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扁吻鱼光照培养装置,包括培养箱,培养箱由挡板分隔为制氧室和培养室;在制氧室内设有增氧泵,增氧泵的输出端连接有供氧管路,在供氧管路上设有滤气组件,供氧管路的另一端延伸至培养室;所述培养室的顶部设有LED灯管,LED灯管用于向培养室内提供光照;在培养室设有供氧管,所述供氧管的底部与供氧管路连接,供氧管的顶部通过若干挂钩沿培养室的顶板分布,在供氧管上开设有若干出气口,出气口用于与培养瓶连接;所述培养瓶设置在培养室内,培养瓶包括瓶体,在瓶体的瓶口处设有瓶盖,在瓶盖上设有与瓶体内部连通的进气管和出气管,进气管的顶端与供氧管的出气口连接,在瓶体内设有孵化网罩,在瓶体的底部侧方带阀门的排水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扁吻鱼光照培养装置
本技术涉及鱼类养殖领域,具体地说,特别涉及到一种扁吻鱼光照培养装置。
技术介绍
光作为一种重要的环境因子在鱼类的生长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光具有光质、光强和光周期等三种重要属性。光质会对鱼类生长产生刺激,不同光质对鱼类代谢、摄食和活动也具有一定的影响。鱼类的趋光强度与生活习性也有很大的关系,表层鱼类较多偏好强光,底层鱼类较多偏好弱光。光周期对动物的季节性繁殖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大部分鱼类的繁殖季节与自然界光周期的季节变化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光周期变化会影响鱼类的生长、性腺发育、产卵量等。扁吻鱼,是我国塔里木河水系特有肉食鱼类,由于过度捕捞和环境破坏,扁吻鱼在1998年被列为国家I类保护动物,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科研价值。因此对扁吻鱼进行光照实验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扁吻鱼光照培养装置,以用于对扁吻鱼的光照实验研究。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扁吻鱼光照培养装置,包括培养箱,培养箱包括铝合金框架,铝合金框架通过安装在各端面上的PVC板构成密闭腔体,所述密闭腔体的内部设有挡板,且由挡板分隔为下方的制氧室和上方的培养室;所述的制氧室内设有增氧泵,增氧泵的输出端连接有供氧管路,在供氧管路上设有滤气组件,滤气组件包括沿供氧管路依次设置的第一防倒吸瓶、灭菌瓶和第二防倒吸瓶,供氧管路的一端与增氧泵连接,供氧管路的另一端延伸至培养室;所述培养室的顶部设有若干灯槽,且在灯槽内安装有LED灯管,LED灯管用于向培养室内提供光照;在培养室设有供氧管,所述供氧管的底部与供氧管路连接,供氧管的顶部通过若干挂钩沿培养室的顶板分布,在供氧管上开设有若干出气口,出气口用于与培养瓶连接;所述培养瓶设置在培养室内,培养瓶包括瓶体,在瓶体的瓶口处设有瓶盖,在瓶盖上设有与瓶体内部连通的进气管和出气管,进气管的顶端与供氧管的出气口连接,在瓶体内设有孵化网罩,在瓶体的底部侧方带阀门的排水管。进一步的,所述的PVC板具有黑色遮光涂层。进一步的,所述的培养瓶外表面设有防滑带。进一步的,所述的培养室的侧方设有灯控开关,灯控开关通过定时器连接并控制LED灯管。进一步的,所述培养箱的前板包括左前板和右前板,所述左前板和右前板的顶部和底部通过滑槽与铝合金框架活动连接,且可通过移动左前板和右前板来打开/关闭培养箱。进一步的,所述培养室的顶部设有分隔槽,分隔槽用于放入隔板将培养室分隔为左培养室和右培养室。进一步的,所述培养箱的底部设有滑轮组件,滑轮组件包括支撑杆、滑轮和制动装置,支撑杆的顶部与培养箱连接,支撑杆的底部安装有滑轮和制动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轻质材料和滑轮,可拆卸,方便移动。另一方面可多重调控光照来满足不同的光照培养条件,而且由于其良好的密封性避免了外部光源的污染,从而可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扁吻鱼光照培养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制氧室内的布置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的培养瓶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参见图1、图2和图3,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扁吻鱼光照培养装置,包括培养箱(1),培养箱(1)包括铝合金框架(11),铝合金框架(11)通过安装在各端面上的PVC板(12)构成密闭腔体,所述密闭腔体的内部设有挡板(13),且由挡板(13)分隔为下方的制氧室(2)和上方的培养室(3);所述的制氧室(2)内设有增氧泵(21),增氧泵(21)的输出端连接有供氧管路(22),在供氧管路(22)上设有滤气组件,滤气组件包括沿供氧管路(22)依次设置的第一防倒吸瓶(23)、灭菌瓶(24)和第二防倒吸瓶(25),供氧管路(22)的一端与增氧泵(21)连接,供氧管路(22)的另一端延伸至培养室(3);所述培养室(3)的顶部设有若干灯槽,且在灯槽内安装有LED灯管(31),LED灯管(31)用于向培养室(3)内提供光照;在培养室(3)设有供氧管(32),所述供氧管(32)的底部与供氧管路(22)连接,供氧管(32)的顶部通过若干挂钩(33)沿培养室(3)的顶板分布,在供氧管(32)上开设有若干出气口(34),出气口(34)用于与培养瓶(5)连接;所述培养瓶(5)设置在培养室(3)内,培养瓶(5)包括瓶体(51),在瓶体(51)的瓶口处设有瓶盖(52),在瓶盖(52)上设有与瓶体(51)内部连通的进气管(53)和出气管(54),进气管(53)的顶端与供氧管(32)的出气口(34)连接,在瓶体(51)内设有孵化网罩(55),在瓶体(51)的底部侧方带阀门的排水管(56)。瓶盖(52)中间具手柄,手柄为不锈钢结构,利用手柄可以移动瓶盖。进气管(53)和出气管(54)为中空玻璃管,进气管(53)插水体液面3/4,出气管(54)距水面5cm,确保瓶中氧气的供应和水体的流动。瓶中可加入孵化网罩(55),孵化网罩(55)可固定在瓶身1/2处,孵化网罩(55)的加入可用于扁吻鱼受精卵的观察和计数。所述的PVC板(12)具有黑色遮光涂层,避免外部光源照射进培养室(3)。所述的培养瓶(5)外表面设有防滑带(57),防滑带(57)为高度为10cm的颗粒带,当搬运瓶体(51)时可增大摩擦,防止瓶体(51)滑落。所述的培养室(3)的侧方设有灯控开关(35),灯控开关(35)通过定时器(36)连接并控制LED灯管(31)。相应的LED灯管(31)由相应的灯控开关(35)控制,每侧灯控开关(35)与定时器(36)相连,定时器(36)可用于设定光照周期。所述培养箱(1)的前板包括左前板(37)和右前板(38),所述左前板(37)和右前板(38)的顶部和底部通过滑槽与铝合金框架(11)活动连接,且可通过移动左前板(37)和右前板(38)来打开/关闭培养箱(1)。所述培养室(3)的顶部设有分隔槽(39),分隔槽(39)用于放入隔板将培养室(3)分隔为左培养室和右培养室。所述培养箱(1)的底部设有滑轮组件(6),滑轮组件(6)包括支撑杆(61)、滑轮(62)和制动装置(63),支撑杆(61)的顶部与培养箱(1)连接,支撑杆(61)的底部安装有滑轮(62)和制动装置(63)。滑轮(62)的作用的可以轻松移动装置,在滑轮(62)上具有制动装置(63),当将培养装置移动到目的地后可通过制动装置(63)固定。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扁吻鱼光照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培养箱(1),培养箱(1)包括铝合金框架(11),铝合金框架(11)通过安装在各端面上的PVC板(12)构成密闭腔体,所述密闭腔体的内部设有挡板(13),且由挡板(13)分隔为下方的制氧室(2)和上方的培养室(3);/n所述的制氧室(2)内设有增氧泵(21),增氧泵(21)的输出端连接有供氧管路(22),在供氧管路(22)上设有滤气组件,滤气组件包括沿供氧管路(22)依次设置的第一防倒吸瓶(23)、灭菌瓶(24)和第二防倒吸瓶(25),供氧管路(22)的一端与增氧泵(21)连接,供氧管路(22)的另一端延伸至培养室(3);/n所述培养室(3)的顶部设有若干灯槽,且在灯槽内安装有LED灯管(31),LED灯管(31)用于向培养室(3)内提供光照;在培养室(3)设有供氧管(32),所述供氧管(32)的底部与供氧管路(22)连接,供氧管(32)的顶部通过若干挂钩(33)沿培养室(3)的顶板分布,在供氧管(32)上开设有若干出气口(34),出气口(34)用于与培养瓶(5)连接;/n所述培养瓶(5)设置在培养室(3)内,培养瓶(5)包括瓶体(51),在瓶体(51)的瓶口处设有瓶盖(52),在瓶盖(52)上设有与瓶体(51)内部连通的进气管(53)和出气管(54),进气管(53)的顶端与供氧管(32)的出气口(34)连接,在瓶体(51)内设有孵化网罩(55),在瓶体(51)的底部侧方带阀门的排水管(5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扁吻鱼光照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培养箱(1),培养箱(1)包括铝合金框架(11),铝合金框架(11)通过安装在各端面上的PVC板(12)构成密闭腔体,所述密闭腔体的内部设有挡板(13),且由挡板(13)分隔为下方的制氧室(2)和上方的培养室(3);
所述的制氧室(2)内设有增氧泵(21),增氧泵(21)的输出端连接有供氧管路(22),在供氧管路(22)上设有滤气组件,滤气组件包括沿供氧管路(22)依次设置的第一防倒吸瓶(23)、灭菌瓶(24)和第二防倒吸瓶(25),供氧管路(22)的一端与增氧泵(21)连接,供氧管路(22)的另一端延伸至培养室(3);
所述培养室(3)的顶部设有若干灯槽,且在灯槽内安装有LED灯管(31),LED灯管(31)用于向培养室(3)内提供光照;在培养室(3)设有供氧管(32),所述供氧管(32)的底部与供氧管路(22)连接,供氧管(32)的顶部通过若干挂钩(33)沿培养室(3)的顶板分布,在供氧管(32)上开设有若干出气口(34),出气口(34)用于与培养瓶(5)连接;
所述培养瓶(5)设置在培养室(3)内,培养瓶(5)包括瓶体(51),在瓶体(51)的瓶口处设有瓶盖(52),在瓶盖(52)上设有与瓶体(51)内部连通的进气管(53)和出气管(54),进气管(53)的顶端与供氧管(32)的出气口(34)连接,在瓶体(51)内设有孵化网罩(55),在瓶体(5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军军,陈朋,封永辉,祁峰,张人铭,胡江伟,贺疆滔,王松,时春明,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