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养菌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5475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7: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食用菌养菌支架,属于食用菌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食用菌发芽养菌架;提出一种可伸缩式且调节方便的食用菌养菌支架;技术方案为:一种食用菌养菌支架,包括:底板、支撑板、支撑杆和中轴;底板和支撑板均为方形板,底板上方依次水平叠放若干支撑板,底板与最下方的支撑板之间通过支撑杆连接,且相邻支撑板之间通过支撑杆连接,上滑槽对称设置于底板或者支撑板的两端,且支撑板下端面设置有下滑槽,两个支撑杆的中部铰接后,支撑杆的上端卡接于下滑槽内,支撑杆的下端卡接于上滑槽,且支撑杆可相对于底板或支撑板活动,底板和支撑板内还设置有中轴,中轴用于推动支撑杆的端头相对于底板或支撑板滑动。

A kind of edible fungus suppo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用菌养菌支架
本技术一种食用菌养菌支架,属于食用菌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食用菌发芽养菌架。
技术介绍
食用菌菌棒经过杀菌、接种后会被转移至养菌室内。养菌室内微生物含量较低、温湿度控制范围合理,便于食用菌菌种在菌棒内快速繁殖,利于后期食用菌在菌棒上生长蓬发。养菌室内安装有大量的养菌支架,为了降低占地面积,尽可能的利用空间,养菌支架高度可达400~700cm;养菌支架上设置有若干分层,每个分层之间距离为20~40cm。通过提高养菌支架的高度实现了空间的最大利用,但是导致了菌棒转运工作复杂,员工高处作业加大了安全风险,同时对影响了菌棒转运过程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可伸缩式且调节方便的食用菌养菌支架。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食用菌养菌支架,包括:底板、支撑板、支撑杆和中轴;所述底板和支撑板均为方形板,所述底板上方依次水平叠放若干支撑板,所述底板与最下方的支撑板之间通过支撑杆连接,且相邻支撑板之间通过支撑杆连接,所述底板和支撑板的上端面均设置有四个上滑槽,所述上滑槽对称设置于底板或者支撑板的两端,且所述支撑板下端面设置有下滑槽,所述下滑槽与下方的上滑槽正对,两个所述支撑杆的中部铰接后,支撑杆的上端卡接于下滑槽内,支撑杆的下端卡接于上滑槽,且所述支撑杆可相对于底板或支撑板活动,所述底板和支撑板内还设置有中轴,所述中轴用于推动支撑杆的端头相对于底板或支撑板滑动。所述中轴为螺纹杆,所述中轴设置于底板或支撑板内,且中轴两端通过轴承与底板或支撑板连接,所述中轴的一端位于底板或支撑板外侧。所述食用菌养菌支架还包括滑动螺母,所述中轴上设置有两个滑动螺母,所述滑动螺母与两侧的支撑杆端头固定连接。所述食用菌养菌支架还包括竖支架,四个所述竖支架固定于底板上端面的四角上,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四个通孔,所述支撑板的通孔一一对应的贯穿四个所述竖支架,且所述支撑板可相对于竖支架上下滑动。所述支撑杆端头上铰接有滑块,所述滑块可在上滑槽或者下滑槽内滑行。所述滑动螺母上固定有直杆,且所述直杆一端与位于底板或支撑板一端内的滑块固定连接,且所述直杆另一端与位于底板或支撑板另一端内的滑块固定连接。所述中轴位于底板或支撑板外侧一端上固定有拧动把手。本技术与现有技术方案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一、本技术采用支撑杆,通过与底板和支撑板之间铰接,实现了食用菌养菌支架伸缩,便于员工在转运菌棒时,通过调节伸缩方便快捷的装填或者取走养菌支架上部的菌棒,一方面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转运难度、杜绝员工高处坠落的风险。二、本技术采用中轴驱动支撑杆,一方面便于员工根据需要进行快读调整,另一方面无需锁紧即可确保支撑杆稳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支撑板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图3中A-A的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图4中B-B的剖视图。图中:1为底板,2为支撑板,3为支撑杆,5为中轴,6为滑动螺母,7为上滑槽,8为下滑槽,9为竖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阐述: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一种食用菌养菌支架,包括:底板1、支撑板2、支撑杆3和中轴5;所述底板1和支撑板2均为方形板,所述底板1上方依次水平叠放若干支撑板2,所述底板1与最下方的支撑板2之间通过支撑杆3连接,且相邻支撑板2之间通过支撑杆3连接,所述底板1和支撑板2的上端面均设置有四个上滑槽7,所述上滑槽7对称设置于底板1或者支撑板2的两端,且所述支撑板2下端面设置有下滑槽8,所述下滑槽8与下方的上滑槽7正对,两个所述支撑杆3的中部铰接后,支撑杆3的上端卡接于下滑槽8内,支撑杆3的下端卡接于上滑槽7,且所述支撑杆3可相对于底板1或支撑板2活动,所述底板1和支撑板2内还设置有中轴5,所述中轴5用于推动支撑杆3的端头相对于底板1或支撑板2滑动。所述中轴5为螺纹杆,所述中轴5设置于底板1或支撑板2内,且中轴5两端通过轴承与底板1或支撑板2连接,所述中轴5的一端位于底板1或支撑板2外侧。所述食用菌养菌支架还包括滑动螺母6,所述中轴5上设置有两个滑动螺母6,所述滑动螺母6与两侧的支撑杆3端头固定连接。所述食用菌养菌支架还包括竖支架9,四个所述竖支架9固定于底板1上端面的四角上,所述支撑板2上设置有四个通孔,所述支撑板2的通孔一一对应的贯穿四个所述竖支架9,且所述支撑板2可相对于竖支架9上下滑动。所述支撑杆3端头上铰接有滑块,所述滑块可在上滑槽7或者下滑槽8内滑行。所述滑动螺母6上固定有直杆,且所述直杆一端与位于底板1或支撑板2一端内的滑块固定连接,且所述直杆另一端与位于底板1或支撑板2另一端内的滑块固定连接。所述中轴5位于底板1或支撑板2外侧一端上固定有拧动把手。本技术具体使用方式如下:所述中轴5转动,控制滑动螺母6的位置,进而实现控制支撑杆3的滑动,通过两个铰接的支撑杆3开合实现养菌支架的伸缩。在转运菌棒时,可将菌棒放置于最上层的支撑板2上,然后控制中轴5将该层支撑板2抬起,再将下层的支撑板2上放置菌棒,如此实现逐层放置菌棒,员工无需爬高、工作过程顺利快捷,可有效提高效率;当需要取走菌棒时,从下层逐层取走,且养菌支架逐层收缩即可。上述实施方式仅示例性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及其效果,而非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对于熟悉此技术的人皆可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进。因此,凡举所述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所涵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食用菌养菌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支撑板(2)、支撑杆(3)和中轴(5);所述底板(1)和支撑板(2)均为方形板,所述底板(1)上方依次水平叠放若干支撑板(2),所述底板(1)与最下方的支撑板(2)之间通过支撑杆(3)连接,且相邻支撑板(2)之间通过支撑杆(3)连接,所述底板(1)和支撑板(2)的上端面均设置有四个上滑槽(7),所述上滑槽(7)对称设置于底板(1)或者支撑板(2)的两端,且所述支撑板(2)下端面设置有下滑槽(8),所述下滑槽(8)与下方的上滑槽(7)正对,两个所述支撑杆(3)的中部铰接后,支撑杆(3)的上端卡接于下滑槽(8)内,支撑杆(3)的下端卡接于上滑槽(7),且所述支撑杆(3)可相对于底板(1)或支撑板(2)活动,所述底板(1)和支撑板(2)内还设置有中轴(5),所述中轴(5)用于推动支撑杆(3)的端头相对于底板(1)或支撑板(2)滑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用菌养菌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支撑板(2)、支撑杆(3)和中轴(5);所述底板(1)和支撑板(2)均为方形板,所述底板(1)上方依次水平叠放若干支撑板(2),所述底板(1)与最下方的支撑板(2)之间通过支撑杆(3)连接,且相邻支撑板(2)之间通过支撑杆(3)连接,所述底板(1)和支撑板(2)的上端面均设置有四个上滑槽(7),所述上滑槽(7)对称设置于底板(1)或者支撑板(2)的两端,且所述支撑板(2)下端面设置有下滑槽(8),所述下滑槽(8)与下方的上滑槽(7)正对,两个所述支撑杆(3)的中部铰接后,支撑杆(3)的上端卡接于下滑槽(8)内,支撑杆(3)的下端卡接于上滑槽(7),且所述支撑杆(3)可相对于底板(1)或支撑板(2)活动,所述底板(1)和支撑板(2)内还设置有中轴(5),所述中轴(5)用于推动支撑杆(3)的端头相对于底板(1)或支撑板(2)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食用菌养菌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轴(5)为螺纹杆,所述中轴(5)设置于底板(1)或支撑板(2)内,且中轴(5)两端通过轴承与底板(1)或支撑板(2)连接,所述中轴(5)的一端位于底板(1)或支撑板(2)外侧。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静邓炜李耀明李亮任宝喜孔耀伟任计龙胡辉荣
申请(专利权)人:交口县韦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