核心群。
[0018]进一步,所述步骤4.1)中,繁殖性能测定:测量猪的同窝仔猪数、70日龄育成数;所述同窝仔猪数达到10头以上,育成率达到92%以上。
[0019]进一步,所述步骤4.2)中,生长肥育性能测定:受测猪于体重 30kg时和100kg时进行两次空腹称重,分别计算平均日增重和饲料利用效率;
[0020]进一步,所述步骤4.2)中,测量活体膘厚:受测猪在达100kg 左右体重时,于最后一根肋,离背中线3—5cm处测定膘厚。
[0021]进一步,所述步骤4)中选择指数评估公式为:
[0022][0023]其中:ADG为30

100kg日增重,为前两年30

100kg平均日增重,BF为100kg体重时活体膘厚,为前两年100kg体重时平均活体膘厚,FE为从30kg

100kg期间每单位增重所消耗的饲料量,为前两年30kg

100kg期间每单位增重所消耗的饲料量。
[0024]进一步,所述步骤3)中饲喂采用自由采食的方法,保持料槽中有足够饲料;每天上午和下午都要检查采食槽中饲料的情况,如饲料不足或漏出过多都要及时处理,防制采食不足或浪费,每天要观察猪群采食、排粪和猪只的精神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持数据的正确性。
[002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组建核心群,可以稳定种猪的遗传性能。这种方法,使种群在选育中得以巩固和提高,特别是对主选性状的选育,同时在选育过程中,要考虑到内、外界各方面的因素对选育工作的影响,尽可能避免不利的因素,从而提高种群的生产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27]实施例:
[0028]基于种猪性能测定的优质种群选育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29]1)建立种猪选配选育的核心群体,保持有母猪存栏15%的优秀个体及种公猪7头以上,且有6个以上不同的血统的组成核心群体;公猪与母猪的比例保持在1:9

11,优先为1:10;
[0030]核心群体的公、母猪来自于饲养场上一年的优秀个体(优秀个体是无遗传疾患者,外形:头颈清秀、体躯较长、腿臀丰满、背微弓或平直,腹部紧凑不下垂、四肢粗壮有力)以及部分引进生长速度快、繁殖性能高的公猪进行补充,达到所需数量,并对核心群制订选配选育方案,按照方案要求开展群内公、母猪进行选配;引进的公猪,则要经过严格的消毒,并单独隔离45天后,经疫病血清检测为健康猪后再进入饲养区。
[0031]2)选配选育方案:
[0032]杂交试验:从存栏经产母猪中选留的与引进公猪杂交,观察杂交效果,筛选优秀遗传基因的个体;
[0033]横交固定试验:从核心群体内部筛选公、母猪,按育种要求进行横交选留固定试验。
[0034]3)对核心群的后代采用同一水平的日粮进行喂养,从体重30kg 时开始测定,于
100kg时结束,并做好记录;饲喂采用自由采食的方法,保持料槽中有足够饲料;每天上午和下午都要检查采食槽中饲料的情况,如饲料不足或漏出过多都要及时处理,防制采食不足或浪费,每天要认真观察猪群采食、排粪和猪只的精神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持数据的正确性。
[0035]采用玉米、豆粕、小麦麸、鱼粉和预混料组成基础日粮,开测后采用同一水平的日粮,其配方及营养水平参见表1。
[0036]表1选育猪饲粮配方及营养水平
[0037]原料配比/%营养成分含量/%玉米65.0消化能/MJ
·
kg
‑113.04豆粕22.0粗蛋白18.37小麦麸6.0钙0.72鱼粉3.0有效磷0.45预混料4.0赖氨酸1.04合计100蛋+胱氨酸0.6
[0038]4)选育方法:
[0039]4.1)第一次选择,根据父、母亲的繁殖性能测定结果(若繁殖性能测定结果不达标,其后代直接进入普通猪群,不作为核心群筛选对象),核心群后代在65

70日龄左右(30kg左右),选取优秀者(外表无缺陷、无遗传疾患的)进入后备猪群;繁殖性能测定:测猪的同窝仔猪数、70日龄育成数;同窝仔猪数达到10头以上,育成率达到 92%以上。
[0040]4.2)第二次选择(第二次选择在第一次基础上进行),在步骤3) 测定结束后进行,核心群后代在100kg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种猪性能测定的优质种群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建立种猪选配选育的核心群体:种公猪保持7头以上,且有6个以上不同的血统,种母猪保持在猪群存栏总数的15%以上;如若核心群体数量不足,需要引进新血统公猪进行补充,达到所需数量以上;2)选配方案:杂交试验:从存栏经产母猪中选留的与引进公猪按育种要求进行杂交;横交试验:从核心群体内部筛选公、母猪,按育种要求进行横交选留固定试验;3)对核心群体的后代采用同一水平的日粮进行喂养,从体重30kg时开始测定,于100kg时结束,并做好记录;4)选育方法:4.1)第一次选择,根据父、母亲的繁殖性能测定结果,在核心群体后代达到65

70日龄左右,选取外表无缺陷、无遗传疾患的后代进入后备猪群;4.2)第二次选择,在步骤3)测定结束后进行,核心群体后代在100kg时进行生长肥育性能测定及测量活体膘厚,并根据选择指数高低排序,选择前N个进入后备猪群;4.3)第三次选择,当核心群体中母猪繁殖了二胎以后,对母猪再次进行繁殖性能测定结果,并淘汰繁殖性能不达标的母猪。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种猪性能测定的优质种群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1)中,繁殖性能测定:测量猪的同窝仔猪数、70日龄育成数;所述同窝仔猪数达到10头以上,育成率达到92%以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剑峰王雷杰蔡红阳沃林峰王剑勇鄢建辉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市原种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