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马达单元
本专利技术涉及马达单元以及马达单元的制造方法。本申请基于2018年04月25日申请的日本特许出愿第2018-084485号主张优先权,其内容在此引用。
技术介绍
以往,公知有具有马达、逆变器、汇流条、外壳和逆变器壳体的马达单元。逆变器向马达供给电力。汇流条连接马达和逆变器。外壳收纳马达。逆变器壳体收纳逆变器。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向车轮驱动用的马达供给电力的逆变器与收纳马达的传动系的电连接结构。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9794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例如,可以考虑在外壳以及逆变器壳体的相互对置的各壁部分别设置开口孔,使汇流条通过这些开口孔的结构。在该结构中,在容易组装马达单元且确保开口孔的密封性方面存在改善的余地。鉴于上述情况,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组装容易、能够确保开口孔的密封性的马达单元。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的马达单元的一个方式具有:马达;逆变器,其与所述马达电连接;汇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马达单元,其具有:/n马达;/n逆变器,其与所述马达电连接;/n汇流条,其将所述马达和所述逆变器连接,具有沿第1方向延伸的部分;/n逆变器壳体,其收纳所述逆变器,具有供所述汇流条通过的第1开口孔;/n外壳,其收纳所述马达,具有与所述第1开口孔在所述第1方向上对置的第2开口孔,所述汇流条通过所述第2开口孔;/n树脂制的第1连结部件,其安装于所述逆变器壳体,封闭所述第1开口孔,支承所述汇流条;/n树脂制的第2连结部件,其安装于所述外壳,具有插入于所述第2开口孔的引导筒部;/n第1密封部,其在所述第1方向上配置在所述逆变器壳体与所述第1连结部件之间并且与所述逆变器壳体和所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425 JP 2018-0844851.一种马达单元,其具有:
马达;
逆变器,其与所述马达电连接;
汇流条,其将所述马达和所述逆变器连接,具有沿第1方向延伸的部分;
逆变器壳体,其收纳所述逆变器,具有供所述汇流条通过的第1开口孔;
外壳,其收纳所述马达,具有与所述第1开口孔在所述第1方向上对置的第2开口孔,所述汇流条通过所述第2开口孔;
树脂制的第1连结部件,其安装于所述逆变器壳体,封闭所述第1开口孔,支承所述汇流条;
树脂制的第2连结部件,其安装于所述外壳,具有插入于所述第2开口孔的引导筒部;
第1密封部,其在所述第1方向上配置在所述逆变器壳体与所述第1连结部件之间并且与所述逆变器壳体和所述第1连结部件接触;
第2密封部,其在所述第1方向上配置在所述外壳与所述第2连结部件之间并且与所述外壳和所述第2连结部件接触;以及
第3密封部,其与所述引导筒部的内周面和插入于所述引导筒部内的所述第1连结部件的插入部的外周面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单元,其中,
所述第1密封部在从所述第1方向观察时呈包围所述第1开口孔的环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马达单元,其中,
所述第2密封部在从所述第1方向观察时呈包围所述第2开口孔的环状。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马达单元,其中,
所述第3密封部在从所述第1方向观察时呈沿着所述插入部的外周面延伸的环状。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马达单元,其中,
将所述第1方向中的从所述第1开口孔朝向所述第2开口孔的方向作为第1方向一侧,将从所述第2开口孔朝向所述第1开口孔的方向作为第1方向另一侧,
所述引导筒部在所述引导筒部的内周面中的位于所述第1方向另一侧的端部的开口部具有接受锥面,
所述接受锥面是随着朝向所述第1方向另一侧而朝向从所述第1方向观察时的所述第2开口孔的外侧的倾斜面。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马达单元,其中,
将所述第1方向中的从所述第1开口孔朝向所述第2开口孔的方向作为第1方向一侧,将从所述第2开口孔朝向所述第1开口孔的方向作为第1方向另一侧,
所述插入部在所述插入部的外周面中的所述第1方向一侧的端部具有外周锥面,
所述外周锥面是随着朝向所述第1方向一侧而朝向从所述第1方向观察时的所述第2开口孔的内侧的倾斜面。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意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福永庆介,宫田阳平,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