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菌类养殖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96058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菌类养殖架,包括有底架和升降单元;底架:内部活动穿插有养殖盆,所述养殖盆直线阵列排布在底架内,通过养殖盆养殖菌类;升降单元:包括有抵拉块、升降拉杆、竖直移动杆、外扩插孔和电动推杆,所述底架的左右端内均活动穿插有一排竖直移动杆,每排竖直移动杆有四个,最上面的竖直移动杆的前后端均设有两个外扩插孔,第二排的竖直移动杆的前后端均设有一个外扩插孔,下面三个竖直移动杆的上侧均固定有升降拉杆。本菌类养殖架,首先可方便菌类的采摘和养殖,工人不必搬运养殖板即可采摘和养殖菌类,减小工人的劳动强度,并且可方便实时观察菌类的生长,还可保证养殖架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菌类养殖架
本技术涉及菌类养殖设备
,具体为一种菌类养殖架。
技术介绍
食用菌含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多糖类物质以及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所以它的营养价值高,是受大众欢迎的食用产品之一,在我国食用菌种类繁多,大部分地区均有自然生长或通过人工培植,自然生长的不仅季候性强,而且只有特定季节才会生长;通过人工培植,可在短周期内满足市场需求。目前,食用菌大多是在专门的培育房内进行培育,而在培育时,需要将培植袋放到养殖架上,现有的养殖架在对高层的养殖架进行放置培植袋时,需要借助其他的梯子,且需要多个人工合作进行向上投递培植袋;在采摘长大的蘑菇时,也需要借助梯子进行攀爬到高处才能摘到,非常不便,在对比申请号为201711034056.9所提供的设计来看,该设计可将养殖板进行上下搬运,但是在上下搬运时仍会增加工人的劳动强度,并且占地面积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菌类养殖架,首先可方便菌类的采摘和养殖,工人不必搬运养殖板即可采摘和养殖菌类,减小工人的劳动强度,并且可方便实时观察菌类的生长,还可保证养殖架的稳定性,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菌类养殖架,包括有底架和升降单元;底架:内部活动穿插有养殖盆,所述养殖盆直线阵列排布在底架内,通过养殖盆养殖菌类;升降单元:包括有抵拉块、升降拉杆、竖直移动杆、外扩插孔和电动推杆,所述底架的左右端内均活动穿插有一排竖直移动杆,每排竖直移动杆有四个,最上面的竖直移动杆的前后端均设有两个外扩插孔,第二排的竖直移动杆的前后端均设有一个外扩插孔,下面三个竖直移动杆的上侧均固定有升降拉杆,每个升降拉杆的上端活动穿过上方的竖直移动杆,每个升降拉杆的顶端均固定有抵拉块,下方的抵拉块位于上方的外扩插孔的正下方,所述抵拉块的直径长度尺寸小于外扩插孔的直径长度尺寸,所述电动推杆固定在底架的左右端的内部上侧,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固定在最上方的竖直移动杆的上侧,左右两个竖直移动杆固定在养殖盆的左右端,通过升降单元来控制养殖盆的升降,方便菌类的采摘和种植,减小工人的劳动强度;其中:还包括有控制开关,固定在底架的前侧,其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的输出端,其输出端电连接电动推杆的输入端。进一步的,还包括有防撞底块,下面三个竖直移动杆的上侧均固定有防撞底块,通过防撞底块避免两个养殖盆在堆叠时碰撞。进一步的,还包括有接地座和支脚,所述底架的下侧四角均固定有支脚,每个支脚的下端均固定有接地座,通过接地座增加养殖架整体的稳定性。进一步的,还包括有攀登架,所述底架的前侧左右端均直线阵列排布有攀登架,通过攀登架可方便观察菌类的生长情况。进一步的,还包括有软管、进液管和喷水管,所述进液管的侧面穿插有软管,所述软管直线阵列排布在进液管的侧面,所述软管的另一端固定在养殖盆的下侧,所述软管的侧面穿插有喷水管,所述软管的侧面直线阵列排布有喷水管,通过软管、进液管和喷水管可对菌类进行洒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菌类养殖架,具有以下好处:1、通过养殖盆养殖菌类,通过升降单元来控制养殖盆的升降,方便菌类的采摘和种植,减小工人的劳动强度。2、通过防撞底块避免两个养殖盆在堆叠时碰撞,通过接地座增加养殖架整体的稳定性,通过攀登架可方便观察菌类的生长情况,通过软管、进液管和喷水管可对菌类进行洒水。3、本菌类养殖架,首先可方便菌类的采摘和养殖,工人不必搬运养殖板即可采摘和养殖菌类,减小工人的劳动强度,并且可方便实时观察菌类的生长,还可保证养殖架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架、2防撞底块、3升降单元、31抵拉块、32升降拉杆、33竖直移动杆、34外扩插孔、35电动推杆、4养殖盆、5软管、6进液管、7攀登架、8控制开关、9接地座、10支脚、11喷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菌类养殖架,包括有底架1和升降单元3;底架1:内部活动穿插有养殖盆4,养殖盆4直线阵列排布在底架1内,通过养殖盆4养殖菌类,还包括有接地座9和支脚10,底架1的下侧四角均固定有支脚10,每个支脚10的下端均固定有接地座9,通过接地座9增加养殖架整体的稳定性,还包括有攀登架7,底架1的前侧左右端均直线阵列排布有攀登架7,通过攀登架7可方便观察菌类的生长情况,还包括有软管5、进液管6和喷水管11,进液管6的侧面穿插有软管5,软管5直线阵列排布在进液管6的侧面,软管5的另一端固定在养殖盆4的下侧,软管5的侧面穿插有喷水管11,软管5的侧面直线阵列排布有喷水管11,通过软管5、进液管6和喷水管11可对菌类进行洒水;升降单元3:包括有抵拉块31、升降拉杆32、竖直移动杆33、外扩插孔34和电动推杆35,底架1的左右端内均活动穿插有一排竖直移动杆33,每排竖直移动杆33有四个,最上面的竖直移动杆33的前后端均设有两个外扩插孔34,第二排的竖直移动杆33的前后端均设有一个外扩插孔34,下面三个竖直移动杆33的上侧均固定有升降拉杆32,每个升降拉杆32的上端活动穿过上方的竖直移动杆33,每个升降拉杆32的顶端均固定有抵拉块31,下方的抵拉块31位于上方的外扩插孔34的正下方,抵拉块31的直径长度尺寸小于外扩插孔34的直径长度尺寸,电动推杆35固定在底架1的左右端的内部上侧,电动推杆35的输出端固定在最上方的竖直移动杆33的上侧,左右两个竖直移动杆33固定在养殖盆4的左右端,通过升降单元3来控制养殖盆4的升降,方便菌类的采摘和种植,减小工人的劳动强度,还包括有防撞底块2,下面三个竖直移动杆33的上侧均固定有防撞底块2,通过防撞底块2避免两个养殖盆4在堆叠时碰撞;其中:还包括有控制开关8,固定在底架1的前侧,其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的输出端,其输出端电连接电动推杆35的输入端。在使用时:将接地座9通过螺钉固定在地面上,在种植菌类时,打开控制开关8,电动推杆35向下推动最上方的竖直移动杆33,下面三个竖直移动杆33自由落下,升降拉杆32和抵拉块31穿过上方的外扩插孔34,此时各个竖直移动杆33相互堆叠,即养殖盆4相互堆叠,最上方的养殖盆4中不种植菌类,电动推杆35带动最上方的养殖盆4上移一段距离,在第二个养殖盆4中种植菌类,之后电动推杆35带动最上方的养殖盆4上移一段距离,此时最上方的养殖盆4通过抵拉块31和升降拉杆32带动第二个养殖盆4上移,下面两个养殖盆4内的种植以此类推,当完成种植后,可通过进液管6、软管5和喷水管11对下面三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菌类养殖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架(1)和升降单元(3);/n底架(1):内部活动穿插有养殖盆(4),所述养殖盆(4)直线阵列排布在底架(1)内;/n升降单元(3):包括有抵拉块(31)、升降拉杆(32)、竖直移动杆(33)、外扩插孔(34)和电动推杆(35),所述底架(1)的左右端内均活动穿插有一排竖直移动杆(33),每排竖直移动杆(33)有四个,最上面的竖直移动杆(33)的前后端均设有两个外扩插孔(34),第二排的竖直移动杆(33)的前后端均设有一个外扩插孔(34),下面三个竖直移动杆(33)的上侧均固定有升降拉杆(32),每个升降拉杆(32)的上端活动穿过上方的竖直移动杆(33),每个升降拉杆(32)的顶端均固定有抵拉块(31),下方的抵拉块(31)位于上方的外扩插孔(34)的正下方,所述抵拉块(31)的直径小于外扩插孔(34)的直径,所述电动推杆(35)固定在底架(1)的左右端的内部上侧,所述电动推杆(35)的输出端固定在最上方的竖直移动杆(33)的上侧,左右两个竖直移动杆(33)固定在养殖盆(4)的左右端;/n其中:还包括有控制开关(8),固定在底架(1)的前侧,其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的输出端,其输出端电连接电动推杆(35)的输入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菌类养殖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架(1)和升降单元(3);
底架(1):内部活动穿插有养殖盆(4),所述养殖盆(4)直线阵列排布在底架(1)内;
升降单元(3):包括有抵拉块(31)、升降拉杆(32)、竖直移动杆(33)、外扩插孔(34)和电动推杆(35),所述底架(1)的左右端内均活动穿插有一排竖直移动杆(33),每排竖直移动杆(33)有四个,最上面的竖直移动杆(33)的前后端均设有两个外扩插孔(34),第二排的竖直移动杆(33)的前后端均设有一个外扩插孔(34),下面三个竖直移动杆(33)的上侧均固定有升降拉杆(32),每个升降拉杆(32)的上端活动穿过上方的竖直移动杆(33),每个升降拉杆(32)的顶端均固定有抵拉块(31),下方的抵拉块(31)位于上方的外扩插孔(34)的正下方,所述抵拉块(31)的直径小于外扩插孔(34)的直径,所述电动推杆(35)固定在底架(1)的左右端的内部上侧,所述电动推杆(35)的输出端固定在最上方的竖直移动杆(33)的上侧,左右两个竖直移动杆(33)固定在养殖盆(4)的左右端;
其中:还包括有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德发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腾展家禽养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