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发明专利>正文

一种食用菌培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9606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食用菌培育装置,包括培育袋和接种密封软袋,所述培育袋的一端设有自封进料口,所述培育袋的顶部袋体上设有橡胶补气孔和接种口且接种口上设有接种密封膜,所述培育袋内设有一培养料打孔棒和多个进气网罩组件,所述接种密封软袋的一端安装有与接种口相适配的接种口接头,所述接种密封软袋的另一端安装有接种瓶接头,所述接种瓶接头和接种口接头上均设置有接头密封膜,所述接种密封软袋内设有拨种短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食用菌栽培时,不需要进行专门的培训,也不需要专门的接种设备,操作简单方便,不需要一勺一勺地进行接种,接种时不会造成原种污染,极大地提高了接种效率,接种成功率高,便于食用菌的大规模栽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用菌培育装置
本技术属于农业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食用菌培育装置。
技术介绍
食用菌栽培做为一项投资小、周期短、见效快的项目得以迅猛发展,现在种植者也极多,食用菌也成了大家餐桌上最常见的美食之一。目前,在传统食用菌栽培过程中,首先要对原种、培养基进行高压蒸汽灭菌或常压蒸汽灭菌,将灭过菌的培养基从锅内取出,置于干净的室内冷却,待灭过菌的培养基温度降至30℃以下时,搬入消毒好的接种箱内消毒接种。在接种时,将母种试管外壁表面消毒后带入接种箱,点燃酒精灯,再次对试管外壁和管口处表面消毒,取下试管棉塞后,试管口在火焰上烧一下,然后用经火焰灭菌并已冷凉的接种钩将母种斜面分成多份,在酒精灯火焰形成的无菌区内,用接种钩取一份母种迅速准确地放入料瓶内的接种穴处,棉塞过火后塞好,包上包头纸。如此反复进行接种。接种后,将接种好的原种放置培养室内进行培养。但传统食用菌栽培时,灭菌、接种等步骤要求条件苛刻,需要专门的接种设备和培训专门的人员进行操作,工艺繁琐复杂,费时费力,接种成功率低,不利于食用菌的规模化栽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省时省力、操作简单方便的食用菌培育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食用菌培育装置,包括培育袋和接种密封软袋,所述培育袋的一端设有自封进料口,所述培育袋的顶部袋体上设有橡胶补气孔和接种口且接种口上设有接种密封膜,所述培育袋内设有一培养料打孔棒和多个进气网罩组件,所述接种密封软袋的一端安装有与接种口相适配的接种口接头,所述接种密封软袋的另一端安装有接种瓶接头,所述接种瓶接头和接种口接头上均设置有接头密封膜,所述接种密封软袋内设有拨种短杆。进一步地,所述培育袋的顶部袋体上设有多个与进气网罩组件相适配的网罩固定凸起。进一步地,所述进气网罩组件包括进气短管以及固定在进气短管一端的网罩,所述进气短管的侧部设有固定凹槽。进一步地,所述接种口为锥形环口。进一步地,所述接种口接头和接种瓶接头均为锥形环。进一步地,所述拨种短杆的一端设有弯钩。进一步地,所述培育袋呈扁平状结构。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食用菌培育装置主要包括培育袋和接种密封软袋,培育袋上设置有自封进料口、橡胶补气孔和接种口,培育袋内设有培养料打孔棒和多个进气网罩组件,接种密封软袋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接种口接头和接种瓶接头,接种密封软袋内设有拨种短杆。在食用菌栽培时,将装有培养基料的培育袋进行常压灭菌,待培养基料冷却后,通过橡胶补气孔往培育袋内补充少量氧气或蒸汽,然后将接种密封软袋的接种口接头与培育袋上的接种口配合连接,将接种密封软袋的接种瓶接头与接种瓶配合套接,通过拨种短杆将接种瓶内的原种钩出至接种密封软袋,然后通过接种口进入培育袋内,将拨种短杆穿过接种口进入培育袋并将原种拨匀在培养基料上及培养基料上的小孔内,并将进气网罩组件均匀布置在培养基料上,接种后待菌丝长满后将进气网罩组件接触的袋体撕开,通入气体,有助于菌丝生长。本技术食用菌栽培时,不需要进行专门的培训,也不需要专门的接种设备,操作简单方便,不需要一勺一勺地进行接种,接种时不会造成原种污染,极大地提高了接种效率,接种成功率高,便于食用菌的大规模栽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培育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接种密封软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进气网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附图标记含义如下:1、培育袋;2、接种密封软袋;3、自封进料口;4、橡胶补气孔;5、接种口;6、接种密封膜;7、培养料打孔棒;8、进气网罩组件;9、接种口接头;10、接种瓶接头;11、接头密封膜;12、拨种短杆;13、网罩固定凸起;14、进气短管;15、网罩;16、固定凹槽;17、弯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4所示,一种食用菌培育装置,包括培育袋1和接种密封软袋2,培育袋1呈扁平状结构的透明塑料袋,培育袋1的一端设有自封进料口3(培育袋1内装入培养基料后可用手捏后进行自封,该结构与自封口包装袋上的自封口一样),培育袋1的顶部袋体上设有橡胶补气孔4(橡胶补气孔4与培育袋1袋体为一体结构)和接种口5且接种口5上设有接种密封膜6,接种口5为锥形环口,材质可为硬塑料,培育袋1内设有一培养料打孔棒7和多个进气网罩组件8(在接种前培养料打孔棒7和多个进气网罩组件8随意放置在培育袋1内即可),培育袋1的顶部袋体上设有多个与进气网罩组件8相适配的网罩固定凸起13(网罩固定凸起13与培育袋1袋体为一体结构,均布在培育袋1袋体的顶部,相当于在透明塑料袋的袋体上鼓有多个小包),进气网罩组件8包括进气短管14以及固定在进气短管14一端的网罩15,进气短管14的侧部设有固定凹槽16,接种密封软袋2(材质为塑料或橡胶)的一端安装有与接种口5相适配的接种口接头9,接种密封软袋2的另一端安装有接种瓶接头10,接种口接头9和接种瓶接头10均为锥形环,接种瓶接头10和接种口接头9上均设置有接头密封膜11,接种密封软袋2内设有拨种短杆12,拨种短杆12的一端设有弯钩17。使用时,先将培养基料、培养料打孔棒7和多个进气网罩组件8从自封进料口3装进培育袋1内,用手捏自封进料口3使得自封进料口3密封,密封后将培育袋1放入常压蒸汽锅中进行常压蒸汽灭菌,灭菌一定时间后取出培育袋1,待培育袋1内的培养基料自然冷却至室温,此时培养基料紧贴在培育袋1袋体内壁上。将输气管插接在橡胶补气孔4上,通过橡胶补气孔4往培育袋1内补充少量氧气或蒸汽,使得培育袋1与培养基料分离,方便后续操作,取下输气管,橡胶补气孔4自封闭。用手在培育袋1外慢慢移动培育袋1内的培养料打孔棒7,通过培养料打孔棒7在培养基料上打多个小孔。然后将接种密封软袋2的接种口接头9与培育袋1上的接种口5紧密配合套接,将接种密封软袋2的接种瓶接头10与原种接种瓶的瓶口紧密配合套接,通过拨种短杆12上的弯钩17将接种瓶接头10上的接头密封膜11刺破,并将拨种短杆12伸至原种接种瓶内,将原种接种瓶内的原种钩出至接种密封软袋2内,取一橡皮筋将靠近接种瓶接头10的一端绑扎,放置空气进入接种密封软袋2内,然后通过拨种短杆12将接种口5上的接种密封膜6刺破,原种通过接种口5进入培育袋1内,将拨种短杆12穿过接种口5进入培育袋1内并通过拨种短杆12将原种拨匀在培养基料上及培养基料上的小孔内,并将进气网罩组件8放置在网罩固定凸起13内,取一橡皮筋套在网罩固定凸起13上,使得进气网罩组件8与网罩固定凸起13进行固定,接种后待菌丝长满后将进气网罩组件8接触的袋体撕开,向培育袋1内通入气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食用菌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培育袋(1)和接种密封软袋(2),所述培育袋(1)的一端设有自封进料口(3),所述培育袋(1)的顶部袋体上设有橡胶补气孔(4)和接种口(5)且接种口(5)上设有接种密封膜(6),所述培育袋(1)内设有一培养料打孔棒(7)和多个进气网罩组件(8),所述接种密封软袋(2)的一端安装有与接种口(5)相适配的接种口接头(9),所述接种密封软袋(2)的另一端安装有接种瓶接头(10),所述接种瓶接头(10)和接种口接头(9)上均设置有接头密封膜(11),所述接种密封软袋(2)内设有拨种短杆(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用菌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培育袋(1)和接种密封软袋(2),所述培育袋(1)的一端设有自封进料口(3),所述培育袋(1)的顶部袋体上设有橡胶补气孔(4)和接种口(5)且接种口(5)上设有接种密封膜(6),所述培育袋(1)内设有一培养料打孔棒(7)和多个进气网罩组件(8),所述接种密封软袋(2)的一端安装有与接种口(5)相适配的接种口接头(9),所述接种密封软袋(2)的另一端安装有接种瓶接头(10),所述接种瓶接头(10)和接种口接头(9)上均设置有接头密封膜(11),所述接种密封软袋(2)内设有拨种短杆(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育袋(1)的顶部袋体上设有多个与进气网罩组件(8)相适配的网罩固定凸起(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发明
申请(专利权)人:王发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