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用菌养菌支架
本技术一种食用菌养菌支架,属于食用菌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食用菌发芽养菌架。
技术介绍
食用菌菌棒经过杀菌、接种后会被转移至养菌室内。养菌室内微生物含量较低、温湿度控制范围合理,便于食用菌菌种在菌棒内快速繁殖,利于后期食用菌在菌棒上生长蓬发。养菌室内安装有大量的养菌支架,为了降低占地面积,尽可能的利用空间,养菌支架高度可达400~700cm;养菌支架上设置有若干分层,每个分层之间距离为20~40cm。通过提高养菌支架的高度实现了空间的最大利用,但是导致了菌棒转运工作复杂,员工高处作业加大了安全风险,同时对影响了菌棒转运过程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可伸缩式且调节方便的食用菌养菌支架。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食用菌养菌支架,包括:底板、支撑板、支撑杆和中轴;所述底板和支撑板均为方形板,所述底板上方依次水平叠放若干支撑板,所述底板与最下方的支撑板之间通过支撑杆连接,且相邻支撑板之间通过支撑杆连接,所述底板和支撑板的上端面均设置有四个上滑槽,所述上滑槽对称设置于底板或者支撑板的两端,且所述支撑板下端面设置有下滑槽,所述下滑槽与下方的上滑槽正对,两个所述支撑杆的中部铰接后,支撑杆的上端卡接于下滑槽内,支撑杆的下端卡接于上滑槽,且所述支撑杆可相对于底板或支撑板活动,所述底板和支撑板内还设置有中轴,所述中轴用于推动支撑杆的端头相对于底板或支撑板滑动。所述中轴为螺纹杆,所述中轴设置于底板或支撑板内,且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食用菌养菌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支撑板(2)、支撑杆(3)和中轴(5);所述底板(1)和支撑板(2)均为方形板,所述底板(1)上方依次水平叠放若干支撑板(2),所述底板(1)与最下方的支撑板(2)之间通过支撑杆(3)连接,且相邻支撑板(2)之间通过支撑杆(3)连接,所述底板(1)和支撑板(2)的上端面均设置有四个上滑槽(7),所述上滑槽(7)对称设置于底板(1)或者支撑板(2)的两端,且所述支撑板(2)下端面设置有下滑槽(8),所述下滑槽(8)与下方的上滑槽(7)正对,两个所述支撑杆(3)的中部铰接后,支撑杆(3)的上端卡接于下滑槽(8)内,支撑杆(3)的下端卡接于上滑槽(7),且所述支撑杆(3)可相对于底板(1)或支撑板(2)活动,所述底板(1)和支撑板(2)内还设置有中轴(5),所述中轴(5)用于推动支撑杆(3)的端头相对于底板(1)或支撑板(2)滑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用菌养菌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支撑板(2)、支撑杆(3)和中轴(5);所述底板(1)和支撑板(2)均为方形板,所述底板(1)上方依次水平叠放若干支撑板(2),所述底板(1)与最下方的支撑板(2)之间通过支撑杆(3)连接,且相邻支撑板(2)之间通过支撑杆(3)连接,所述底板(1)和支撑板(2)的上端面均设置有四个上滑槽(7),所述上滑槽(7)对称设置于底板(1)或者支撑板(2)的两端,且所述支撑板(2)下端面设置有下滑槽(8),所述下滑槽(8)与下方的上滑槽(7)正对,两个所述支撑杆(3)的中部铰接后,支撑杆(3)的上端卡接于下滑槽(8)内,支撑杆(3)的下端卡接于上滑槽(7),且所述支撑杆(3)可相对于底板(1)或支撑板(2)活动,所述底板(1)和支撑板(2)内还设置有中轴(5),所述中轴(5)用于推动支撑杆(3)的端头相对于底板(1)或支撑板(2)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食用菌养菌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轴(5)为螺纹杆,所述中轴(5)设置于底板(1)或支撑板(2)内,且中轴(5)两端通过轴承与底板(1)或支撑板(2)连接,所述中轴(5)的一端位于底板(1)或支撑板(2)外侧。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静,邓炜,李耀明,李亮,任宝喜,孔耀伟,任计龙,胡辉荣,
申请(专利权)人:交口县韦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